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几点认识

2020-03-02 00:37: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对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几点认识

内容摘要、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劳动技术教育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只有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才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特点和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性、综合性、实践性、技能性、能动性、开放性。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劳动技术教育的设计、管理等方面。

关键词、综合性 实践性 技能性 能动性 开放性

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服务社会的基本活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忽视劳动技术教育。只有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基本成熟,可塑性强,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较强的探究欲,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从而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一步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成为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总体上说,劳动技术课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教育活动,但它强调在现实(或模拟现实)情景中开展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十分强调在活动中最大程度地使学生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促使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换句话说,劳动技术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对于劳动技术教育的表现特征与教学原则,我认为应掌握以下几点:

一、课程性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课程的本质属性,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系统的课程内容,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规范,并实施课程评价。从而体现出

较强的规定性和计划性的课程特点,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保证课时数,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劳动教育要求,训练不同的劳动项目,对学生制定系统的自我服务、家务劳动、手工制作、社会公益劳动等目标体系,使劳动技术教育制度化,并逐步建立劳动教育的运作机制。

二、综合性

首先,劳动技术教育强调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及知识的综合运用。如“编制工艺”,要求学生首先具有美学知识,用到了美术课的内容。“手工制作”需要学生具有熟练的几何知识及数学运算能力。

其次,反映在教学目标任务的要求上也是综合的。例如知识学习不仅有记忆、理解、接受的存在,而且更强调想象、尝试、创造经验教训等。在技能的提高上不仅有计算、阅读之类的东西,还有搜集资料、人际交往这样的一般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等得到全面发展。

第三、劳动技术教育的教育功能也是综合性的。包括基本知识、能力的发展、相关知识、思想、思维的发展,以及活动所涉及的一系列操作技能的发展等。

第四、考察和评价也具有综合性。要求制定评价方案或设计指标体系时,却要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各“发展点”有尽可能多方面的设计。

三、实践性

以活动促发展”是劳动技术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切入点,

“活动”和“发展”是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更明显的表现是教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即主张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实践或实践性活动。劳动技术课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强调教育教学的关键或直接任务是要创造学生的劳动活动,给学生提供出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活动方法与条件。

四、技能性

劳动技术教育是侧重以问题性、策略性、情感性、技能性等程度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的教学。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将知识划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有关“是什么的知识”,后者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个体性和活动性,它关心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促进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贮存于头脑中的命题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由静态向动态,由贮存知识向探究知识,由缓慢的再现知识,向创造性解决问题转化,从而实现能力的发展,

五、能动性

劳动技术课围绕劳动技术中心设计课程,以活动为载体,实施课程,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主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十分强调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动精神的发挥。这样就使学生获得了主动探究、亲手实践的氛围中增长知识与才干的机会,真正让课程从

被动的、机械的传统模式中转变过来,为了使学生能料理和调控自己的生活,并能为他人服务,成为新时代的主人,我校的劳动技术教育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层次地把劳动项目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感到经过努力完全有能力实现目标价值。如七年级做简单的饭菜,八年级修理简单的家用电器等,培养了学生的生存能力。

六、开放性

主要是指劳动技术课时间、空间可以不受限制,为学生能够自主活动创造条件。(1)劳动过程的开放,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际需求,适时调整劳动的过程。(2)劳动空间的开放:根据需要空间可由课内向课外及至校外延伸,即使在课堂上,也可以根据情况打破原由的座次进行各种组合。(3)师生关系的开放:人格上情感和谐、民主平等;角色上形成动态机制,适时转换角色。

基于如此,要处理好劳动技术课中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学习的主动性是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之一,单必须强调这类学习方式是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准备,学习内容的特点以及教师作用的发挥等多种主观因素的制约的。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十分关键,切不可在师生关系方面强调学生中心地位,在教学方面片面夸大主动作业,做和实践以至于将劳动技术课引向纯理想化的极端。要有质量高、效果好的劳动活动,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因此要大力提倡师资,增强师能,挖掘师潜。

教育部劳动技术教育课

中学生劳动技术教育课教案

中学生劳动技术教育课教案常用工具简介

中学生劳动技术教育课教案焊接知识简介

对劳动关系的认识

对教育技术的认识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怎样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

浅谈对《劳动合同法》的认识

劳动技术

《对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几点认识.doc》
对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几点认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