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知识问答

2020-03-02 11:52: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放管服”知识问答

1、何谓“放管服”?

简单地说,“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放管服”改革,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发展壮大新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形成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简政放权指什么?

(1)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继续加大放权力度,把该放的权力放出去,能取消的要尽量取消,直接放给市场和社会。(2)深入推进投资审批改革。(3)扎实做好职业资格改革。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削减比例达到原总量的70%以上。全面清理名目繁多的各种行业准入证、上岗证等,不合理的要坚决取消或整合。4)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继续大力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5)积极开展收费清理改革和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收费清理政策,防止反弹或变相收费。(6)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7)以政务公开推动简政放权。以更大力度推进政务公开,让人民群众和企业了解放权情况、监督放权进程、评价放权效果,做到权力公开透明、群众明白办事。

3、放管结合指什么? (1)实施公正监管。推进政府监管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抓紧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制定随机抽查工作细则。(2)推进综合监管。按照权责一致原则,继续推进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基层监管力量,落实相关领域综合执法机构监管责任。(3)探索审慎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要区分不同情况,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其特点的监管方式, (4)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要在同规则、同待遇、降门槛上下功夫,做到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一律允许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凡是已向外资开放或承诺开放的领域,一律向民间资本开放;凡是影响民间资本公平进入和竞争的各种障碍,一律予以清除。

4、优化服务指什么?

(1)提高“双创”服务效率。因势利导,主动服务、跟踪服务,打造“双创”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办和成长“点对点”提供政策、信息、法律、人才、场地等全方位服务。(2)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方向,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机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增加基本公共服务。(3)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简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对企业和群众办事实行“一口受理”、全程服务。(4)加快推动形成更有吸引力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围绕企业申请开办时间压缩了多少、投资项目审批提速了多少、群众办事方便了多少等,提出明确的量化指标,制定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以硬性指标约束倒逼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激发改革动力,增强改革实效。

5、今年的“放管服”改革,重点做哪些?

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做好今年的“放管服”改革,重点是做到五个“为”。一要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以进一步减证和推进“证照分离”为重点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把不该有的权力坚决拦在清单之外。二要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少涉企收费,不折不扣落实今年已出台的使企业减负1万亿元的措施。三要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破除制约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的各种羁绊,下决心彻底打破各种互为前置的审批怪圈,着力推动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除涉及安全、环保事项外,凡是技术工艺成熟、通过市场机制和事中事后监管能保证质量安全的产品,一律取消生产许可。落实95%以上外商投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的开放、便利措施,吸引更多外资。四要为公平营商创条件,放管结合并重推进,明规矩于前,明确市场主体行为边界特别是不能触碰的红线;寓严管于中,充实一线监管力量;施重惩于后,把严重违法违规的市场主体坚决清除出市场,严厉惩处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无论是综合部门还是专业部门都要落实监管责任。五要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大刀阔斧砍掉各种“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大力提升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单位及银行等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打破“信息孤岛”,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注:1-4问,摘自《国务院关于印发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发〔2016〕30号)

6、地税系统在“放管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近年来,六安市地方税务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要求,扎实推进“放管服”工作要求,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依法治税、减少执法随意性、优化纳税服务、落实减税降负。一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局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全市地税系统不存在法律法规外自行设立、实施或者变相实施行政许可情况。二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自2015年10月1日,全面落实了“三证合

一、一照一码”要求,2016年11月1日,又全面落实了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的要求。三是加强对涉税中介的监管。严格落实税务人员“五个禁止”和领导干部“三项制度”,同时也未发现税务人员违规插手涉税中介经营活动的行为。四是优化纳税服务。持续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市局细化制定了5类20项58条措施,着力解决纳税人反映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制定印发《六安市地税局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提速办税服务。截止到6月6日,累计清理未办结事项521项。五是落实国务院6项减税措施。第一时间通过市局网站、六安地税微信公众号、网上办税平台、手机APP、微信、手机短信、办税服务厅等渠道向纳税人主动推送6项减税政策二维码,编印《国务院6项减税政策宣传手册》,并放置办税服务厅让纳税人获取或送达纳税人,并将税收优惠政策指引和文件清单放在市局网站,进行宣传,力争做到宣传全覆盖。六是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市局稽查局通过“税务稽查双随机工作平台”开展税务稽查随机抽查工作,力争全覆盖。编制了《六安市地税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切实做到确职限权,尽责担当。将“双随机”抽查结果纳入纳税信用记录,把查处的重大税收违法行为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

“放管服”

放管服

放管服

放管服

放管服(定稿)

放管服工作总结

放管服思考

简政放权“放管服”

放管服工作汇报

放管服总结

《“放管服”知识问答.doc》
“放管服”知识问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