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调查

2020-03-03 15:18: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调查

林镇江 机电3班 36号

摘要:我对广州市的农民工进城务工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农民工在城市务工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怎样对待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字:进城务工农民 就业行为 农民工综合服务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民工进城并非—般意义上的人口流动,它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迅速发育,农民从事非农经济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趋势。然而目前农民工就业特点总体表现为“自发性、兼业性以及低层次性”,就业方式总体表现为零散作战的“游击队”。农民工综合服务存在法律规范缺位、管理体系不完善、综合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一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对来广州市就业务工的农工进行了问卷调查,总共发放了50份,回收了45份。

二结果与分析

据有关资料,我国进城农民工人数约8800万,他们每年创造的产值约两万亿元人民币。

进城务工农民情况

农村收入水平低,不能满足农民快速增长的物质需要,经济需求是农民进城务工的主要动因之一。调查中有几乎百分之百的农民工认为进城务工的主要动因在于当地收入太低,希望通过进城务工增加收入。

从文化程度划分进城务工农民结构的突出特点是数量大素质低,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占80%。

就业找工作难

在城镇就业的大多数农民工没有稳定工作。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农民工在一个单位工作以上的只占20%~30%。由于技能不高,又面对工资低、劳动强度大,且受到不平等对待,为寻找更好工作机会,多数人频繁流动。这一方面使经办的工作量倍增;另一方面,在农民工社保关系不便转移的情况下,增加了管理难度,凸现现有的信息系统不能适应需要;此外,高流动性还导致单位和本人都缺乏参保积极性,也给劳动保障部门缴费基数核定及监察执法等工作带来困难。

农民工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农民工择业受其自身技能低的制约。二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严重的地区、城乡分割。一些城市为了解决本地人员的就业问题,规定一些工种不许农民进入,有些还要求农民工办理名目繁多的各种证件作为进城务工的条件,使进城务工农民的合理流动受到政策性刁难。

生活环境的恶劣

农民工居住处所主要有自购、租赁、自建工棚和由用人单位提供的廉租房和免费房四种类型。自购和用人单位提供住宿房屋的条件较好,但这部分人仅占25%。这些农民工住所面积不但小,而且大多存在通风采光稳定性差、密闭性不

强、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几个人,有的甚至十几个人挤在不足八十平米的旧房屋内。

工资得不到保障

48%的人有过出门打工但拿不到工资的经历,其中30%的人有100-1000元工资没有拿到,15%的人有1000-5000元工资没有拿到,2%的人有5000元以上的工资没有拿到。原因一 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这两种关系难以分清,不懂得如何较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用人单位正是看准了这点,一般都不会与这些人签订合同。因为这样可以给他们留下很大的空间,足以他们钻法律的空子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减少自己的责任。二 由于雇主的素质低下,缺乏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对可怜的农民工进行残酷的欺压,反映出这个社会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和对其保护体系的不完善。

子女的教育就学难

有60%的农民工子女不在所工作地就学。其中85%的是由于就学地区的学费和暂住费太过昂贵了,难以负荷。造成如此的原因一是因为城里教育消费太高和入学条件的苛刻规定(主要表现为按居住户藉划片入学),农民工子女就近就地入学困难。二是因为城市教育资源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农民工子女入学需求增长速度。

医疗得不到保障

就医难。中国高昂的医疗消费,就是城里人也“望院生畏”,何况作为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调查表明进城务工农民大都采取的“小病扛、大病拖政策”,因无力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的现象十分突出。有76%的农民工承认几乎不上医院看病,88%的人认为医院的医疗费用难以承受。这使得众多农民工的身体条件变差,有病不愿医的现象常出现。

三 建议和解决方法

(一)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农民工问题实质是就业问题。要树立就业优先的原则,彻底改变重城镇、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就业观念和相关政策,把农业内部、农村区域和农民进城就业一并纳入国家就业计划,分类实施。近期的重点应该是,把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作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的突破口,制定政策法规,明确工作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二)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权益保障缺失是农民工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在全社会树立权利面前人人平等、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城乡之间人人平等的理念。进一步清理和废止对农民工的各项歧视和限制政策,坚决制止向农民工的收费和变相收费。尽快出台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重点解决农民工工伤、医疗、失业、养老四大保险缺失的问题。与此同时,着手组织起草关于农民工权益的法规。依法保护农民工权益是治本之策。

(三)强化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培训。培训农民工,实际是造就新一代产业工人。农民工输出地要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基本技能培训,主要措施是扩大“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提高补贴标准,试行农民工“培训券”,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转移之前得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农民工输入地要抓好转移后的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工作,特别要充分发挥用工企业培训农民工的积极性,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四)稳妥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客观上起到了城乡分割的作用。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势在必行。但是假如简单地将农民工由农民身份变为市民身份,弊大于利,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还是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一要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二要弱化农村人口迁徙的“寻租”动机,三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这些方面的工作都要注意节奏和配套,不能操之过急或单独行动。

(五)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农民进城的“门坎”低了,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任务就更重了。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统筹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部门,部门之间既有“各管一段”互不衔接的问题,又有“共管一段”责任不清的问题。应该从自上而下理顺农民工工作的关系,抓紧制定全国农民工就业规划、农民工工作政策措施。农民工较多的大中城市也要设立相应的农民工管理与服务机构,切实维护权益,具体指导就业,协调管理事务,提供社会服务。

(六)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拓展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平华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农业经济问题 2006(6)

2、中国问题调研网

附录

1)对于现阶段进城找工作你的感受是什么?

2)进城务工,你们的生活环境如何?

3)你们的工资是否得到保障?有没拖欠工资的情况?

4)你们对也子女进城读书遇到哪些困难?

5)你们是否有在生病时去医院治疗?对于现在的医疗状况有什么看法?

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

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情况调查

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调查(优秀)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社会实践调查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

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帮扶总结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

试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利与弊

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对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分析

《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调查.doc》
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调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