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第十一周教案1

2020-03-02 02:15: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安全出行(安全过马路)

————快乐阅读2(社会)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3.不走斑马线会肇成事故的危险性。 活动准备

红绿灯图片、画有十字路口(有斑马线)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发生车祸图片,请幼儿观看。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呢?(幼儿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出主题。

2.教师出示十字路口的图片提问:

(|)这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2)上面的白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3.出示红绿灯图片提问:它有什么作用呢? 4.让幼儿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怎么过马路。

如果没有红绿灯,行人怎么过马路?(幼儿表演)总结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5.教师小结

小朋友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绿灯可以走,红灯不能走,走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有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过,要慢慢走,不能乱跑,要小手牵大手靠右走。

6.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玩法,请一个小朋友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其他小朋友开着车子过“马路”时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果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

猪八戒吃西瓜(韵律活动)

————玩中学2(律动)

活动目标

1.体验韵律游戏活动的快乐,感受歌曲诙谐、欢乐的风格。

2.用多种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大的表现猪八戒的动作和神态。 活动准备

1.通过看图书、音像等方式了解猪八戒的体态。 2.听过《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3.手偶:猪八戒。

4.音乐:《猪八戒吃西瓜》。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主题。

1.出示猪八戒的手偶,引出活动的主题。

教师:你们认识他吗?你知道他的什么故事?(见附录一)(猪八戒吃西瓜)。

2.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根据内容模仿猪八戒的动作。

教师:故事里猪八戒做了哪些事情?(找西瓜,切西瓜,吃西瓜,肚子疼)猪八戒xxx时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二、音乐欣赏,感受乐曲诙谐,欢快的风格,能用动作来表现音乐。 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欣赏,感受乐曲诙谐、欢快的风格。

教师:这首乐曲名叫《猪八戒吃西瓜》,听到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请幼儿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2.教师弹奏乐曲,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不同的声势动作。 3.教师示范,讲解律动动作,幼儿分段学习。

(1)教师跟随音乐示范动作(见附录二),幼儿欣赏。 教师:猪八戒做了什么事情?他是怎么做的? (2)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

(3)幼儿在教师提示下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4.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完成表演。

重点引导幼儿的表情:找到西瓜很开心,肚子疼很难受。

三、户外活动,自由玩乐。

幼儿学猪八戒找西瓜的动作走出活动室,自由结伴玩耍。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幼儿观看教师切西瓜,展开西瓜品尝会。

2.将故事打编,填充人物,并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场景、服装、头饰等,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

家在哪里(3以内的数)

————做中学1(科学)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两个相关的物体放在一起,具备初步的逻意识。 2.进一步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3.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数字卡

1、

2、3。

2.图片:树林、牧场、池塘、花园。

图卡:奶牛(2),小羊(3),小鱼(3),青蛙(|)、小鸟(3)蝴蝶(2)蜜蜂(3)。

3.数字小筐,筐中放有1到3的数字卡片若干张。

4.小组操作材料:动物卡片、水果卡片、玩具卡片、原点、印章。 活动过程

一、感官游戏:“看数字做动作”,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根据指令做动作。(拍n下手,学n十|声猫叫,n=(

1、

2、3))。

2.出示数字卡,请幼儿看数字自由做动作,说说自己做的什么动作,做了几下。(先个别,再集体)。

二、游戏:“家在哪里”,感知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1.出示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上的内容。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是谁的家?

鼓励幼儿说出图片上的地方的名称,并结合生活经验说出喜欢居住在这些地方的小动物是什么。(树林是小鸟的家,池塘是小鱼的家,牧场是小羊的家,花园是蝴蝶和蜜蜂的家)。

(2)为每位幼儿提供一张动物的卡片,请幼儿把小动物送回家。 (3)师生共同检查操作结果。 2.练习点数,学习数物对应。

教师:小动物们都回到了家,我们一起来数数小动物们分别是多少只,给他们送去相同的数字朋友。

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点数各种动物的数量,并贴上相应的数卡。

三、按数取物。

(1)教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小筐,每个小筐上都有一个数字,看看小筐上是数字几。

请幼儿说出自己拿的小筐上的数字。

(2)请幼儿按小筐上的数字在教室里找自己喜欢的物品,提醒幼儿想一想应该找几个 。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随机指导。

四、小组活动。 第一组:给动物卡片送圆点。提供动物卡片,卡片上有几个动物就送几个圆点。

第二组:给水果卡片涂色。卡片上有几个圆点就给几个水果涂色。 第三组:给玩具做点卡。图卡上画有几个玩具,就在图卡下印几个圆点。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完成《做中学1》P20~P21的内容。

2.开展看数字(3以内)拍手、跺脚等练习活动。

香香的饼干(图形排序)

——————做中学1(科学)

活动目标

1.喜欢操作活动,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排序方法。 2.复习对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认识,巩固对图形基本特征的了解。 3.能根据物品排列的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图形饼干若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托盘。 2.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图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图形,进一步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 1.教师:我们班来了好多新伙伴,看看他们是谁?

2.出示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引导幼儿认识,观察各种图形的特征。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边和角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圆形是圆圆的没有角;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正方形4条边、4个角。

二、学习按图形进行排序。 1.出示图形饼干,教师:老师做了很多饼干,看看有些什么形状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教师:老师要把饼干摆在盘子里,看看是怎样摆的。

教师有规律地摆放图形饼干,引导幼儿发现排序规律,说出是怎样摆放饼干的。幼儿观察,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及时肯定并适时总结排序方法。

3.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将图形饼干按照一定的规律有序的摆放在盘子里,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摆放规律。

三、找找生活中的排序现象。

鼓励幼儿在教室里或者户外找一找排序现象,并做交流和记录。 教师可以从地板、楼梯护栏、彩色石子路、各种装饰物等方面进行引导。 活动延伸与建议

1.从颜色、大小、长短等方面进行拓展,丰富排序活动,提高幼儿兴趣。2.提供有规律排序的物品图片(有空白处),请幼儿观察、寻找规律并正确添画。

3.完成《做中学1》P19页的内容。

小狗的气球(人际交往)

————快乐阅读2(社会)

活动目标

1.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情感。

2.知道遇到困难时向别人求助,学说礼貌用语。

3.学习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的方法,懂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活动准备

1.幼儿听过故事《小鸡和小鸭》。

2.气球一只,小狗、小兔、小羊、小猴等的头饰或图片。 3.《快乐阅读2》。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小鸡和小鸭》内容(见附录)。 1.教师,我们听过《小鸡和小鸭》的故事,请你们说一说小鸡和小鸭遇到困难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提醒幼儿注意礼貌用语。

二、角色游戏:“小狗的气球”,了解故事内容,学会向人求助。 1.教师扮演小狗,提问:今天小狗拿了一只漂亮的气球,一不小心,气球被挂到了树枝上,他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们帮帮他。

2.教师利用图片或头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我们看看小狗请谁帮忙,他们是怎样说的?谁最后帮助了小狗? 3.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只有小侯才能帮助小狗?小朋友在帮助他人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因为只有小猴才有能力(会爬树)帮助小狗,因此,小朋友们在帮助他人时,先要考虑自身能力,不逞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否则容易伤到自己,自己做不到的事及时向大人求助。

4.教师指导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表演故事。

三、分享阅读,学说礼貌用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1.教师引导幼儿阅读故事,鼓励幼儿大胆交流阅读体会。

2.教师小结:小朋友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向别人求助,会说礼貌用语;帮助别人时,要量力而行,注意保护自己。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家长引导幼儿阅读《快乐阅读2》第18-19页故事,学说礼貌用语。 2.对故事有兴趣的幼儿可以继续在区域活动角表演故事。

小班第十一周教学内容(材料)

大班第十一周教案

第十一周班会教案

第十一周小班美术《一瓶花》

小班下学期第十一周活动计划

第十一周大班安全教育1

儿童歌曲教案(第十一周)

第十一周教案检查小结

上学期小班逐日计划第十一周

小班第十一周和第十二周周复习

《小班第十一周教案1.doc》
小班第十一周教案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