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先生读后感

2020-03-02 00:55: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民国先生》读后感 一

也曾听人感慨,论当下之中国,已几无大师,且不言现下大师难觅的缘由,但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民国年间,确是个大师辈出的年代。

马建强先生撰写的这本《民国先生》,很大篇幅上,便是从此入手,通过叙写一批诸如蔡元培,胡适,朱自清,叶圣陶等这些个与文教相关的大师,来向我们展示出一幅民国的文教画卷。他们无一不与文教有着莫大的干系,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众所周知,满清民国,外寇倾压,朝代更迭,百废待兴。要想在这样一片土地上重新燃起希望,毫无疑问,授民以知识,通过教育来开化启蒙,便是当务之急,当然,用梁启超的话来说,便是为“兴民权”而“开民智”了。 既然说到教育,那不得不说起民国时的先生。先生,不单指传授知识的老师,更是那些言传身教以为处世立身之道的人。全书第一个提到的,便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就义,康梁出逃,蔡元培毅然挂职携眷出都,放弃众人眼中极清贵的翰林院编修之职。何也?除开对清廷的失望,也有着立志教育救国的愿想,套用书中所言的,便是有对自己“此生端为国家来”的雄心,这也是传统士大夫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担当,是时代先觉者的大智大仁大勇。

记得母校苏州十中的前身,振华女校的校董之一,便是蔡元培先生。女校的创始人王谢长达女士在先生和章太炎,竺可桢等人的帮助下,创办了这所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女中。再加上蔡元培本身就任总理的绍兴中西学堂,随后任总教习的南洋公学特班等等,通过办学,也就是新式学堂,教育出一批求新知的洋学堂学生,而这批问新事的新型读书人,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志同道合,救国图强的仁人志士。及至后来,蔡元培任光复会会长,同盟会上海分会长,更是让蔡元培多了份铁血色彩,不但学贯中西,更是允文允武。

其后书中一幕幕的场景,诸如任北大校长,兼容并包,反对袁世凯独裁帝制等等,无一不宣示着先生德才的兼备,气节的不倒。再加上穿插蔡元培热心为新人证婚等小故事,将一个活脱脱,有血有肉的民国先生,民国大教育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想,想蔡元培先生那样德才兼备,还拥有远大理想的人,的的确确需要我们去敬仰,去感受,去学习。身为普通中国人的我,作为一名即将施教的教育工作者的我,当以先生为目标,为垂范,将自己的力量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

《民国先生》读后感

民国先生读后感

民国先生读后感2

评民国先生

《民国十大先生》读书感悟

《民国十年》读后感

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语文读后感

《民国多少事》读后感

民国语文》——读后感[材料]

《民国先生读后感.doc》
民国先生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