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正始年间

2020-03-02 04:44: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司马迁刚直与坚韧。面对残酷的刑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他没有屈服,凭着自己的奇崛神笔,以刚毅之心正直之气写完了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当你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那阴湿的牢狱里,等着最后的决断。你,一个小小史官,没有多少家产,面对这样的牢狱之灾,你只能做出屈辱的选择„„有谁知道那一刻你的内心所滚动的痛苦和无奈,有谁能体会到你内心所翻腾的屈辱和泪水?假如时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诉你一句话: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你,司马迁,就是一个大大的英雄!你以你瘦弱的躯体,铸就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魂魄——屈辱非但没有消灭一个人的人格,反而成就了他的非凡的伟大!

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第一, 笔端常带感情

第二, 多用雅的言语 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遐思空白背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风景旖旎。 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了留一点空白,使人神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壮阔、心潮澎湃的风景绮丽。一片诗词,缠绵悱恻之间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品味空白之后的一声长啸“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一片诗情到碧霄。 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忘了

留一点空白.渲染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蓝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波澜;历史,因你留下了空白,才会有青冢空留,遐思不断。

——2006年高考福建佳作《拣尽空白终见风景》

第三, 精心遣词造句

道家\\\'山水说\\\'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博论,而大海则把水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面对大海,所有的侏儒都成了巨人;面对大海,所有的巨人都成了侏儒。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懂得什么是浩瀚,什么是博爱;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感受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征服;只有面对大海,才能真正领悟什么是人生起伏,什么是潮起潮落„„ 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德]歌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直以来,我只知道对于孔孟之道,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然而何为其糟粕,何为其精华却不甚了了。近期细读了《孔孟语录》,方才了解“孔孟之道”的一些精华。

孔子的不为富贵违仁、从善如流、松柏后凋、身正令行、杀身成仁等思想,孟子的为民父母、推善及人、与民同忧乐、得道多助而失道寡助、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民贵君轻等思想,不但成为家喻户晓的格言和志士仁人的座右铭。今天仍然有很好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

在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重温“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大至国家的治理,没有忧患意识,缺乏战略眼光,这样的国家是难以抗御外敌的,这样的民族是难以立于世界之林的。

十七世纪末期的俄国沙皇,下令所有的贵族子弟必须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到西欧留学,源于他“生于忧患”。在当时的形势下,如果满足于停留在封建农业社会,俄罗斯民族必将落后挨打,他的强制性的近乎野蛮的政策终于赢来俄罗斯帝国的兴旺。日本的“明治维新”,也出于当时统治者的危机感,他们毫不留情地镇压当时的日本农民反抗“义务教育”等一系列举措,得来的是日本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日本民族在十

九、二十世纪的崛起。相反,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醉心于皇宫生活的糜烂生活,得来的却只有“安乐之死”,大清帝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任由西方列强宰割!

今天,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得益于党和国家的

二、三代领导集体的忧患意识和战略眼光,我们韬光养晦,为的是营造和平的氛围,为中华民族的休养生息,为民族的发展强盛争取时间。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了!我国加入WTO了!所有这些,都源于我们深明“生于忧患”。

小至治家以及个人成才,同样印证“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有道是“贫寒励志”,“忧患”生活可以锻炼人的毅力和志气,并使人登上成功之颠,此所谓“生于忧患”,古人“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大量故事无不说明这个道理。相反,象成克杰、胡长青等人,登上领导岗位后,开始讲求享乐,贪污腐化,最后受到法律严惩,就是“死于安乐”的最好例证!

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家,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必须谨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不为富贵违仁

一个对荣华富贵垂涎三尺,不择手段追求享乐的人,一般来说很难保持气节。这是因为这种人意志薄弱,缺少骨气,忍受不了贫穷的生活,容易在困难面前低头,没有以贫为乐的达观精神,面对困境怨天尤人。抱有这种心态的价值观的人,是不会在困境面前保持气节的。反过来,他们更容易在是非困难的考验面前,见利忘义,出卖良心,亵渎正义。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当中确实存在。如陈世美被皇帝女儿所看中,为了得到此等至高无上的荣耀,陈世美故意隐瞒了自己的糠糟之妻秦香莲及膝下子女,擢升为御前附马。后来,秦香莲携儿带女进京寻夫,陈世美为了保住荣华富贵,不仅拒不相认,反而派人追杀,以绝后患。这起灭绝人性的案子,终被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审判清楚,把陈世美送上断头台。从这个充满生活矛盾的历史故事里表现出两种精神,一种是见利忘义的邪恶小人之心态,另一种精神是包拯不畏皇权,为民伸冤的浩然正气。其褒贬,世人自有公论。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有一位武艺盖世、英俊勇猛的虎将叫吕布,其天资极佳。但吕布这个人没有忍受困难的志气,在实惠的诱惑面前,摇摆不定,最终因反复无常的卑鄙人格而被曹操刘备联军所杀。倘若吕布正确发挥自己的天资,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克服困难,也许会建立一番功业。其经验教训,世人应引以为诫。南宋时期奸臣秦桧屈服于金人的淫威利诱,不顾民族利益而卖国的丑恶行径千百年来一直遭人唾弃,而且必将遗臭万年。

那么,有没有在富贵面前不动心的人呢?三国时代,曹操为了笼络英勇善战的关羽,给其名马、重金、美女、高官,但这人最重忠义,不为富贵所动;他“封金挂印”,身在曹营心在汉。其最终“千里走单骑”,寻找回归刘皇叔的义举留传为千古佳话,他的行为成为无数忠义之士效仿的榜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不仅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品格风范,它在一般凡夫俗子的身上照样闪烁着其坚强的光芒。古人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的格言警句。蔡文姬虽为一弱女子,却能留胡十八载之久而终归汉。中英鸦片战争时期,腐朽透顶的满清**被西洋人打得连魂都差点掉了,正当洋人趾高气扬,到处横行霸道时,却被广州三元里平民百姓迎头痛击,抱头鼠窜,跪地求饶,最后求救于清廷,才免遭灭顶之灾。中国古代的圣人贤士非常重视注意平时日常生活中言行举止的修养,以谨慎谦虚勤奋正直的优秀作风养成英勇无畏的浩然正气。正如古圣孔子所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的言论充分

说明了正确对待富贵与贫贱的重大意义,强调保持“安贫乐道”的坚贞气节对品质修养的重要性。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仁的道理是,慎重对待富贵,平静对待贫贱,不被贪欲和厌恶的情绪影响,追求天理。君子之所以称为君子,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正在此处。如果处富贵而有贪心,处贫而有厌恶之心,便是被贪欲和厌恶的情绪所左右,也因此失掉了仁的本性,没有了仁,就失去了君子的本质,不能称为君子了。孔子进一步说:不但处富贵贫贱不能失仁,从自己一个人独处到待人接物,从眼前一时到一辈子,都要心中常有仁心,不敢有一顿饭的功夫背离仁义本心。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仓促应对的时候,也不能忘了心中的信条,君子的心也一样只在仁上。即使颠沛流离的时候,遭遇艰辛困苦,也不能放弃心中的主义,君子的心也一样只在仁上。危急情况,流离之中,是人最痛苦的时刻,如果此时也能坚持为仁,那就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仁中了。

仁这个字,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似乎也有模有样,但是一时一事的仁不是真正的仁。要让仁的思想真正充满内心,而没有其他的夹杂,这样才叫做纯仁。做到纯仁,一切行为就都是内心仁义的流露,即使遇到风霜雨雪,刀兵水火,也不会有丝毫不仁的念头和行为。我们凡人做到这一点很困难,就应该从前一句所说的克制自己的私欲开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观照自己的内心,在惊慌错乱中检验自己的修持,让仁心日益坚固,让不善的夹杂日益减少,这才是修身应该做的。

 诗词精粹

(一)先秦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5满招损,谦受益。 6诗言志,歌永言 。 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8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9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1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1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5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8不以一眚掩大德。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20多行不义,必自毙。 2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22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6言必行,行必果。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0千里之足,始于足下。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3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3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35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36置之死地而后生。 37行百里者,半于九十。3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9穷则独善其身,则兼济天下。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4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5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4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之,金石可镂。 4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4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0天行常有,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二)汉魏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5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5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5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5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57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59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 6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61识时务者为俊杰。 6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3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6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6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6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69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7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唐代

7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7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3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7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7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6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7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8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7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8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8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2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8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84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8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86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荀子•王制篇》中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三)唐初魏征和唐太宗也多次转引这样的观点。见《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四)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相反,如果君主不为民谋生,则是罪人。“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1897年,居里夫人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这个研究课题把她带进了科学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开垦了一片处女地,最终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 , 她是中国青年的一代骄傲,也是残疾人杰出的代表。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典故出自 《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记载的史事是:东汉刘秀登基为皇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第二章 正始诗歌(材料)

第二章 正始诗歌(材料)

正始名士的兴衰_901023

大学生活一年间演讲稿

派出所五年间工作总结

建安风骨和正始诗风(总)

随笔 打工五年间心得体会

空分车间年间总结

建安和正始文学练习题及答案

魏禧

《魏正始年间.doc》
魏正始年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