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管理——俞敏洪团队创业研究

2020-03-03 19:36: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团队创业研究

---以俞敏洪创立新东方培训机构为例

摘要

随着团队创业现象的日益普遍,对创业团队的研究逐渐成为创业领域的又一研究方向。团队创业是创新的更高阶段,它是在原有组织中建立新,商业模式的过程,这种新商业模式能如杠杆般撬动公司的某些核心资产。本文对创业团队的概念形成及发展,团队创业的普遍性及存在的问题,创业团队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创业团队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创业团队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正文

我们首先应该认清的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创业? Shane 和 Venkantaraman 提出的定义是比较权威的,他们认为:“作为一个经营领域,创业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或服务、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机会是如何出现并被特定个体所发现或者创造的,这些人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或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结果。创业被定义为一个经营领域,创业者创业的过程也就是建立创业企业的过程。1

创业团队的概念是在团队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honk(1982)较早把团队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为完成共同任务而协调行动的个体所构成的群体。Quick(1992)则认为,团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成员都能把实现团队的目标放在首位。团队成员都拥有各自的专业技能,并且能够相互沟通、支持和合作”。Katzenbach和Smith(1993)认为,“团队是才能互补、根据共同的目标设定绩效标准,依靠互相信任来完成目标的群体。”在团队概念的基础上,不同的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创业团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即使概念中的元素有所不同,而团队创业的本质则是大家所认同的,即是一个群体为共同目的而合作。

在当今的社会,团队创业已经成为了普遍性。Kamm、Shuman、Seeger认为,创业团队对于研究者和创业家的重要性在于创业团队的普遍性以及它对公司创业绩效的影响。在现实中,有些企业是由创业者个人创立且拥有的,然而大多数企业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创立并拥有的。2大量研究表明,创业团队在开创新企业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换句话说,在一个企业创建的头几年里,一般都由创业团队来支撑。

就像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一样,致力于理解创造一个全新的事物,毅然辞去在北京大学当任老师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虽然在创办新东方培训学校之初,他独自承担宣传、授课等所有的工作,但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他认识到,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帮他控制英语培训各个环节的质量,这样才能有创造名气,才能把公司做大,在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而这样的人,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要和俞敏洪本人有共同的办学理念。他首先想到的是远在美国的王强、加拿大的徐小平等人,实际上这也是俞敏洪思考了很久所做的决定——这些人不仅符合业务扩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作为自己在北大时期的同学、好友,在思维上有着一定的共性,肯定比其他人能更好地理解并认同自己的办学1

2 罗伯特.A.巴隆、斯科特.A.谢恩.《创业管理基于过程的观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Kamm,J B,Shuman,J C,Seeger,J A,and Nurick,A J.Entrepreneurial teams in new venture creation:a research agenda[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0,14(4):7-17.

理念,合作也会更坚固和长久。 这时他遇到了一个和他有着共同梦想的惺惺相惜的朋友——杜子华,在一次会面中,俞敏洪和他谈了教育的创业,当然这次会面也改变了杜子华单打独斗实现教育梦想的生活,杜子华最终决定在新东方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就这样,徐小平和王强都站在了新东方的讲台上。1997年,俞敏洪的另一个同学包凡一也从加拿大赶回来加入了新东方,新东方就像一个磁场,凝聚起一个个年轻的梦想,这群在不同土地上为了求学,洗过盘子、贴过广告、做过推销、当过保姆的年轻人,终于找到一个突破口,年轻人身上积蓄的需要爆发的能量在新东方充分得到了释放。 就这样,从1994年到2000年,杜子华、徐小平、王强、胡敏、包凡

一、何庆权、钱永强、江博、周成刚等人陆续被俞敏洪网罗到了新东方的门下。

较之于个人创业,团队创业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尽管如此,团队创业过程中仍然存 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团队成员的高流失率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据国外一家研究机构对100家成长最快的小公司所做的调查,其中有一半的创业团队无法在公司创立后的头五年里顺利存活。而Chandler和Hanks在他们所考察的12个创业团队个案中发现,只有两个创业团队在公司创立五年以后能够完整如初地存活下来。彭烨认为,创业团队不能长久存在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3

(1)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有些成员的能力已经不能适应更大规模、更加规范的企业经营管理。

(2)创业团队成员的经营理念与方式彼此不一,团队无法统一思想。有些成员不认可公司的目标和策略,价值观发生冲突。

(3)创业团队成员个性、兴趣不合,导致磨合问题,难以正常开展创业活动。

(4)在创立初期没有制定明确的利润分配方案,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利润的增加,团队成员因为利润分配而发生争执。

Hambrick(1997)认为:“企业的战略性绩效,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CEO个人的个性、行为和背景,而是取决于全体高层执行团队成员的个性、行为和经验,以及他们合作共事所发挥的优势。”因此,创业团队自身的很多特性都会影响团队本身的成败,进而影响新创企业的绩效甚至成败。

首先,创业团队的构成。团队的构成反映团队成员的集体特性。正如Cooper和Daily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创业团队成员能够在技能、知识和能力方面实现互补,那么创业团队就能实现较高的效率。创业团队成员的异质性和互补性,对于创业团队和新创企业取得高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俞敏洪的成功之处是为新东方组建了一支年轻而又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团队,俞敏洪过的温厚,王强的爽直,徐小平的激情,杜子华的洒脱,包凡一的稳重,五个人的鲜明个性让新东方总是处在一种不甘平庸的氛围当中。

其次,创业团队的人际关系。Waston、Ponthieu对创业团队进行的实证表明人际关系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5;Frances和Sandberg针对创业团队友谊提出了13个命题以验证其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创业团队成员之间难免发生冲突,有关战略绩效目标或其他重大问题的冲3

4 彭烨.创业团队是不是合久必分[N].中华工商时报,2003-07-16.王飞绒,陈 劲,池仁勇,团队创业研究述评, 2006年7月

5 Michael D Ensley,and Allen C Amason.Entrepreneurial team heterogeneity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environmentvolatility and team tenure on new venture performance,1999.突需要创业团队成员通过沟通来解决,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新创企业的绩效;而成员之间在重大问题上意见相左又缺乏沟通这有可能降低新创企业的绩效。面对面的交流能促进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创业团队做出能被广泛理解和接受的决定,并形成合力来完成成员间相互依赖的任务,最终必然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

谈到团队的组建,《西游记》中由唐僧率领的取经团队被公认为是一支“黄金组合”的创业团队。四个人的性格各不相同,却又同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说,唐僧慈悲为怀,使命感很好,有组织设计能力,注重行为规范和工作标准,所以他担任团队的主管,是团队的核心;孙悟空武功高强,是取经路上的先行者,能迅速理解、完成任务,是团队业务骨干和铁腕人物;猪八戒看似实力不强,又好吃懒做,但是他善于活跃工作气氛,使取经之旅不至于太沉闷;沙僧勤恳、踏实,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他能稳如泰山、稳定局面。 但是,创业路上,并没有那么巧的机缘和条件,能幸运地集聚到这样四个不同性格的人。所以,如果只能从这四个人中挑选出两个人来作为创业成员的话,你会挑选哪两位?

俞敏洪选沙僧和孙悟空。俞敏洪列举了他的理由:他(孙悟空)的优点很明显:第一,有信念,知道取经就是使命,不管受到多少委屈都要坚持下去。第二,有忠诚,不管唐僧怎么折磨他都会帮助他一路走下去。第三,有头脑,在许多艰难中会不断想办法解决。第四,有眼光,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和磨难。 当然,孙悟空也有很多个人的小毛病,会闹情绪,撂担子,所以需要唐僧必要时念念紧箍咒。但是,在取经路上,孙悟空所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将西天取经比喻成一次创业过程,孙悟空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创业成员。 新东方的创业团队就有些类似于唐僧的取经团队。

俞敏洪正因为有着较广的人际关系,才可以创业成功。影响创业伙伴选择的因素主要是人际关系(如朋友、同事、同学、校友、亲戚等关系),很多创业者是通过人际关系网络来寻找共同创业的伙伴的。由此可见,人际关系是影响创业团队构成的最重要因素,技能或能力互补只是一个次要的影响因素。不过,随着创业向着资本密集型发展,创投公司越来越多,能力逐渐成为创业伙伴选择的首要条件。

结论

在我国团队创业逐渐成为新生一代创业者的创业方式,可见其对我国人们产生的影响。但是目前创业团队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很多是在探讨如何选择创业伙伴,创业团队何时构建、如何运作等实际问题。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团队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而且,相应的实证也仍停留在对具体现象的概括和描述的水平上,缺乏相应的定量研究。所以团队创业的未来要靠创业者们的开拓才能够逐渐发现它的利弊。

俞敏洪创业第一篇

创业成功人士俞敏洪

俞敏洪:创业谈“赢

教父俞敏洪谈创业

俞敏洪谈创业(材料)

俞敏洪:破解组建核心创业团队之道

俞敏洪创业成功的案例

读《俞敏洪创业人生》有感

创业故事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

创业的八大能力俞敏洪

《创业管理——俞敏洪团队创业研究.doc》
创业管理——俞敏洪团队创业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