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后反思

2020-03-04 00:04: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后反思

我针对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如 1 毫米、1 分米究竟是多长,学生的空间想象比较困难,在教学中,我从具体的常见的物品入手,先让学生初步感知 1 毫米是多长,观察尺子上每一小格的长度,它就是1 毫米,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然后再利用硬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摸一摸一分钱的硬币,明确一分钱的硬币的厚度大约就是1 毫米,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比一比,进一步感受到1毫米的大小,注重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而设计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这样符合学生的思维形成的特点,利于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

不足:

教学情境的创设还不足够吸引学生,教学过程的安排过于简单,教学活动还得不到充分的体验,在以后教学中还要努力。

2、《千米的认识》教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体现新课标理念,设计巧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素材,注重学生自己对知识的体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于丰富的现实原型,培养空间观念要将教学拓宽到生活空间。教师能借助学生对100米的长度的认识作为“敲门砖”,找准发展空间观念的支点,通过课前感知、课中回忆、推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逐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实背景中,引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教师能从学生所熟悉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之间100米的长度入手,推想1千米的长度;接着,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物体利用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再让学生通过看摩托车行驶1千米的实际长度的录象,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注重感性积累与体验,在学生自己对知识的体验中建构新知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用自己的方式描述1千米的长度时,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自己探索与交流,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教室的2块地砖的长度大约是1米,2000块地砖的长度约是1千米”、“教室门约高2米,500个门叠起来的高度约是1千米,冲天了!”“小朋友走1米大约要2步,1千米大约要走2000步”„„这一环节的设计提供给学生“再创造”的时机,形成学生思维碰撞的高潮,课堂显得真实而生动。

3、《吨的认识》教后反思

“吨的认识”这节课的目的在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物体的体重使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同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进行以下处理:

1.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为此在学生建立1吨有多重的观念之后,我再让他们解决主题画的问题“小 动物能同时过桥吗?”“有几种过桥的方法?”在练习中设计开放题及课外拓展题。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2.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感悟1吨的质量观念

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于是我在教学上通过背一背同学的体重,先让学生亲自感受1人的体重,在应用想象感受40人的体重,感悟出1吨有多重。接着,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算一算等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并加深理解1吨的质量观念。

4、《加法和减法》反思

加法和减法的练习是属于练习课,因此我在备课时,设计了三个阶段的练习。第一阶段是基础题的练习,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多种题型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各部分的数量关系,懂得做加法算式时关键抓住两个部分数,做减法算式时关键抓住原来的总数。

基础题到提高题之间要有一个坡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提高题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加法基础训练后,我设计了按颜色分、按大小分两道题。让学生明白按颜色分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按大小分也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减法基础训练后我又出示按颜色分要求学生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为第二阶段的练习做好了铺垫。

5、《加减法验算》教后反思 学生第一次接触验算,对验算是非常陌生的,我从验算的作用入手,验算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计算的准确性。接着介绍如何检验,生介绍、师介绍和书介绍三结合。在学生的练习中,有学生把验算的结果作为了计算的结果,这是学生比较容易犯的错误,课堂上我让学生说说他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为什么有时候验算的结果就是计算的结果,有时候却不是?通过这道题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吗?以降低这一类的错误率。在后来的练习中,虽然还有学生犯同类错误,但这些学生主要一提醒就知道自己错在哪了。关于计算,要想降低错误率,我觉得还是应该多练习。

不足:

部分学生由于阅读能力较差,造成理解困难,解决问题明显吃力。在平时要多加练习和指导。

6、《四边形》教后反思

教完了《四边形》这一单元,其中有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于是在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要不要概括出来?新教材在整个小学阶段,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本单元的编排亦是如此,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材也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在实际学习解题中,是否反而会削弱了他们的解题能力降低了他们的分数呢?肯请大家谈谈。

不足:

上完课,我感觉这节课还是数学味道不够,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好像还不够突出,还不是很到位,需要改进。在请教了老师后,对这节课该体现出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如何体现出这些数学内涵作了非常详细的修改和指导。也解决了我备课时的困惑。

7、《平行四边形》教后反思

课前我就在考虑,放手让学生验证他们的猜想,放手放到什么程度,学生会不会出现小组学习时的冷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我想问题不会太大。学生的操作结果证明,学生的思维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学生用了量、折、撕、剪、画等方式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对几何图形的教学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三单元《四边形》第42页到第43页中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周长和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本节课的内容是小学生认识图形,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的基础;还是学生掌握计算图形方法的开始。

本节课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信息来自生活。我采用创设情景、合作交流、引导总结等方法。引入时以大家熟知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兔子、乌龟都认为自己“不公平”的时候,学生被故事情景深深打动。正当学生准备积极讨论,出谋划策的同时,出示要解决的问题——分别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场地的周长。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为本节课的教学铺平道路。

8、《有余数的除法》教后反思

我上了《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小组平均分小棒,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如:数手指的游戏、有趣的思考题等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比较遗憾。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朴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

9、《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的时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出学生数学的活动水平。而体验又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生身处学习环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1秒”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看秒针走动,听、说秒针走动的声音,说一说,演一演1秒钟你会做些什么,体验“秒”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1秒的观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回头„„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后面的环节中还有体验五秒、二十秒。这节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在体验中,不知不觉他们对秒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高潮,也较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0、《时间的计算》教后反思

“计算经过时间”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我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上课之前我反复思考着,怎样能让所有学生都学会。以前我教学生常用的方法,如:4时30分-3时10分=1时20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4时30分-3时50分=40分,很多学生容易算错,甚至不理解。因此,这次教学时我又补充了另一种方法:

1.5:20~5:45 45-20=25(分)

2.6:30~7:45 7-6=1(时) 45-30=15(分) 1时+15分=1时15分

3.6:45~7:00 7-6=1(时)=60分 60-45=15(分) 4.7:40~8:10 8-7=1(时)=60分 60+10-40=30(分) 5.7:50~9:30 9-7=2(时)=120分 120+30-50=100(分)=1时40分

不足:

这一方法对于所有题目都能计算,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当堂理解学会计算,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把想法写下来似乎变得有些麻烦。因此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11、《口算乘法》教后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能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今后的笔算乘法打基础,作铺垫。

这节课我力图体现以下的设计理念:

1、灵活运用教学素材,充分挖掘主题图内涵,使之贯穿教学始终。 我们都知道学习素材是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反手数学与生活联系,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资源。而主题图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情境来呈现相关的知识,已被我们越来越多的来时所认可和使用。那如何有效使用利用主题图呢?我首先来通过主题图并结合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紧接着让学生观察所、提问引出乘法算式并挖掘内涵。在教学设计中,本着服务于我们的教学的思想,对主题图做了适当的修改,以便于学生对新知的学习。

2、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疑讨论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通过对算理、算法的探究,合作交流,质疑讨论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情感的体验。

3、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并通过对比归纳对算法进行优化

由于学生在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上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出现多样的计算方法是必然的。在课堂中,我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地习惯,培养解决问题地能力。并在算法多样化地基础上进行比较,归纳,在体验中逐步对方法进行优化。

整节课下来,觉得还有很多地方不足,比如,练习设计上有些细节没有考虑周全,在算理地探究过程中,思路不够清晰,没有及时抓住学生地生成。

12、《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从解决问题入手,引入计算。重点研究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我组织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明白口算的道理,并找到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应该说这节课的内容是很容易的,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而且积极性非常高。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发展,使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思维活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整个过程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课堂上我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习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实现问题解决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同步发展。在课堂气氛方面,我感觉我们现在很多数学课,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不可谓不丰富,气氛不可谓不活跃,媒体不可谓不多样,应该说该用的都用上了,该做得都做了,唯独教师在教学整个过程中眼中没有学生,思路以教案为中心,教学内容以教材为核心,方法以自我为中心。其结果,不论什么学生,他都从一个自认为的知识起点来展开教学。所上的这节课没有给学生带更多的惊喜与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往往是外热而内冷。

我想今后的教学要注意课堂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一切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1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新课程里的估算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近似计算,而是把估算看作一种学习策略,利用估算检验口算、笔算的合理性。本节课乘法估算的教学与一位数乘两位数同时进行。 在我认为,教学估算时并不是把估算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现实情景中激活学生已有的估算经验,自己探索估算方法。通过估算到笔算这种安排,体现估计到验证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个问题:象25×7有的学生估计成140,也有的同学估计成210;55×9有的学生估计成540,有的估计成450(把前一个两位数估计成整十数),还有的同学估计成550(把后一个一位数估计成10,55×10)。对于这类问题我的处理方法是,只要估算方法简便、估算结果合理都给予肯定,为学生创造自己的估算方法保留空间。

14、《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连续进位)》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笔算的方法,(积是两位数是教科书上主要学习的内容,积是三位数的情况补充习题上也有出现过),因此学生已经体会到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三位数,同时学生已初步接触了本单元的第一次乘法估算(积是两位数),对估算方法已基本了解。故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是三位数)的估算方法,以及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的算理和掌握其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在新知教学处理上,我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加强估算与笔算的联系。教学例题从学生最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探究欲望。根据教材要求先估算,估算部分教材要求达到的目的是把两位数看作整十数去计算,”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积的范围。紧接着提出疑问“估算的对不对?让我们用竖式计算来验证。”由此产生笔算的需求。学生尝试笔算时,我仔细观察了第一小组学生的情况,有两位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其中有一位学生的答案是124,指名交流说算法时现在想来其实应该叫他来说,这样的话对于计算十位时不能忘记加上个位上进上来的数就更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可我当时叫了另外一位学生而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这样连续进位乘法笔算的过程就显得过于顺利了,如此情况也是一种遗憾。再说练习,对最后解决实际问题的处理还是有些预设不足,以往遇到此类问题解题策略是先计算再比较,而今天我们还可以先估算再比较,并且选择第二种方法更简单些,甚至还可以想280÷4=70(辆),70>69,答:装配69辆汽车够的。这题的解法是多样性的,而我在处理上还不够灵活,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

13、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教学反思

本课是要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也就是要做到以下三点: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开始算起。

3、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后,前一位要加上进上来的数。

在解决竖式计算上,相同数位要对齐和从个位开始算起这些,学生已经掌握得很好。本课学生最容易出错的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学生忘了进位。前一位要加上进上来的数,学生也忘了要加上进上来的数。分析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对进位和加上进位,脑子里要同时计算还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学生对这个有很大的因难,因此要求学生把进上来的数把它写在竖式的横线上。并且要求能把计算过程说出来,如:72*5,能讲出先用5乘个位上的2,等于10,在个位上写“0”向前一位进一(在横线上写上很小的“1”),再用5乘十位上的7等于35,加上进上来的1等于36,在十位上写6,百位上写3。合起来是360。这样学生就对竖式计算的每一步都很清楚,减少了学生出错的机率。

16、《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一个难点,在知识上学生已有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关键是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算成3×0=3,或者不计算因数中间有零的这一位。因此,教材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安排了本节的内容,有助于学生集中学习在乘法中如何处理0的具体方法,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一切看似简简单单,但学生的思维状态自然活跃,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学生却被深深地吸引,自主探究的行为主动而积极。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学习兴趣。 “计算”常下“枯燥”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法上的缺陷造成的,在本课教学中,我用书上儿童喜乐见的童话故事引入,孙悟空这个人物是学生感兴趣的,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本来枯燥的计算教学,产生一种亲切感,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自觉地将教学过程处理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操作、实践的过程,让他们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并从中获取新知,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本节课的缺点:我在课堂中说的有些多,学生说了太少,我把学生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没有把学生完成放探究问题。

17、《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让学生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因此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具体讨论;从而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这是一堂计算课,不但要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还要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综合整堂课的教学,我认为如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到位。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数据的能力;

2、自主探索:具体计算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不要求学生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让学生搞清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智慧的缺少,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还有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没有进一步让学生归纳总结。我想了有了失败,才会去找原因,才会去思索,才会不断去实践,这样在实践反思中不段磨练自己,锻炼自己。

18、《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后反思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鉴于学生初次学习分数,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几分之一。

2、能正确读、写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联想等活动,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思想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分数”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物体的一半”却是学生熟悉的。因此,第二个环节中,我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找出图形的一半这个活动,让学生从怎样得到图形的一半过程中初步感悟分数的意义。同时这个设计也是让学生新自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当学生对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一半这个概念初步建立后,引出分数二分之一。第三个环节是认识四分之一,我的主导思想是分层递进,由扶到放,在理解二分之一后,我把四分之一推给学生。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分数和平均分的份数有关系。再通过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图形的四分之一,并用“为什么图形不一样,涂色部分也不一样,却都能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呢?”这个问题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分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同时我在教学设计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没能让学生将分数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在老师的设计下一步步达到所期的“目标”。总是以单个的物体进行平均分,虽然使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突显,学生对分数的产生也印象深刻,但是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也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

19、《可能性》教后反思

本学期我上了三年级的〈可能性〉,在上课之前我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我力求使教学结构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更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课堂上我注重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细节的教育,加强了双基的训练,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加强了学生的兴趣培养。通过课前的5分钟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练习,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判断技能,对于今后也是提高和帮助。

二.借助现实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确定事件的可能性。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但对于这样的的情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判断的正否。

三.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和乐趣。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数学教学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学生各方面都取得了收获。

20、数学广角——《搭配》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配衣服”,后来,在教导主任和年级组成员的共同商讨下,把例题与习题交换,觉得这样更符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这样,把例题、做一做、课后练习题整理成一个情境串,学生从开始到结束,把知识不知不觉地体现,学得自然新鲜。内容取材于生活,如衣服的搭配、早餐的搭配、电话号码的选择、寻找生活中“0”在前面的数字排列,寓教于乐于生活实际,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摆一摆”、“连一连”、“写一写”、“画一画”、“猜一猜”等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总之,我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理解搭配的思想方法。然而,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问题:

首先就是目标的把握,还是有点没拿准,比如,要不要引导学生计算一共有几种搭配的方法。当初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们与主任也探讨过这个问题,如果要学生掌握算法的话,那么就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再总结算法。但是这样在时间安排上就得调整,难度也会提高,估计一部分学生会有困难。

其次,在教学例1的时候,虽然我一直在有意识地强调要先确定一种事物,但实践中,孩子还是没有很好地建立起这个有序的思考过程,所以在做题的过程中,仍有学生不按顺序搭配,出现遗漏和重复的现象。造成这个后果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公开课,特别是操作课,课堂气氛很热烈,优生会抢着演示、发言,有意注意差一些的孩子就成了观众和听众。我班的刘宇桐同学就是,当我说到:“······为她准备了丰富的早餐······“时,他也不听我下面的要求了,就东张西望地找。所以,让学生踏实地上好一节课,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doc》
教后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