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运动

2020-03-03 14:57: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梁漱溟就比较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他的乡村建设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作为政教合一的机关,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组织乡村自卫团体,以维护治安;在经济上组织农村合作社,以谋取乡村的发达,即“乡村文明”、“乡村都市化”,并达到全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大联合,以期改造中国。

我们都知道,晏阳初拥有着西方多国大学的文凭,所以他后来接受的教育也使得他具有很强的民主精神,他被称为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所以在中国民国期间的乡村建设运动中,他极力推行平民教育,启发民智为主,他指出中国农民普遍存在“愚、贫、弱、私”四大病害。他提出要实施四大教育:即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以此达到政治、经济、文化、自卫、卫生、礼俗“六大建设”。

我国这几年一直在政策 资金投入 众所周知,政策资源有很强的滞后性,只有当农业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才会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干预,且政策资源只起干预作用,不是直接生产力。而农民素质对农业增长的影响是直接的和长期的。 虽然梁漱溟 晏阳初的乡村建设运动失败了 但时至今日 依然具有可借鉴的地方 其实无论是梁漱溟的伦理道德 还是晏阳初的知识教育 他们都意在提高农民素质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的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面目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并未有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拉大。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弱势区域,农民是弱势群体, “三农”问题日益严峻。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必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毋庸讳言,今天中国农村“愚、穷、弱、私”四病还广泛存在。中国是一个农民的大国,没有农民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农民素质与农业增长关系极为密切。如果农民素质跟上,我们将有近30%的技术可以转化为效率收益。即是说,对农民素质进行的投资如果与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投资相适应,农民就能够比较好地理解并应用最新的农业研究成果,这样的增长潜力将是巨大的。实际上,20世纪30年代晏阳初、梁漱溟搞的新农村运动的核心就是对农民进行教育,尤其对转移到非农领域的农民进行培训。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挖掘农民素质潜力放在第一位(谭向勇,2004)。目前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很多,职业教育是很好的手段,县、乡、村、户四级是重要环节,其中县是教育科技投入的重点,乡村主要起到教育组织作用,户是科技帮扶的对象。除此之外,科技入户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动员大学教育资源兴办“贫民学校”,建立“农村基层人才振兴基金”,公开招标农民工培训机构等都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办法和途径。 .最近电视上报道新闻 很多品种的菜卖到几分钱一斤,却也无人问津,这就导致很多菜农经济上很大的亏损,

将农业保险作为政府保护和支持农业的手段以建立农民的心理安全

从经济学原理上说,保险本身并不创造财富。但从经营风险的角度考虑,保险可以增大经营者的风险承受力,在遭受天灾人祸打击时不至于破产,帮助受灾人迅速恢复经营。从这个意义上说,保险起到间接创造财富的作用,尤其对于高风险农业产业意义更是重大。我国一方面灾害频繁,灾害来临时轻者颗粒无收,重者倾家荡产、债台高筑而无法复原。另一方面农民投保困难。农民投保困难有两个原因:一是保险公司不愿涉及这个领域;二是农民经济力量薄弱,无力交纳保险费。

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抗御农业风险放在重要位置。鉴于农业保险的上述难题,政府出力协助组织公营的农业保险机构,或实施政府财政补贴保险效果最好。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政府将农业保险作为保护和支持农业的一个手段比直接补贴更有意义。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把政府资金真正用到农业生产上去,另一方面起到安定收益的效果。对于尚不富裕的农民来说,安定收益就是安定他们的生活。这是一种心理安全建设,对新农村建设有积极作用。

乡村建设运动

从中国早期乡村建设运动看中国新农村建设

美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论文

建设美丽乡村

乡村建设学院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对当今农村教育的启示

中国新乡村运动的方向之争

上半年乡村建设工作情况

《乡村建设运动.doc》
乡村建设运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