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2020-03-01 18:45: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活着》的叙事艺术

再读《活着》,需要勇气。第一次读《活着》时的情景,还依稀在眼前。当时每读一段就不得不因为难过、哭泣中断。读完一本书,压抑、愤懑堵在胸口,让人喘不上气来。再次拿起这本书,少了一些感性,多了一分人生感悟。《活着》叙述了主人公福贵从富家少爷到一贫如洗再到亲人接二连三死去,最后只有一头老牛与他相依为命的人生经历。故事看似简单,但作者余华深谙与读者交流的艺术,通过他独特的叙事技巧,轻而易举地将读者引入小说人物的世界,不费吹灰之力就攫住了读者的心,控制了读者的情感。

一、冰冷的叙述笔调

余华曾自述:“有人说我血管里流淌的不是鲜血,而是冰碴子。”《活着》的整个叙述语调近似冰冷,不掺杂感情倾向。作品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主人公福贵是地主出身,年轻时候吃喝嫖赌,全是纨绔子弟的做派,后来在一次赌博中输光了家产,从此告别锦衣玉食的生活开始艰难求生,并逐渐懂得善待家人。可是,当他开始勤勤恳恳地劳动、踏踏实实地生活的时候,厄运却一次次地突如其来,毫不留情地撕扯着他们一家人的命运,让一个个可爱、鲜活的生命残酷地消失:勤劳本分一生的妻子家珍染病离世,年仅十二岁聪明可爱的儿子有庆被抽血而死,心灵手巧的哑巴女儿难产死在医院,朴实善良的女婿在工地意外身亡,最后连五岁的孙子苦根也因为吃豆子撑死,只留下老态龙钟的福贵面对凄风苦雨的生活,身边惟有一头老牛相伴。在整个故事的讲述中,余华的笔触是冰冷的、残酷的,而且直接,没有任何渲染和铺垫,他就像一个内心冷漠的人在讲一个跟自己毫不相关的故事,那么平淡而又漫不经心。这种置身事外的叙事态度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愤怒,而这种愤怒恰恰说明作品具有无以伦比的感染力。特别是福贵儿子有庆的死。有庆去献血,是为了救生孩子大出血的校长也就是县长妻子的命,他听说给校长献血“,高兴得像是要过节了”,欢呼雀跃,何曾意识到厄运就在前边潜伏。当他听到自己是唯一一个对上血型的人“,高兴得脸都涨红了”,那样的单纯、热情,富有朝气的孩子,转瞬间就失去了生命的所有光泽。“抽一点血就抽一点,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儿子的血就不停了。抽着抽着有庆的脸就白了,他还硬挺着不说,后来连嘴唇也白了,他才哆嗦着说“:我头晕。”抽血的人对他说“:抽血都头晕。”那时候有庆已经不行了,可出来个医生说血还不够用。...

有庆嘴都青了,他还不住手,等到有庆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医生来。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医生也没怎么当回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就扔下有庆跑到产房去抢救县长女人了。”余华的笔触那么冷静、平淡,就像面对一个宝贵的幼小的生命在眼前转瞬即逝却无动于衷的医生那冷漠的表情和眼神,没有任何一丝感情色彩,却在读者心中激起了千层怒涛和巨浪,狠狠击打和拷问着道义与良知!

二、双重叙述者的设置 传统小说多采用全知叙述者,在这类小说中,叙述者对事件明察秋毫,以权威的口吻对事件发表看法,进行批判,将道德信息明确的传达给读者。而《活着》别出心裁地设置了两个第一人称叙述者。第一个是到民间采风的“我”,他既是小说的叙述者又是小说中的人物。第二个“我”是福贵向民间采风者以“我”的口吻讲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作者采用两个叙述者交替转换的方式将福贵的人生故事分割成五个部分。福贵首先讲述了自己早年吃喝嫖赌耗尽家产而导致父亲气死妻子被岳父接回的系列事件,这时福贵的叙述中断,第一叙述者“我”重新露面,在发表了一番简短的感想和评论之后,第二叙述者福贵继续讲述自己在意外的情况下被迫离家,在经历了战争与死亡的威胁后重新回到家中并且感受到幸福生活的召唤。福贵的叙述出现了第二次中断,第一叙述者再次出现,与第二叙述者进行简短的交谈。福贵接着讲述了自己在*中的经历和有庆的死亡,叙述第三次中断,第一叙述者“我”插入叙述现实中女人们的谈话,第二叙述者向“我”阐述了为人的道理,然后继续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整部小说中福贵的叙述一共出现了四次中断,每次中断都是两个叙述者角色的交替转换,这种叙述方式颠覆了读者传统的线性阅读习惯,打破了小说叙事的历时性,使得文本产生了一种交叉跳跃式的叙述结构。由于双重叙述者的设置和两个文本具有了更大的叙述张力和阐释空间,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

三、诱读:受众阅读作品是期待的落空

读者在阅读小说时,总是不自觉地对故事的发展做出预期性的推理和判断,这是一种阅读期待。作者利用故事的中断,吊着读者的胃口,让这种期待落空。有庆懂事、勤奋,是家里唯一一个有文化的人,这孩子那么努力的活着,刚要看到些曙光,生命却戛然而止。还有凤霞,那个不会说话但聪明伶俐

的姑娘嫁给了质朴、勤劳、心眼好的二喜,幸福生活的序幕才拉开一点点又匆匆合上。不该结束的生命毫无预兆地匆匆落幕,这种期待的落空,让读者忍不住要憎恨作者的冷酷。可正是这种冷酷、冰冷的笔调,把人物的悲剧性表达的淋漓尽致,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四、时间和人物设置使受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活着》中的故事时间从旧社会到新中国几十年的历史,涉及到国共两党战争、土地改革、吃大锅饭等重大历史事件,概括一个国家一大段历史。因而很容易激活读者关于这方面的记忆,读者和人物的距离就拉近了。读者认同福贵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于是就自然有了共鸣。《活着》的人物设置使受众变得广泛,大炼钢铁和“*”是为对政治感兴趣的读者准备的;关于战乱和土改那部分,是给老人准备的;有庆的长跑和读书,乃为《活着》赢得了大量的学生;凤霞和二喜的爱情则是给无数婚姻疲倦的人带来了遐想和温暖……。因此余华的《活着》获得的赞扬从初中生到大学教授,从民间到精英,各色人都有,几乎人人喜欢。

通过余华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技巧,《活着》写出了中国老百姓的生命韧性,任何苦难,任何死亡,都不能压垮他们求生的意志。正如余华所说:“我决定写下这样的小说,就是《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doc》
《活着》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