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商品混凝土技术交底[材料]

2020-03-02 17:58: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长治五一路下穿太焦铁路立交工程

商品混凝土技术交底

交底人: 复核人: 实施人:

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长治五一路立交项目经理部

2103年11月5日

商品混凝土技术交底

一、项目部混凝土计划联系流程:

1.计划送交:搅拌站应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本周预拌混凝土供应计划书》,结合每一次的实际情况进行生产供应。项目部会尽量在每次供应前8小时以电话或书面的方式同搅拌站取得联系,通知混凝土计划到场时间、浇筑方量、技术要求等。

2.计划确认(变更):搅拌站在施工前2小时对本次浇注混凝土所涉及到的到场时间、浇筑方量、技术要求等进行电话确认。

3.现场验收:试验室在施工现场安排试验员对到场混凝土进行现场检测,检测结果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方可浇注。

4.混凝土数量签收:在试验室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检测并合格后,由项目部指定的现场技术人员对混凝土方量票据进行签收。 5.相关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附件1)

二、对混凝土的管理、质量、技术要求:

1.原材料: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规定,搅拌站应做好原材料的分类入库,严禁料场原材料混堆。所需原材料必须使用固定料源生产的固定规格、品种的原材料,以确保浇筑混凝土外观色泽一致: (1)水泥: P.O42.5R水泥。

(2)碎石:选用石灰岩生产的碎石,不得使用卵碎石,级配良好,含泥量合格。

(3)砂:选用细度模数在2.4~2.8的天然砂,级配良好,含泥量合格。

(4)外加剂:要求保坍性好,减水性好。

(5)粉煤灰: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相关规定。 (6)其它掺合料: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同时,搅拌站必须按照相关规范对各类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不能投入生产使用。项目部委托的检测单位(工地试验室)、监理、业主等将随时抽检原材料,并对不符合使用要求的原材料提出整改建议。

2.混凝土配比:搅拌站需提供质监部门批复有效的混凝土配合比报告(P8抗渗混凝土),并以此配比作为生产指导配合比。同时,由于施工要求、气候温度等原因,搅拌站应根据变化及时复配,最大限度的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预拌混凝土配合比在原材料不变的情况至少每两个月对配合比进行一次复配。

3.混凝土搅拌:搅拌站应严格按照《混凝土质量控制》(GB50164-2011)、《预拌混凝土》(GB14902-20013)、专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201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等现行国标、规范进行生产。搅拌站必须定期对其计量设备进行校正,并提供相应的证书。若因计量设备问题导致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要求,搅拌站承担其所有责任。同时,搅拌站必须固定料仓及生产线,以便项目部、业主及监理抽查。

4.混凝土运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搅拌站应对运输车辆进行合理调配。满足施工现场的连续施工作业。

5.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罐车驾驶员、泵送工等必须遵守项目部各项管理规定。除搅拌站指定技术员以外,任何搅拌站人员不得私自调整混凝土拌合物。

6.混凝土成品:项目部试验室试验员,对现场浇筑混凝土进行取样制件。混凝土强度结果评定依据双方签订的《预拌混凝土合同》有关条款执行。

7.各类资料的送达及签收:搅拌站应及时向项目部委托的试验检测单位(工地试验室)提供有关预拌混凝土的技术资料(根据混凝土使用方量而定),包括:

(1)预拌混凝土出场质量证明书

(2)水泥的合格证、出场质量证明书及检验报告

(3)砂石料的检测报告

(4)外加剂、掺和料的合格证、出场质量证明书及检测报告

(5)预拌混凝土配合比(在原材料不变的情况至少每两个月对配合比进行一次复配)

(6)按规定提供抗压、抗渗报告

(7)提供项目部计量、验收所需的所有混凝土技术资料。 8.保证混凝土连续施工的措施:搅拌站需在施工现场安排调度人员和技术人员,协同项目部按时保质保量浇注混凝土,保持混凝土的连续性。 9.特殊混凝土(抗渗)技术要求及技术交底流程:对工程涉及的特殊混凝土,项目部试验室会提前1个月同搅拌站进行技术交底。搅拌站必须按照工程需要生产特殊混凝土并提供相应掺和料的质量检测报告和配合比资料。

10.安全注意事项:搅拌站机械、人员:搅拌站车辆进入现场后,应按照现场施工员的安排将车辆停靠至指定地点。搅拌站人员应遵守项目部的安全管理规定。

四、本工程设计采用主要材料及质量要求:

主体: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P8。

中孔引道U形槽: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P8。

挡墙:箱桥两侧10m、南侧0+295~0+3

35、北侧0+305~0+350非机动车道挡墙采用C25片石混凝土,其他位置引道挡墙采用M10浆砌片石挡墙。

1.外加剂

所采用的外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使用前应复验其效果,使用时符合产品说明及现行《铁路桥涵施工规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关于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浇筑等有关各项规定,以及外加剂标准中的有关规定。不得使用未经任何工程中应用的外加剂;不得使用含有氯化物的外加剂。

2.混凝土的配合比

应根据不同构件、不同标号和施工实际用材,设计试配适合施工技术条件要求的配合比。

①对于C40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55,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小于280kg/m3,最大胶凝材料用量不得大于450 kg/m3;对于C

35、C30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55,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小于280kg/m3,最大胶凝材料用量不得大于400kg/m3;对于C25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55,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小于280kg/m3,最大胶凝材料用量不得大于360 kg/m3;对于C20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6,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小于260kg/m3,最大胶凝材料用量不得大于360 kg/m3。

②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对于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0.1%。 ③氯化物环境下不宜使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④单位体积混凝土中三氧化硫的最大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4%。

⑤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的含碱量(水溶碱,等效Na20当量)应采用非碱性活性骨料,且含量不应超过3kg/m3。

⑥混凝土中的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大于20mm。

⑦混凝土骨料应满足骨料级配和粒型的要求,并应采用单粒级石子两级配或三级配投料。

3.桥梁的耐久性设计基准期为100年,结构耐久性要求的构造措施及施工的相关控制要求如下:

①所有泵送混凝土除了满足上述混凝土配合比要求外,其塌落度还应满足《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中的相关规定。

②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限制0.2mm,结构需按照《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定期检查、维修。

③其他未提及事项及结构施工控制均应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执行。

五、商品冬季施工措施:

1、混凝土施工准备

①进入冬季应加强对拌和站的保温防护及各种管道设施的检修防护。 ②预先做好冬季施工组织计划及准备工作,对各种设施和材料应提前采取防冻、防雪等措施,对需要施工的主要工艺制定严密的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③提早准备冬季施工所用原材料,尤其是提早准备2个月的混凝土用砂,以防冬季购砂困难或临时进砂因含水过多而结成冰块,无法使用。冬季用外加剂要及早与生产厂家联系,安排试验,确保冬季施工外加剂的数量和质量。

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考虑混凝土在低温下的抗冻性,针对不同的施工部位掺加适量的早强剂、防冻剂,其掺量通过试验来确定,尽量减少水灰比,并选用早强型硅酸盐水泥。该水泥水化热较大,且早期强度增长较快,一般3 d抗压强度大约相当于普通硅酸盐水泥7 d的强度,效果较明显;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稍增加水泥用量,从而增加水化热量,缩短混凝土达到龄期强度的时问;在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外加剂,缩短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应用较普遍的有硫酸钠和MS-F复合早强减水剂。

⑤搭设施工所需的暖棚,符合技术要求为止。

2、混凝土的拌和

①冬季施工所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在冬季施工来临前预先配制好,宜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小的坍落度。当混凝土采用掺用防冻剂时,其试配强度应较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

②原材料的选用

a.用于冬期施工搅拌混凝土的砂、石、水泥均应保持正温。水泥不得直接接触80℃以上的热水。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应在使用前进入暖棚内预热。粗、细骨料使用前必须提前置于暖棚内进行保温,通过锅炉暖气进行加温,暖棚内温度不低于5℃。

b.主要采取拌和用水加热的办法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强度等级低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和水温度最高不得超过80℃,骨料最高温度不得超过60℃;等级大于或等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和水温度最高不得超过60℃,骨料最高温度不得超过40℃。水泥不得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搅拌时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充分搅拌后再投入水泥、矿物掺和料、外加剂等,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重新调整拌和料的加热温度。搅拌时间一般较正常温度下延长50%左右。

c.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含泥量不得超过规定值,掺含钾、钠离子早强型防冻剂时混凝土中不得混有活性骨料。其他指标满足《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d.严格控制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e.当配合比中掺加外加剂时,外加剂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并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的规定,方准使用。

f.拌制设备在拌制前和停止拌制后,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鼓筒。

3、混凝土的运输

①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在混凝土罐上包裹保温材料,防止运输过程中热量损失。运输时间应缩短,并减少中间倒运。

根据当时测温情况,对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及保温材料进行调整, 要求混凝土出搅拌机的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②混凝土罐车表面采用专用保温套,并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减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③混凝土在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前不得受冻,当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5MPa前,也不得受冻。

六、其它注意事项:

1、因特殊情况而不能及时、按量供给混凝土时,必须向项目部提前商议。不得单方面不供或少供。

2、不得出现下列情况:

(1)无“预拌混凝土出场质量证明书”,予以退回。

(2)“预拌混凝土出场质量证明书”中对工程名称、结构部位、标号、车号描述错误,予以退回。

(3)运输罐车的罐身出现发热情况,灌尾有蒸汽冒出的混凝土,予以退回。

(4)出厂时间超过3小时的混凝土,予以退回。

(5)混凝土出现离析、外加剂过重抓地,施工困难,予以退回。

(6)混凝土拌合不均匀,且无法调整,予以退回。

(7)由其他施工项目转退到我工地的混凝土,予以退回。

六、相关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

1、项目部联系人员及电话:

项目副经理田文臣 13937109851 项目总工刘新林 13598871833 技术员曾现霖 13733187036 试验员景群才 13623816712

2、搅拌站联系人员及电话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技术交底

搅拌站混凝土搅拌技术交底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主要技术特点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组成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考察报告

混凝土搅拌站冬季施工技术交底[材料]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站长责任书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工作总结[材料]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奖罚管理制度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安全管理制度

《搅拌站商品混凝土技术交底[材料].doc》
搅拌站商品混凝土技术交底[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