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月色优美散文

2020-03-03 06:08: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秋佳节,夜幕落地,我从三亚驱车来到南山大小洞天,为的是欣赏“南山秋蟾”。

这“南山秋蟾”是有原由的。汉朝初期南派新道家的著作《淮南子·精神篇》记载:“日中有金乌,而月中有蟾蜍。”后人则假借“乌”为太阳,假借“蟾”为月亮,“秋蟾”就是指秋天的明月了。元朝时期,被贬谪崖州的官宦王仕熙,乘秋高气爽到南山游玩,从海上看到南山的山势如同大鳌延伸入海,即称之为“鳌山”,并登上海岸迎风站在犹如鳌头的礁石上,以祈求吉利。他吟诗《南山秋蟾》:“千林重叠岭陂陀,放出秋天月色多。海送潮声摇老桂,云随蟾影度明河。有时画角吹梅落,无处清樽下酒歌。天未晴光连绝岛,帝城曾识旧嫦娥。”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佳话,惹得那些十年斜依寒窗,想依靠读书成名的学子们,在秋天的时节纷纷到南山烧香挂彩,特别是在中秋月夜,登爬鳌头恳求功名,期盼来年科举考试时能“独占鳌头”。

上半夜,月亮仿佛害羞似的,半天也不露面,好不容易浮出云层,也是羞怯地在薄云中挪动。我随意走动着、观赏着、思索着,心中已是豪情满怀,也是柔情一片。自古以来,月亮的阴晴圆缺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起居,甚至“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把儿女情长与明月相连,也成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灵寄托。抒怀到此,那清代崖州知州嵇震的《南山秋蟾》也跃出口中:“鳌岭烟岚乍扫空,蟾光涌出水晶宫。漫吹弦管浮云外,自写楼台明镜中。十二度秋怜影独,九千里月倩谁同?狂歌水调茅斋静,衣袖香凝桂子风。”沙滩上、礁石上,已满是人群,香纸烟火到处可见。南山的人们回归自然,追求自在的生活,改变传统的每家每户以亲缘团聚、自娱自乐的形式,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地走出家门,集聚大小洞天的海滩和礁石,赏月、拜月、联欢,谈天说地,交流感情,在海畔欢呼,祈求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好。

后半夜,云层全都散去,明月挂在了蓝天。那月光下,岸边垒石壁立,海水在礁石上散发一片飞雪。静谧的月光中,海上银波浩瀚,在月下屹立“小洞天”的巨石上,看着南山和南海,听着海浪冲刷礁石发出的哗哗声,觉得海光山色相得益彰,蔚为壮观,心情特别的欢欣。此时,在这里看月景,觉得月边的天很美,天是青蓝色的;月下的山很美,山是青蓝色的;月下的海很靓,海是青蓝色的;月下的人很美,像蓝宝石一样光彩夺人。“海光常潋艳,山色更清妍”。在礁石上看一轮明月在波涛上升腾,像是自己走进南海里的美丽画卷。我想起崖州学正郑懋昌的《南山秋蝉》:“南山壁立湛晴空,秋到蝉光共对中。高士夜来天际立,却疑身在水晶宫。”海风扑面而来,凉凉的,吹在身上轻轻的、柔柔的,舒服极了。我不想回家,诵出陆游名诗一句:“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

南山的美景,是自然造化的先天之功;大小洞天的开发,却是人们后天耕耘的努力。八百年人文描绘,唤醒山海亿万年的沉睡,古昔的先辈留下勾勒洞天的毛笔,时代的儿女秉椽画出走向世界的丹青。“水惟能下方成海,山不衿高自及天。”南海广纳百川形成浩淼波涛,鳌山尽收文墨造就悠长历史。这里是一个宝盆,积聚和产生无尽的财富;这里是一个花园,满园芬芳浸透着南山开发者的情怀。它养育了一方地,养育了一方人。

校园月色(散文)

月色真美散文

描写月色的散文

优美散文

优美散文

优美散文

优美散文

优美散文

优美散文

优美散文

《洞天月色优美散文.doc》
洞天月色优美散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