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国有三林场

2020-03-03 22:40: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乐清国有三林场

谷 西 荣2005.6

乐清市国有三林场分布在雁荡、虹桥、岭底三个行政乡镇区域内,即雁荡林场、白龙山林场和岭底林场。这三家国有林场为乐清的旅游业、农林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国有三林场的历史沿革

雁荡林场

1957年9月,根据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浙编[1957]2321号文件创办国有乐清县雁荡林场,属全民事业单位。同年11月,省林业厅下派郭家志为首任书记、场长,凌凤标任技术员,场部设在雁荡山灵岩寺口。

1958年7月,创办雁荡林业中学,校址设在飞泉寺,首届招生63人,由黄义桃县长兼任校长,场部随之迁到飞泉。

1964年7月,王启副省长来场视察,并拟定场部设在净名寺,一直沿续至今;同年,在净名新建林业中学校舍。

1979年6月,在净名创办林场招待所,拥有80个铺位。

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准雁荡山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爆、雁湖等五大景区的主要景点均为雁荡林场所辖范围。

1990年6月,经林业部林造字[1990]193号文件批准建立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与林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

1995年5月,建成雁荡山庄。

1998年4月,森林公园净名景区开园。

白龙山林场

白龙山林场1959年12月经乐清县委[1959]481号文件批准建立,当时称“乐清县白龙山综合林场”,属全民事业单位,场部设在方岙山。

1960年3月,虹桥孝顺桥农场解散,农场全体职工调入,同时将“白龙山综合林场”改称为“白龙山林场”,场部迁至峃前溪西。

1983年5月,经乐清市政府同意,将“岭底林场”与“白龙山分场”分开独立核算,建立两个林场,沿续至今。

岭底林场

1963年1月,省林业厅考察岭底山场地形,确定在岭底创建林场,同年2月,省林业厅批准将“白龙山林场”改称为“乐清县岭底林场”,属全民事业单位,“白龙山林场”称之为分场,总场场部设葡萄湾,分场场部设溪西不变;

1同年5月,岭底林场相继建立四大林区,即葡萄湾林区、茅盖林区、溪坑岗林区和袅头林区。

国有三林场组织机构和人员现状

组 织 机 构

雁荡林场:

财办

务公

室室

净灵

名岩

林林

区区

三净响灵灵

折名岭岩岩

瀑旅头林旅

停游停区游

车服车茶服

场务场室务 部部

白龙山林场:

办财

公务

室室

岭底林场:

办财

公务 室室

场部(国家森林公园)

防火办

公园管理处

各林区

林政管理组生产经营科

雁荡山庄

大龙林区灵峰林区雁湖林区净名景区

大大飞龙龙泉湫湫护旅竹林游伐点服休务闲部区

灵峰旅游服务部

仙地护林点

雁湖茶场

净园度假村

藏龙神谷景区

区百

岗尖温州市森林防火瞭望台

林政组

场部

生产经营科

防火办

峃前林区

方岙山林区

半岭堂林区

龙水喷林区

防火办

场部

防火检查站

生产经营科

岭底茶场

葡萄湾林区

茅盖林区

溪坑岗林区

袅头林区

人 员 结 构

国有三林场人员总数302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17人。技术人员19人,林业职工94人,服务人员80人,离退休人员53人,落实政策、遗属及离岗退养29人,其他人员10人。

国有三林场现有在岗人员220人。

1、按年龄层次分:30岁以下的80人,31—40岁49人。41—50岁51人,51—60岁40人。

2、按文化程度分: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28人,中专(高中)学历92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100人。

3、按技术职称分:高级工91人,中级工39人,初级工及以下90人。

国有三林场资源

全市国有森林经营总面积33153亩,其中林业用地31704亩,占95.6%;非林业用地1449亩,占4.4%;森林覆盖率90.7%,绿化率96%,林木蓄积量83146立方米。林场范围内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按等级与用途大体可分为以下五类资源;

一、野生陆生动植物资源

资源普查与调查资料表明:野生陆生动物有猕猴、云豹、穿山甲、大灵猫、苍鹰等国家

一、二级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近50种,一般动物300多种。在林场内分布木本植物103科259属530种以及大量的草本植物,如银杏、南方红豆杉、鹅掌楸、凹叶厚朴、沉水樟等20种属国家珍稀保护树种,以及大批名木古树。这众多的野生陆生动植物资源在小范围内栖息和生存是比较罕见的,这与气候条件、林向结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二、森林旅游风景资源

国有三林场的森林旅游资源更为突出。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首批温州最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内“峰奇、洞幽、嶂险、瀑美”闻名于世,形成了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叠嶂万仞、古洞石室、岗顶有湖”的奇特景观。森林公园中茂密的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构成了森林公园绿色生命的基调,所谓“景有林为幽,林衬景则秀”。净名景区新开发的攀岩、滑道、绳梯等为中国电视吉尼斯参赛项目。森林公园气候温和,四季似春,每景区,犹如进入世外桃源。白龙山林场的龙水喷森林旅游区是雁荡山山脉的亮点,旅游区内地形地貌奇特,峰奇石怪,泉水叮叮,植被茂盛,气候多变,人文景观多。这些旅游风景资源,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体,以森林景观为衬托,具有旅游休闲、科研教育、生态保育、审美启智和创作体验等多重功能。

三、生态公益林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崛起,为国有林场林木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国有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稳定增长。根据国务院和国家林业局森林分类经营区划,我市国有生态公益林区划面积为28652亩,其中雁荡林场11954亩。白龙山林场6053亩,岭底林场10645亩,占国有林总面积的86%,生态公益林蓄积量达76200立方米。这批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形成,一是依靠政府投资和支持,二是依靠林场几代人的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通过几十年来的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抚育管护从而建设成层林叠翠,鸟语花香的森林景观,是构成我市绿色生命基调中一抹不可缺少的亮色。

四、用材林与薪炭林资源

用材林与薪炭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国有三林场累计为社会提供用材林32100立方米,薪炭林90万吨。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至今年均产用材林917立方米,年均向社会输出薪炭林2.57万吨,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用材林与薪炭林基地岭底林场尤为突出,现在库存活立木蓄积量约35679立方米。

五、经济林与特产林资源

国有三林场在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商品用材林开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林与特产林,经济特产林有:茶叶、竹笋、板粟、柑桔、杨梅、枇杷、油茶、红柿等,这些经济特产林的发展,不仅为社会提供财富,而且为国有林场自身增加经济效益。

国有三林场经营现状

国家对国有三林场累计投资4480万元,其中事业费2100万元,基本建设1580万元。国有三林场现有固定资产1800万元,林木资产4300万元,历年累计经营收入1100万元。

全市国有三林场下属20多个行政业务科室和13个林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县(市)级森林旅游区,茶场两个,山庄1座,经济林基地与特产林基地8个以及若干个旅游服务项目。

按照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以林为本,多种经营,永续利用,全面发展”的办场方针的精神,国有三林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走自己的特色道路。

雁荡林场于1979年创办招待所,开始走上旅游服务业之路,1990年建立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建立公园为依托,投资1080万元,建造雁荡山庄,1993年竣工投入使用,雁荡山庄拥有108个床位。餐厅可同时容纳180人就餐,设有大小会议室等配套设施。与此同时,相继在灵峰、灵岩、大龙湫等景区创办旅游服务部等项目。此外,利用招商引资,采取租赁经营的方式,开发公园景区。

净名景区,总投资850万元。净名景区充分利用自然地貌优势,建筑规划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依山建筑古色古香具有独特风格的小木屋20幢,设有铺位110个,配套设施有餐厅、会议室、桑拿中心、停车场等,景区内除观看旅游景点外,还特邀云贵少数民族风情歌舞表演,使游客感受到旅游与休闲的共同乐趣。雁荡山庄与净名景区的开发,各景区旅游服务部的创办,使森林公园真正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体系。

雁荡林场的“雁湖早茶”属雁荡山“五珍”之一,雁湖岗茶园历史悠久。现有经营面积250亩,山高雾浓,土壤肥沃。2000年5月经国际茶叶专家评审委员会密码审评,荣获第三届国际名茶评比银质奖。雁湖早茶具形细、紧挺、直似针、翠绿、汤色嫩绿明亮,气味清秀持久,滋味清鲜爽口,饮后余香满口等特点。

白龙山林场以种植业经营为主,品种有杨梅、红柿、柑桔、梨、雷竹笋等名特优产品。此外,还经营绿化苗木和花卉,为社会提供大批优良品种。白龙山的龙水喷森林旅游区,景观丰富,名果飘香,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森林旅游胜地,正成为以森林景观、石林造景、百果园区、花卉园艺为特色的森林生态观光园区。林场并利用地处工业园区的优势,积极开展了“三产”服务项目的开发。

岭底林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面积分散,人员相对较少。岭底林场经营茶场100余亩,竹笋基地1个。他们注重种植业和养殖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绿色食品。

国有三林场除现有经营项目外,森林防火工作和森林管护是一项重中之重的日常工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薪炭林及林下植被无人问津,这对森林防火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近年来,乐清全市森林火灾发生频繁,周边乡村的森林火灾直接威胁到国有林区,林场采取“以防为主,积极消防”的方针,组建森林消防队伍,确保一方安全。另外,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和松毛虫柳杉毛虫的大面积发生,对国有林区造成直接危害。几年来,林场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清除松材线虫病,防治松毛虫和柳杉毛虫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木材等林产品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林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国有三林场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战略是: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通过管好现有林,扩大新造林,增加森林资源,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增加职工收入,建成一个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国有三林场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战略

为实现目标,努力保护好天然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古树名木;努力建设好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花卉等商品林基地;努力发展好森林公园和其他游憩性森林。同时,加快林业结构调整,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加速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调动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二、优化林业结构,促进林业发展。要突出发展名特优经济林、生态旅游、竹藤花卉、森林食品、珍贵树种和药材培植以及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新兴产品产业,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林产品。

按照林业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要求,巩固提高一产,培育壮大二产,积极发展三产,实现林业增效林场增收,积极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在具体工作中要打造五大林业基地:

森林食品生产基地。岭底林场毛竹笋基地和板栗基地,白龙山林场雷竹笋基地和杨梅基地。

森林生态休闲旅游基地。雁荡林场、雁荡山国有森林公园,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人才、创建省级文明公园、扩大宣传、开发旅游服务产业、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和办法,积极发展以认识森林、享受森林、爱护森林为内容的森林生态旅游,重点推出森林生态考察游、动植物观赏游、登山探险等专项旅游项目。木竹制品加工基地。重点在岭底林场发展加工增值快、竞争力强、经营机制灵活、可持续发展的竹木制品企业。

花卉种苗基地。加快白龙山林场花卉产销中心建设,以花卉产销中心为龙头,大力开发山区野生花卉和高山花卉、盆景资源。

野生动物驯养加工基地。按照“以保护为前提,以开发促保护”的原则,在雁荡林场和岭底林场进行合理经营、利用和加工野生动物。

三、坚持科技兴林和依法治林。

加强林业科技工作。要高度重视林业科学研究和高新林业开发,提高林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服务队伍,进一步强化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林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实现林业资源信息化管理,健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提高监测科学水平;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林农复合经营、林火管理和控制的力度;加强林木种子种苗基地建设,提高良种作用率和优质苗木的供应率。

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格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林地资源的保护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侵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严禁随意采挖野生植物。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为依法治林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执法环境。以森林保护为重点,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切实有效地控制消耗量,提高林业质量,实施科技兴林战略,打造“生态乐清、绿色乐清”。

国有林场

国有林场工作总结

国有林场概述

国有林场工作总结

国有林场考勤制度

国有林场工作总结

国有林场总结报告

国有林场工作总结

国有林场改革

国有林场管理办法

《乐清国有三林场.doc》
乐清国有三林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