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山西机遇

2020-03-02 23:42: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山西机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十二五”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2011年政府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

对资源型省份山西而言,转型更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去年12月,山西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如何利用好这个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赋予山西最大的综合性政策,如何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布局中谋求关键突破,从温总理这份催人振奋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山西可以看到并抓住哪些机遇?邀请我省两位社会、经济领域专家,对其中部分内容予以解析。

【专家】李志强

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山西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谭克俭

省社科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

1、经济结构调整

报告摘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对接山西:

省委书记袁纯清提出,要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布局,加快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专家解读:

“山西在‘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的速率快于全国,因此在布局结构中,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协调促进。”李志强说。

在战略调整中,山西特别要注意加快“5+6”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争取有1-2个城市进入到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为山西走向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低碳绿色发展,先行先试。

2、优化投资结构

报告摘录: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抓紧制定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切实放宽市场准入,促进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对接山西:

今年1月,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提出:山西将全面规范投资管理,充分调动信贷资金,引导促进民间投资,强化招商引资。专家解读:

李志强说,这对山西来说是非常重大的利好机遇,山西民间资本这块是很大的,而近一两年,受后金融危机和煤炭资源整合影响,集聚的民间资本已有向省外流出的迹象。山西要想办法把我们的民间资本留住。

尽快制定山西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相应的支持政策,“只要国家不明令禁止的,山西应全面放开。”李志强分析说,“十二五”期间,为保证投资力度,山西一定要把新36条当作重中之重来落实。

3、医疗

报告摘录:

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对接山西: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42个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山西省中医院成为试点之一。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上,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5年,山西将从中医教育、中医服务能力提升着手,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专家解读:

“相对于去年报告中‘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的提法,今年报告中的提法,对中医药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山西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谭克俭表示,中医

在山西历史悠久,山西也是中医药材的重要产地之一。而且,在山西,有全国有名的中医药专家王学诗,曾于2008年荣获全国中医药界第一枚“白求恩奖章”。与其他省份相比,山西发展中医药事业具有先天优势。

谭克俭认为,山西的中医药发展,不仅触角要深入到基层医疗机构,同时要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同时,还应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开设中医治未病专家门诊,将中医治未病的优势项目,如大病早期干预方案和慢病康复方案均纳入治未病范畴。

4、文化

报告摘录: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基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对接山西:

今年2月省文化厅工作会上提出,到“十二五”末,要实现全省文化事业总量增加28%的目标,把山西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文化强省。今年具体目标为,全省文化系统进行省市县乡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同时还将积极组建山西省演艺集团、提升艺术院校办学规格、推进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关公与山西梆子申遗等。专家解读:

“让公共文化在基层开花结果,如今已成为共识。”谭克俭说,今年我省两会期间,省长王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精品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

谭克俭表示,文化事业的振兴,文化惠民活动的不断实施,不仅能丰富基层百姓的文艺生活,同时还将拯救一批即将失传或灭绝的民间艺术创作形式、表演形式,一系列利好措施将促使文化硕果开满三晋大地。

5、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报告摘录:

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对接山西:

今年我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农村中小学校生人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专家解读:

“国家对教育投入、财政性教育支出力度加大,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李志强说,“山西转型发展,迫切需要转型人才。”他表示,伴随着人才转型,山西应加大教育方面投入,特别是加大高等教育改革、

投入,高等人才培养等,为山西转型跨越提供人才支撑保证。同时,山西应争取国家在这方面的改革和投入的支持。

6、保障民生

报告摘录:

解决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对接山西:

今年我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每月人均增加140元;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专家解读:

李志强分析说,山西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险、集体企业工伤保险等方面。“山西应利用好国家政策,争取把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尽快解决。”

7、重点领域改革

报告摘录:

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行增值税改革试点,推进资源税改革。继续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鼓励金融创新。对接山西:

今年我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组建省金融办,深化晋商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鼓励支持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展,更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专家解读:

“山西作为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区,也属于国家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的一个内容。”李志强说,国家将在生产性服务领域推进增值税、资源税改革,这对山西影响很大,我们要争取在山西先行试点。山西金融资本市场相对滞后,山西的上市公司仅有30多家,而江苏省在十二五期间要达到350家,山西2011年要推荐上市的公司才3-5家。因此,要借国家政策,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引导鼓励领导干部增强企业管理工作、产业经济、资本市场的学习,加快资本市场推进工作。

8、对外开放

报告摘录:

要积极发展互利互惠的多双边经贸关系,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对接山西:

今年我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开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不断优化环境、完善政策、创新方式,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专家解读:

“对山西来说,对外开放就是要加快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同时加快山西、陕西、河南的‘黄河金三角’经济开发综合试验区进度,争取上升到国家战略。”李志强说,同时,山西要利用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引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全文]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文化产业发展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改革走向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中国经济新走向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四大直辖市文化产业发展

山西晋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材料]

山西政府工作报告1月18日

两会报告解读: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改革新动向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智慧城市创新发展路径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山西机遇.doc》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山西机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