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结果

2020-03-03 15:21: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落实县教育局常规督导检查组检查意见及学校存在问题的整改结果汇报

5月29号,县常规督导检查组一行在廖督学的带领下,就我乡各校的常规教学、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入的检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亲临课堂听课、与学生、教师座谈、现场检查等方式,总结出我乡各校所取得的七大成绩和存在的六个问题。检查组肯定了我乡各校能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开全课程,严格执行统一作息时间;“一费制”、“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好;能认真落实安全制度,安全工作做的好,尤其是各校的路队制有创新,安排具体,落实到位;领导班子分工合理,明确了分管教学、分管安全的校长;小教处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常规教学工作管理到位;在开展教学方面,方案健全,特别是语文学科,申报了市级课题,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另外,在远程教育管理方面效果显著,各校设备运行良好,网台资源能充分利用。当然,检查组也针对我校存在的六大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整改意见。学校十分重视检查组评估后的整改工作,各学校、各职能部门针对检查组提出的意见立即行动起来,逐一制定了整改方案。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在“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培训”上,学校要求教务处迅速联系新课程标准教材,分发到学科组负责人,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杜绝“新教材、老观念、老方法”的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

注意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和发挥。

3)学习《新课程标准》定于6月4号启动,6月10号前完成。目前的学习各学科组都认真组织了,并就学习《新课程》交流了思想,谈了心得体会。当然,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还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才能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取得明显效果。

二)进一步强化师生的安全防患意识,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认真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确保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学校的安全分工与责任,制定了《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认真做好饮食管理和疾病卫生防疫工作,配合乡政府及派出所,抓好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增强学生往返路途中的交通安全意识,要求学生步行上学,不搭乘无排无照、车况差、车技不熟师傅的车辆,禁止学生租用摩托车,对学生的自行车辆坚持实行放学前检查;另外,在6月12号,中心学校还联系了派出所的梅礼新所长,针对交通安全作了专题报告,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加大了学校校舍的安全排查。要求各校对学生寝教室的电路、床铺等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线路老化的,一律更新新的电线,严格杜绝电线头外露、灯闸无盖的现象存在;对寄宿生的床铺,学校一律要检查、加固,增加护栏,确保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3)各学校务必按要求开设安全教育课、健康教育课,普及卫生防疫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伤亡事故发生。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以及预防艾滋病、性病、毒品预防教育。各校增设了一名教师担任食品卫生检查员,定期对学生的粮菜进行检查,控制了学生因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而伤害身体。

4)组织教师开展师德论坛大讨论,强化师德教育。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进行实行师德承诺制度,重温《竹溪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不准”》,严厉杜绝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的再次发生,整肃行风,从严治教。

三)认真作好学生对“三业”预约,坚决杜绝“三业”以外的资料进校园。

在检查团检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校少量教师在使用“三业”的同时,还诱导部分学生使用了“三业”以外的资料。针对这一现象,中心学校马上组织召开了全乡中小学校长会,再次强调正确使用“三业”的问题。

1)端正认识,强化措施。

各校要以校长为龙头,端正对“三业”的认识,把“三业”的发放及使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只有领导干部重视了,才会有导向作用,同时,各校要出台常规检查中对“三业”使用的重点检查的制度,从制度上来强化教师使用“三业”意识。

2)要求教师在使用“三业”时,一定使用及时、批改到位,让学生在使用中真正感受到“三业”的重要性。

一方面学生用什么资料,取决于教师的导向,只有教师重视了,使用及时,批改到位,学生自然会重视;从另一方面讲,学生统一使用了“三业”,教师便于操作,避免了“杂而乱”的资料充滞校园,结果是教师把握不了重点,学生明确不了重点,造成乱抓、满抓,结果什么也没抓住。再加之,学生除“三业”外,再订其它资料,额外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四)认真落实计划管理,注重计划的实效性、实用性。 检查组在检查时发现,部分教师的计划缺少实效性和实用性,制定的计划粗糙,不够细化,从而导致计划形同虚设,计划和过程是两张皮,这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经中心学校校委会研究决定,对计划实行归口管理,严把计划“两关”。

一是撰写关,各处室的计划要上交校务办,由校办审查计划的制定情况,要求计划细化,具体周到,制定的计划要结合本校实际,操作性强。各教研组的教研计划由教务处主任负责,对上交的计划要认真审阅,看计划是否针对学科特色,是否有利教研教改,要制定出每周两次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研活动要做到“三定四有”:定时间、定场所、定内容;有记录、有存档、有反馈、有检查。教研计划还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新课标,明确本学科组的目的任务。各学科教师的计划,归教务副主任负责,要求教师计划内容应包括教学进度安排,如:周次、日期、计划进度、实际完成进度等,还有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如: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本学期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等。从而让教师在教学常规工作上步于正规化、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臵和批改、课外辅导、学生考核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计划实施关。计划制定出来了,思路顺了,关键在计划的实施,有计划无落实,等于没计划。因此,严把计划实施关,是非常必要的。校办将各处室的计划进行汇总,制定出校历表,对各处室每周要完成的工作了如指掌,利用校委会适时督促,并监督其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各学科组教研计划由教导处负责汇总,把握每学科组要完成的工作,利用教师例会进行安排部署。各教师的工作计划在撰写时都要求一式两份,教师自留了一份,由学科负责人定期督促检查落实情况。这样“梯级式”的把关,相信各种计划在落实到位上是不会有问题的。

五)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抽查,要求各校要严格按课程表上课。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学校教务处按大纲要求,开齐开全了课程。但有少数教师思想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仍然存在大学科与小学科、正科和副科的思想,从而出现不严格按课程表上课,出现占用和挪用他课现象。对此,中心学校在全乡校长会上严格要求,全乡各校必须完善制度,加大考勤和抽查力度,由教务处牵头,对课堂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凡私自调课、没按课表上课的,一律按旷工论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从而使课堂教学逐步正规化、制度化。

六)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带动其它学科,缩小在“教科研上还存在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

目前在课题研究方面,只有语文学科申报有课题,而其它学科虽也在积极探索,但终究没有赶上语文学科,导致课题范围小,学科发展不均衡。为缩小在“教科研上还存在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中心学校决定强化组织和管理,成立校本教研指导小组,建立校本教研网络体系。

1)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面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研讨、教学反思、结队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同伴互助合作工作,引领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

教研组的互助合作是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同组教师间共同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以继承为特征的“传、帮、带”,而是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创新,从而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出有特色的、符合本地实际的学科教研课题。引导教师综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向更深层次的总结和研究,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理论,推动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让每个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教学重点、教学疑点、教学难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教研课题,写出实施方案,实施课题牵动,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提质量。

七)在教育装备上,存在信息课没按课表上,而挪做它课的现象,图书室、实验室管理要加强。

信息技术课,是扩大学生视野,教会学生使用电脑,了解电脑知识的一种便捷途径。同时也是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能有一技之长奠定基础,为此,省厅出钱出力为农村中小学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电脑,以便改进教学手段,缩小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知识视野上的差距,但有少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课仅仅流于形式,不按课表上课,将信息技术课挪做它用,大大损伤了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此,中心学校成立了包括远程教育的管理与运用在内的督察领导小组,对全乡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及信息技术课的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厉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对一意孤行的学校将追究校长及教务主任责任,直至落实到位为止。

在图书室、实验室的管理上,要求学校出台相应的制度,一定要将图书室及实验室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图书室成为学生开拓知识视野的一个窗口,汲取知识营养的一个仓库,让实验室成为学生一个自己动手,尝试自己思想的一个乐园,让他们在那里播下思想,收获希望。

当然,全乡中小学存在的问题或许不止这些,但我们一定会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使全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天宝乡中心学校

2006年6月18日

整改结果汇报

个人整改结果

整改结果小结

安装问题整改结果

督导整改结果回复

质检站整改结果汇报

8.30公司整改结果报告

学生宿舍整改措施、整改结果汇报

办公室副主任整改结果报告

作风建设整改结果报告

《整改结果.doc》
整改结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