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

2020-03-02 22:52: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贵州省情》第四次作业 调查时间:2011年5月16日 调查地点:清镇市

清镇市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对策清镇市有着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市内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百花湖、东风湖,全市居住有汉、苗、布依、彝、仡佬等3O多个民族,具有生态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品位高雅、组合优良、潜在优势深厚的特点,为我市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业,首先要立足我市实际,努力探索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旅游发展道路。我市独特的自然景观有:

1、美丽如画的“三湖”风景名胜区,其中岛屿星罗棋布,群山挺拔、绿水青山,景色迷人。

2、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清镇有汉、苗、布依、彝、仡佬等3O多个民族,有着浓厚的民族气息,各种民族传统节日几乎是一年四季都有。

3、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仙人洞文化遗扯、梯青塔、马鞍山石刻、白龙洞、盘龙洞、小寨坝群墓址等,都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财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市场竞争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及发展前景。长期以来,我市未能充分发挥这些旅游资源的优势,且缺乏整体统一规划和统筹安排,严重影响了清镇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影响了清镇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她的发展能带动交运、商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其次,要精心培育生态旅游产业链,实现生态旅游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旅游业是产业关连度高、最能推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新兴产业,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业、商业批发零售、社会餐饮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此,要整合旅游资源,推出有我市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探险、步行、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建立优质的旅游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使游客游在清镇、住在清镇、消费在清镇。要坚持旅游与生态环境互动原则,制定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规划,这是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世界旅游组织提出了“可持续旅游”的定义,其基本含义是:“旅游资源和吸引物的开发、使用,不以牺牲我们子孙后代对其利用为代价”。因此,在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业过程中,必须坚持旅游与生态环境良好互动的原则,统筹考虑当地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充分考虑生态资源与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承载能力,防止因短期行为而过度开发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因此,制定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第四,要重视旅游产品的形象设计,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旅游产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体,是一种高层次的产品形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欣赏品位的提高,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就更高。因此,要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业,必须在对旅游产品的形象设计上下功夫,精心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旅游品牌,真正以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中取得优势,使生态旅游业真正成为经久不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旅游产品的类型主要有:观光游览、观赏、漂流、科考、探险、狩猎、垂钓、自助、度假、自行车旅游、滑雪、登山、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根据我市旅游资源优势,可整合资源,确立旅游发展的重点:可把红枫湖作为生态观光游览区、百花湖作为休闲度假区、东风湖作为漂流旅游区、鸭池河及暗流河作为探险、自助旅游区、城镇周边农村发展田园采摘等,推动我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第五,完善优质的旅游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完善优质的服务体系,是一个地区能否吸引旅游者观光渡假的前提;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不仅能吸引旅游者观光度假,还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保障。我市应通过优质服务和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使旅游者了解和认识清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

著名的红枫、百花两大高原大湖,主要水面在清镇市境内,40多年前修建的红枫湖,当时的功能除了发电外,主要解决工农业生产用水问题。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对“环保”、“旅游”这些概念十分生疏,更没有形成这些产业,于是,在美丽的湖光山色周围,先后有十多家污染严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拔地而起,使清镇成为省内首屈一指的电力、化工、冶金、磨料等生产基地。当尘烟升天、污水横流、废气弥漫时,有的人还为这一派工业老景观而沾沾自喜呢。当这些企业又为地方财政税收提供可观的收入后,地方官员不仅不愁发工资等问题,还有大笔资金向上级财政作贡献,所以大污染与大效益使清镇市暂时成了一块怪味的肥肉。随着历史不断翻开新的篇章,红枫、百花两湖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不久,又被列为贵阳市饮水源,省人大为此颁布了两湖保护条例。这样,对环湖企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不少企业又因人所共知的原因,效益逐年下滑,无力进行环保技改,使清镇市财税收入锐减,出现了贫困地区才有的现象。与此同时,许多老板看好两湖环境欲投资办企业,又遇到环保限制不能落户,严重制约了清镇的发展,使该市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老百姓说:清洁能源送外地,污染留给清镇市;清洁水源输贵阳,工业项目难得上;旅游产业省里办,清镇只能搞服务……清镇所作的贡献越来越大,而环保难题却一时困住了清镇人的手脚。在困难面前,清镇人开始了——— 群策群力破解环保难题

“围绕两湖做文章,主攻二产,注入一产,推动三产。”这10多个字,凝聚了清镇人破解环保难题的集体智慧。

围绕两湖做文章。红枫、百花两湖,水面总面积70余平方公里,其中红枫湖占有57平方公里,分别是杭州西湖、昆明滇池的13倍和10倍。过去,大家都盯着水面耗费心思,坐失了不少机遇。如今,当他们把目光移向环保领域,发现是块更加广阔和美丽的发展天地,于是作出新的决定,用好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在退耕还林上做大文章,将环湖陆上建设成为立体生态绿地,改善农村传统田园风光环境,充实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资源,与目前已开发出来的两湖旅游风景点,共同配置成大旅游区,提升旅游规模档次,增强共同市场效应,这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还有希望进一步得到国家和国际环保组织的支持,已经有西湖、滇池等地先例,前景乐观。

主攻二产。必须以环保为前提来发展工业经济,否则就不会有光明的前途。因此,上级对两湖的环保要求,实际上是向清镇人提出了超前发展思路,既是压力,更是动力。他们采取厂地、内外、上下几结合的方式,把污染老企业尽快改造成为环保型工业园区,同时规划环保型新工业园区,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跟上,再加上良好的行政服务措施,吸引投资者到清镇落户办企业,实现国企民企齐发展的主攻目标。 注入一产。清镇农业基础仍很薄弱,库区移民达5万余众,占全省移民数的56%,完全自行安置消化,削减了不少优良的农业生产资料,政府负担非常沉重,使发展农村经济难度增大。只有二产发展起来,才有条件向农村注入劳动力市场,消化农村特别是库区移民富余劳动力;注入农产品市场,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出路;注入政府资金,完成农民单家独户力所不及的公共事业建设,最终实现全面奔小康的目标。 推动三产。第三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最终标志,清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三产后发优势十分明显。由于服务业还比较落后,他们采取走出去取经、请进来指导的办法,结合清镇实际,认真制定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在条件基本成熟地方先建示范项目,推动三产早日与

一、二产业形成互动格局,有效推动全市社会经济尽快驶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最近,当记者踏着新年的阳光再次到清镇采访时,看到了一片令人振奋的新景象——

环保引资乘势而上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清镇人在环保上自我承重的奉献精神,以及围绕环保创大业的举措,得到境内企业的理解支持和上级的关心帮助,省政府针对两湖工业污染先后下达了六批50个限期治理项目,各方投入资金近3亿元,目前多数项目已经完工,每年向两湖减排污水1500多万吨,对改善两湖水质起到重要作用。昔日的污染源如今正在变成座座花园式环保工业园,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前来加盟,为企业资产重组和做大做强打下了新的发展基础。

在市区东北郊毛栗山医药工业园区,已通过国际药品生产质量标准认证的圣威药业,为这片新兴工业园树立了第一块牌子,企业老总是从四川来的投资者,他说走南闯北这么多年,没有享受到像清镇市这样好的政府服务,非常满意,首期工程将于近期投产,再用两年时间建成省内最大的输液产品基地。不远处,其它几家药业正在抓紧施工。市里规划引进10家药业入园,仅这个工业园建成投产后,可为清镇提供1亿元以上的税收。在市区西南郊规划中的猫儿山食品工业园区,以及由10多公里二级油路贯通的站街综合工业园区等地,前往考察的投资者络绎不绝,为办理立项建设手续,市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忙得四处奔走服务,办公室里经常找不到人。

随着首期3万亩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启动,一批无公害的林果场、药园、花圃、蔬菜、鱼类、奶牛等兼具观光旅游功能的示范园区在该市农村纷纷建设起来,其中两湖片区已成为招商引资的热土。特别令人兴奋的是,清镇市与斯洛文尼亚等国合作共建的两湖“绿宝基地”项目即将进入实施阶段,与日本合作的两湖治理环保项目申请已获国家批准,两项目投资有望达20多亿元,将为该市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后劲。

2011春会计专科:金作永 学号:1152001407320

贵州省情

贵州省情

贵州省情

贵州省情

贵州省情

贵州省情

贵州省情

贵州省情

贵州省情

贵州省情

《贵州省情.doc》
贵州省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