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检疫培训材料

2020-03-01 23:07: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屠宰检疫材料

一、动物检疫的概念

动物、动物产品检疫是指为了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由法定的机构,采用法定的检疫程序和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对象和检疫标准,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定性和处理。

二、动物检疫的特点

(1)属于行政许可的范畴; (2)具有强制性;

(3)须由法定的机构和人员实施;

(4)须按照法定的检疫项目和检疫对象进行检查; (5)须按照法定检疫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 (6)须按照法定的处理方式处理检疫结果; (7)须出具法定的检疫证、章及标志。

三、屠宰检疫应遵循的规定

根据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进入屠宰场(厂、点)的动物应当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佩戴有农业部规定的畜禽标识。官方兽医应当查验进场动物附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佩戴的畜禽标识,检查待宰动物的健康状况,对疑似染疫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官方兽医应当按照农业部的规定,在动物屠宰过程中实施全流程同步检疫和必要的实验室疫病检测。

四、动物检疫的分类

根据实施检疫的环节,动物检疫分类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五、动物检疫的方法和现场操作必备的器具

(1)动物检疫常用的方法有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 (2)动物检验现场操作必备的器具有检疫箱、体温计、听诊器、刀、剪刀、采样工具、容器等,且应保持器具干净、无毒。

六、《生猪屠宰检疫规程》规定的检疫对象有哪些

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猪Ⅱ型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丝虫病、猪囊尾蚴、旋毛虫病共13种。

七、生猪屠宰检疫的程序

1、入场(厂、点)监督查验;

2、检疫申报;

3、宰前检查;

4、同步检疫; 5检疫结果处理;

6、检疫记录。

(1)入场(厂、点)监督查验

官方兽医应当查验进入屠宰场(厂、点)的动物应当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佩戴有农业部规定的畜禽标识。

检查待宰动物的健康状况,对疑似染疫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无规定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

(2)检疫申报:检疫申报的方式可采取申报点申报、传真、电话等方式申报。采用电话申报的,需在现场补填检疫申报单。屠宰动物的,应当提前6小时申报检疫,急宰动物的,可以随时申报。 (3)宰前检查

屠宰动物宰前检查应当在屠宰前2小时内进行,官方兽医按照产地检疫规程实施临床检查。《生猪产地检疫规程》规定的检疫对象有: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猪丹毒、猪肺疫六种。宰前检查的主要方法就是通常所指的“三观一检”,“三观”就是群体检查,对畜禽临床进行初步检查,其目的是通过观察畜禽群体在静态、动态、饮食等状态方面的表现是否正常,体温、脉搏、呼吸是否在正常生理指标范围内,对整个群体的健康状态作出初步评价,并从大群体中将可疑患病动物筛选出来。“一检”就是个体检查,即对从群体检查中剔除的疑似患病动物进行详细检查。宰前检查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合格的准予屠宰,不合格按照国家规定处理。 (4)同步检疫

A、同步检疫的基本方法有视检、剖检、触检和嗅检。

a、视检:指观察胴体皮肤、肌肉、胸腹膜、脂肪、骨骼、关节、天然孔及各种器官的色泽、形态大小、组织性状等是否正常。

b、剖检:用检疫工具剖开胴体、淋巴结和内脏器官的受检部位,观察有无病理变化和寄生虫。

c、触检:指借助检疫刀具触压或用手触摸,以判定器官、组织的弹性和软硬度。

d、嗅检:指用嗅觉器官来检查肉品和内脏是否有其他异味。 B、同步检疫的必须检疫项目:头蹄及体表检查、内脏检查、胴体检查和旋毛虫检查、复检。

a、头蹄及体表检查:视检体表的完整性、颜色,检查有无规程规定疫病引起的皮肤病变、关节肿大等。观察吻突、齿龈和蹄部有无水泡、溃疡、烂斑等。剖检两侧下颌淋巴结,视检有无肿大、坏死灶,切面是否呈砖红色,周围有无水肿,胶样浸润等。剖检两侧咬肌,充分暴露剖面,检查有无囊尾蚴。

b、内脏检查:检查心、肝、肺和胃、肠、脾。

心的检查:心注意有无出血、纤维素、心肌变性坏死和心瓣膜熬生物等。

肺的检查:检查肺实质有无坏死、萎缩、气肿、水肿、结节、纤维素性渗出物等。

肝的检查:检查肝有无淤血、肿胀、变性、坏死、硬化、纤

维素性渗出物、寄生虫等。

胃的检查:检查胃有无淤血、出血、坏死、胶冻样渗出物和粘连等。

脾的检查:检查有无肿胀、淤血、坏死灶、边缘出血性梗死、粘连等情况。

c、胴体的检查:检查皮肤、皮下组织、脂肪、肌肉、淋巴结、骨骼、胸腔以及腹腔浆膜有无淤血、出血、疹块、黄染和其他异常等。剖检腹股沟浅淋巴结,必要时剖检骼内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检查有无淤血、水肿、出血、坏死、增生等病变。剖检腰肌,检查有无囊尾蚴。肾脏注意剥离被膜而不切开,检查有无贫血、出血、淤血、肿胀等病变。 d、旋毛虫检查:取左右膈肌一小块,撕去肌膜,感官检查后镜检。

e、瘦肉精的检查:目前瘦肉精的检测有三种试纸卡,分别是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f、复检就是对上述检查的情况进行复查,综合判定检疫结果。

(5)、检查结果处理:屠宰检疫结果分为2种,经检疫合格的,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在检疫合格的肉品上加盖检疫验讫印章或者其他检疫标志。经检疫不合格的,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处理通知单》,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6)检疫记录:检疫记录包括进场登记台账、肉品检疫合格台账、无害化处理台账、《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存根、瘦肉精抽检台账等。各种记录都要完整,列入存档,最低要保持12个月以上。

八、如何从皮肤上鉴别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三种疾病

1、猪瘟:全身点状出血变化,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皮肤,有暗红色小点出血或融合性红斑,指压不退色。

2、猪丹毒:急性型在耳、腹、及腿内侧的皮肤出现红斑,红斑的大小和形状不一,指压退色,指去复原。亚急性型在颈肩、胸、背及四肢等处皮肤出现疹块,多呈方形、棱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疹块的色泽为紫色,触摸时比正常的皮肤硬。

3、猪肺疫:皮肤有紫斑或小出血点。

九、猪瘟、猪丹毒、猪局部炭疽、猪副伤寒的淋巴结炎病变的主要区别。

1、猪瘟:猪瘟淋巴结是出血性炎症,淋巴结切面上周边出血,呈大理石样斑纹。

2、猪丹毒:猪丹毒淋巴结是卡他性炎症,淋巴结肿胀,切面多透明液流溢,有细小的充血点。

3、猪局部炭疽:猪局部炭疽淋巴结是出血性坏死性炎症,淋巴结周围组织明显水肿,淋巴结多肿大,呈暗红色或砖红色。

4、猪副伤寒:猪副伤寒的淋巴结是急性增生性炎症,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灰白色脑髓样质变。

十、黄疸和黄脂肉如何鉴别

黄疸和黄脂肉通常是感官检查和实验室化学检验两方面加以鉴别。

1、黄脂肉:主要由饲料或脂肪代谢障碍引起,与遗传无关,黄染的部位仅见脂肪,尤其皮下脂肪。肝胆无病变,吊挂24小时后黄色变浅或消失。

2、黄疸:由疾病引起胆汁代谢障碍而造成的,全身皮肤、脂肪、粘膜、肌膜、关节囊液均显黄色,肝胆多有病变,如肝硬变、实质性肝变,胆管阻塞,放置时间越久,颜色越深。

3、黄脂肉若系饲料源性者,若无其他不良气味,是可以食用的。黄疸肉完全不能作食用的。 十

一、猪囊尾蚴(米猪肉)

猪囊尾蚴主要寄生在咬肌、膈肌、腰肌、股部内侧肌、心肌等部位,是由有钩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引起人、猪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幼虫寄生在猪的肌肉组织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幼虫也能寄生在人的肌肉和脑中,引起严重的疾病。

猪肺疫与猪蓝耳混合感染

猪丹毒

黄脂肉

黄疸肉

猪瘟

猪囊尾蚴(米猪肉)

屠宰检疫流程

屠宰检疫责任书

生猪屠宰检疫规程

生猪屠宰检疫规范

生猪屠宰检疫规程

猪的屠宰检疫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

生猪屠宰检疫规程

动物屠宰检疫工作责任书

家禽屠宰检疫规程.6

《屠宰检疫培训材料.doc》
屠宰检疫培训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