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6《月光曲》教学设计

2020-03-02 00:47: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6《月光曲》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

1 师:同学们,昨天咱们已经见过面了就是朋友了,今天再见面就是老朋友了,是吗?

生:是。

师:那老朋友之间就来聊聊天吧。

2师:我知道咱们班同学除了努力学习还有很多的课余爱好,谁来说?

生1:我喜欢踢足球。

师:那你一定是想成为一名体育健将。 生2:我喜欢美术。

师:老师祝你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 生3:我喜欢读书。

师:是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 师:谁来猜一猜老师的爱好是什么? 生:`````` 师:是的,老师喜欢音乐。还有哪些同学和我有共同的爱好,请举手。

师:你们为什么喜欢音乐? 生1:音乐能让我心情放松。 生2:音乐能让我感到快乐。

师:是啊,音乐具有如此神奇的魅力,那老师就送给大家一首非常优美的钢琴曲。请大家把你的心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声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教师把爱好作为交流的话题,然后对每个学生的爱好都进行了肯定性鼓励性评价,最后巧妙地把音乐引入话题之中,让学生在美妙动听的钢琴曲中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以愉悦的心情走入本课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预习探究

1. 师:课前我们感受了音乐的魅力,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音乐走近一首钢琴曲——〈月光曲〉。

2. 师:请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3. 师:〈月光曲〉这篇课文讲了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它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走

进文本,放开声音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习是搜集信息知识结构与储备的过程。预习前教师要做必要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探究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是指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的阅读活动。] 二.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1.检查生字 过渡:通过刚才同学们那认真投入的读书神态我知道你们已经把课文读的非常流畅了,相信课文中的生字词也难不住你。

(课件出示词语) (1)同桌互读

(2)指三人读各读一行 (3)重点指导:‚券‛的读音,‚蜡‛与‚烛‛部首的不同 (4)齐读 2.概括内容

师: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生:盲姑娘`贝多芬`皮鞋匠。(师板书)

师:谁能根据板书的提示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 [小组交流强化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效果。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人人有进步有提高。‚教师点拨纠误引申‛强化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效果。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敏锐发现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哪怕是一点新见解都应给予鼓励。对于有思考空间的题目,不是要求学生随声附和,要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例如,在引导学生分析‘蜡’的部首为什么是‘虫’而不是‘火’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分析想象猜测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最后有学生通过查字典得到正确解释,‘蜡’原指小虫子体内的油脂。] 三.品读感悟,净化精神

(一) 欣赏旋律之美 过渡:〈〈月光曲〉〉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呢?它的旋律就藏在课文的语言文字中,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月光曲旋律的段落。

生:课文的九`十两个自然段

生读第9自然段

1 师:请同学们默读,边默读边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怎样的旋律。

2 师:画面美不美?旋律美不美? 生:美!

师:但是有一种美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所以我先不问你它美在哪里,而是请同学们用你的声音`动作`表情`情感把这种美表现出来。先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3指生读

(1) 轻柔之美

师:你认为这段文字很美,它美在哪里,哪些词语让你觉得它很美?

生:水天相接`微波粼粼`轻纱(师点击课件显示词语),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此时你耳畔响起的月光曲的旋律一定是````` 生:轻柔的舒缓的。 (再请一生读) (2) 激昂之美

师:从你的读中老师听出旋律发生了变化,变的`````` 生:强烈了

(3) 风平浪静之美 师接读第十自然段

(二) 走进人物内心

过渡:我们已经深深的陶醉在月光曲美妙的旋律中,贝多芬是如何创作出这样富有魅力的乐曲呢?让我们走进月光曲的创作的过程,走进音乐大师的内心世界。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2指生读句子 3感动

(1) 请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思考:你听出了什么? (2) 指生答:盲姑娘很热爱音乐 (3) 读具体的句子(指导感情读) (4)

师:你还听出了怎样的心声啊? 生:她非常渴望听贝多芬亲自弹奏

师:这中渴望是多么强烈啊,让我们共同感受盲姑娘那强烈的渴望吧。(齐读)

(5)

你还听出了什么? 生:皮鞋匠很爱妹妹(读句子)

(6)

师:从‚随便‛一词你体会出什么? 生:盲姑娘很懂事

师:是啊,多么善解人意的女孩,多么感人的兄妹之情啊。(分角色朗读)

(7) 假如此时你就是驻足门外倾听的贝多芬,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生:很感动,想弹这首曲子给姑娘听(出示贝多芬名言) 4激动

(1) 盲姑娘在听曲子的过程中会想些什么? 生:`````` (指导朗读:激动的说)

师:盲姑娘仅凭一首曲子便猜出弹琴的人是贝多芬,这有是一位怎样的女孩?

生:`````` (2) 此时的贝多芬又会有怎样的感想? 生:很激动,想再弹一首曲子给姑娘听

师:贝多芬觉得盲姑娘正是自己音乐上的知音,他把所有的语言所有的情感都溶入了琴声中,情感寄予明月,灵感汇于指尖,即兴创作的传世名曲月光曲就这样在我们的耳畔响起`````` 5师朗读第八自然段生配乐接读九`十`十一段(回旋读)

[此环节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我通过理请层次,抓重点词句,重视个性化阅读,回旋情境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感悟音乐之美。]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升华

结合板书使学生领悟到文本情感的情感主题‚情感让音乐有了灵魂‛。

2.布置作业 (1)用心聆听〈〈月光曲〉〉及喜爱的中外名曲。 (1) 办一期关于贝多芬的剪报

(2) [此环节注意到两个重点:全体参与,关注弱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训练内容有可选空间,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千方百计的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人教版 六年级 语文预习26、月光曲

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6《月光曲》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六年级语文上册《26月光曲》教案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学设计

26、《月光曲》教学设计

26《月光曲》教学设计

26《月光曲》教学设计

26月光曲 教学设计

26月光曲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6、《“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6《月光曲》教学设计.doc》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6《月光曲》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