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中和谐德育计划

2020-03-02 00:14: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呼市第十七中学

《学校和谐德育途径方法体系研究》2007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中央教科所和谐德育总课题组和呼市教科所的指导下,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积极探索创建和谐校园的有效德育工作途径和方法,将课题研究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用研究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

1、加强对课题研究小组骨干成员培训,让他们能够将自己所开展的课题研究做得深入,取得实效。

2、探索德育项目管理对构建和谐校园关系的积极作用;

3、探索师生情感教育对构建和谐学生关系的积极作用。

4、探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对创建和谐校园的积极作用;

5、持续探索开展亲情补位教育活动、心理训练营活动对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积极作用;

6、积极开展人人讲故事活动,通过讲故事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更好的精神营养,用故事滋润学生的心灵。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三、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分析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对象的变化,特别是要进行实验对象的对比研究来科学判断研究效果。

2、访谈座谈法:通过走访实验对象,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认识、想法、感受、体会以及心情的变化等状况,来感受实验研究效果。

3、调查访问法:就是通过对实验对象的家长、亲戚以及邻居的调查访问,对比研究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间接分析实验效果。

四、月研究安排

9月:

1、课题研究组长制定课题的学年研究计划和本学期研究计划;

2、召开课题研究小组骨干成员座谈会,讨论本学期研究计划及个人研究任务;

3、课题研究小组骨干成员制定本学期个人研究计划。

10月:

1、课题组骨干成员开展个人课题研究;

2、召开课题小组骨干成员座谈会,了解课题研究开展情况。

3、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效性,让课题研究能真正促进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11月:

1、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及和谐校园的认识;

2、组织课题小组骨干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提高他们对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 12月:

1、召开课题小组骨干成员座谈会,反馈个人课题研究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安排本期课题研究小结工作及要求。

3、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课题研究的成果,为撰写本期课题研究小结报告

搜集第一手资料。

1月:

1、课题组骨干成员整理本学期个人课题研究记录资料;

2、撰写本学期研究工作小结和课题研究论文。

呼市17中“和谐德育途径方法体系研究”课题组

二○○七年九月二日

呼市第十七中学

《学校和谐德育途径方法体系研究》2008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中央教科所和谐德育总课题组和呼市教科所的指导下,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积极探索创建和谐校园的有效德育工作途径和方法,将课题研究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用研究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

1、整体构建和完善“和谐德育”管理体系

“和谐德育”需要和谐的管理,整体构建和谐的德育管理体系,是实现“和谐德育”的保证。构建和谐德育管理体系就在于使德育组织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使德育工作者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保证增强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它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我校的“和谐德育”管理体系它包括德育领导体制、德育规章制度、德育队伍建设、德育网络建设、德育环境创设、德育督导检查等几项内容。

2、整体构建和完善“和谐德育”目标体系

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根据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在“德”的方面的要求,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初中阶段和谐德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尊重、学会诚信、学会感恩,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总目标下,提出一到九年级各年段的“分层德育目标”。根据各年级德育目标制定出各年级分阶段实施目标。

3、整体构建和完善“和谐德育”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根据各年级“和谐德育”目标构建相应的“和谐德育”内容体系。同时,根据各年级德育内容制定出各年级分阶段教育内容。

4、整体构建和完善“和谐德育”途径体系

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学校德育主要途径包括:思想品德课教育、各学科教育、主题活动、四育人(教

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和学生会工作、志愿者服务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心理辅导、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德育导师等。

5、整体构建和完善“和谐德育”方法体系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为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的手段。德育工作要有效地实现德育目标,必须使德育方法科学化。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学校德育工作经验,创新德育方法,不断完善德育方法体系。

6、整体构建和完善“和谐德育”评价体系

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及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多方面收集事实材料,对德育工作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德育”评价体系,探究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和谐德育”评价方式是建立“和谐德育”工作体系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主要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根据研究过程的具体情况,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并边实践边修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

2、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并把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原则和方法。

3、经验总结法

根据课题实践的事实,通过不断探索总结,把研究过程中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概括出有价值的经验。

本课题研究的其它辅助方法有:个案研究法、座谈讨论法等。

四、月研究安排

9月:

1、课题研究组长制定课题的学年研究计划和本学期研究计划;

2、召开课题研究小组骨干成员座谈会,讨论本学期研究计划及个人研究任务;

3、课题研究小组骨干成员制定本学期个人研究计划。

10月:

1、课题组骨干成员开展个人课题研究;

2、召开课题小组骨干成员座谈会,了解课题研究开展情况。

3、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效性,让课题研究能真正促进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11月:

1、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及和谐校园的认识;

2、组织课题小组骨干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提高他们对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 12月:

1、召开课题小组骨干成员座谈会,反馈个人课题研究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安排本期课题研究小结工作及要求。

3、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课题研究的成果,为撰写本期课题研究小结报告搜集第一手资料。

1月:

1、课题组骨干成员整理本学期个人课题研究记录资料;

2、撰写本学期研究工作小结和课题研究论文。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2009年4月---2010年9月),具体研究步骤为: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4月---2009年6月)

(1)酝酿、设计、申报研究课题《整体构建初中阶段和谐德育工作体系的实践与研究》;

(2)组建《整体构建初中阶段和谐德育工作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落实研究成员,并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

(3)完成课题申请,召开“开题论证会”;

(4)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学习内容:《中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文章。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年7月---2010年6月)

(1)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在学校开展具体的研究与实验活动;

(2)定期举行课题研讨会,及时交流意见,查漏补缺;

(3)重视信息的反馈与收集,及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7月---2010年9月)

(1)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撰写论文;

(2)分析、总结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3)将研究结果汇编成成果集。

十七中小学部德育工作总结

和谐德育实验报告

德育计划

、德育计划

德育计划

德育计划

德育计划

德育计划

德育计划

德育计划

《十七中和谐德育计划.doc》
十七中和谐德育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