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期末考资料

2020-03-03 03:10: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语文教学论》

一、填空题

1、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

2、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存在于(中学语文教育)的特定阶段。

3、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是混杂于以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中的。

4、语文教育指的是(汉语文)教育。

5、我国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立始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6、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7、(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8、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就是基于对(语文素养)的认识去确定的。

9、语文课程目标结构中的基础元素是(知识与技能)目标。

10、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主要是通过选文以及(学习活动设计)等去体现。

11、初中学生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12、管理和评价中学语文课程,必须以(中学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为基础。

13、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

14、非智力因素在语文学习中起(意向)作用。

15、语文美育是以展示(课文中的形象)为手段的审美教育。

16、九年义务教育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17、教师的语文考核能力包括指导复习能力、组织考核能力和(评价解释)能力。

18、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中,“精要”是对(教学内容)方面的要求。

19、常规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是:(预习—教读—复习与练习)。

20、话题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写出(与所提供的话题有关的内容)的作文。

21、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修读)的一门课程。

22、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特定对象是(中学语文的课程与教学)。

23、100年前确立的中国近代学制,使语文成为一门具有(独立内容系统)的课程。

24、从“语文”一词的本义可知,语文课就是(语言)课。

25、(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6、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描述的是学生完成中学语文学习任务,接受相关教育后具有的(素养及其表征)。

27、过程与方法是课程目标中最具(动态性)的元素。

28、初中毕业生应当会写汉字(3000)个左右。

29、狭义的语文教材是指(语文教科书)。

30、教材中助读系统的作用是(帮助读者读懂课文)。

31、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具有使用功能、发展功能和(调适)功能。

32、智力因素在语文学习中与(认识活动)相联系。

33、语文情感教育的基础是(借助语言)进行情感表现。

34、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成才,首先要(培养学生成人)。

35、中学阶段学习的语文知识是语文学科中(最基础的部分)。

36、人类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方式和途径是(阅读)。

37、(精读课文)是阅读教学发挥多种功能、实现阅读教学目的最主要的教学环节。

38、“改写”是对原文(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某种改变的作文训练方式。

39、(重复性)是复习的本质特征。

40、语文测试必须以(课程目标)为基准。

41、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学语文教育阶段中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矛盾及其运动)。

42、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中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必修课。

43、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44、探讨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还是应当回到它是(母语教育)这一基本立场上来。

45、学生是在反反复复的(使用语言工具 )的实践中认识这种工具的原理和方法的。

46、中学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言语教养和精神陶冶的功能。

47、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国家对公民(语文素养)的最基本要求。

48、语文属于侧重技能、技巧培养的(应用型)学科。

49、语文教育以(人的全方位发展)为逻辑起点及其归宿。 50、(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51、情感在学生的语文理解过程中具有驱动、调节和(诱导)的作用。

52、(选题方向)是教师进行科研的关键步骤。

53、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中,“好懂”是对(教学措施)方面的要求。

54、阅读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感知认读)。

55、(练习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方式学习与掌握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

56、小说的阅读教学首先是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小说的(体裁特征),获得有关小说的基本知识。

57、进行自由拟题作文训练时,教师关键的是给学生讲清楚(拟题的要求和方法)。

58、狭义的(作文指导)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59、坚持(学生自主)的原则,是开展一切课外语文活动的第一要求。 60、(追忆复习法)是一种利用回忆来复习的方法。

二、改错题

1、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丰富了汉语言文学。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丰富了教育科学。

2、“语文”一名,始用于五四运动。 --“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

3、语文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这是由语文的生动性决定的。 --语文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这是由语文的丰富性决定的。

4、初中阶段作文每学年不少于7次,其他课外练笔不少于1千字。 --初中阶段作文每学年不少于14次,其他课外练笔不少于1万字。

5、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内容具有绝对的稳定性。 --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内容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

6、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功能主要是凭借语文教师得以实现的。 --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功能主要是凭借语文教材得以实现的。

7、从语文教学过程看,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是在两个不同的过程中完成的。 --从语文教学过程看,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完成的。

8、语文考核能力是体现中学语文教师业务能力、教学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 --语文考核能力是体现中学语文教师施教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志。

9、阅读兴趣是达到正确阅读的有效途径。 --阅读方法是达到正确阅读的有效途径。

10、口语交际应当在课堂中专门训练。 --口语交际也应当在课堂中随机训练。

11、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习课本知识。

--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12、练习是语文课本的主体。

--范文(即课文)是语文课本的主体。

13、默读是指字斟句酌、边读边深入思考、理解的阅读方法。 --精读是指字斟句酌、边读边深入思考、理解的阅读方法。

14、提问法是围绕教材或教学内容,就某个问题展开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法是围绕教材或教学内容,就某个问题展开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

15、看图作文是依据提供的书面材料进行书面描述或评价的作文训练方式。 --看图作文是依据提供的图画材料进行书面描述或评价的作文训练方式。

16、作文批改中的改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论和说明。 --作文批改中的批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论和说明。

17、中学阶段的口语交际训练也是从零开始,然后循序渐进地进行的。 --中学阶段的口语交际训练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18、课外语文活动必须加强指导,学生参加什么活动应由教师来安排。 --课外语文活动必须加强指导,学生参加什么活动应由学生自主选择。

19、问题引导法就是教师将事先整理好的复习内容直接向学生进行讲授的方法。 --直接讲授法就是教师将事先整理好的复习内容直接向学生进行讲授的方法。 20、语文测试必须加强终结性评价。 --语文测试必须加强形成性评价。

21、语文教育实际上是关于祖国文学的教育活动。 --语文教育实际上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

22、在中学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发挥着动力与协调的作用。 --在中学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发挥着导向和规范的作用。

23、初中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各自独立的。 --初中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24、语文学科的理性教育内容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语文教学应当像政治课教学那样比较客观地传授理论性的知识。

--语文学科的理性教育内容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像政治课教学那样比较客观地传授理论性的知识。

25、教材的分散性与系统性是课文教学的特点。

--教材的分散性与系统性是课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

26、速读是指有目的、有重点、有取舍的一种阅读方式。 --略读是指有目的、有重点、有取舍的一种阅读方式。

27、记叙文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文体。 --应用文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文体。

28、命题作文是一种自由度比较大的作文练习方式。 --话题作文是一种自由度比较大的作文练习方式。

29、朗读只是一种阅读训练。

--朗读是一种阅读训练,也是一种说的训练。 30、语文测试必须重视定量分析。

--语文测试必须重视定性分析。

三、简答题

1、确立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答: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学阶段的教育目的;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2、中学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作用是什么?

答: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中学语文课程管理及评价的基础。

3、语文美育有什么特点?

答:形象生动性;情感愉悦性;个性鲜明性;和谐统一性。

4、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是什么?

答:开发智力,发展思维,提高理解事物、认识世界的能力;获得综合文化素养,丰富个人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丰富积累,形成良好预感,获得语言文字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

5、作文命题要注意什么?

答:命题的计划性;命题的切合性;命题的新颖性;命题的启发性。

6、学生听话习惯的培养应注意什么?

答:认真地听,明宗旨;冷静地听,明是非;细心地听,记要点;虚心地听,作对照;耐心地听,重细节;用心地听,品滋味。

7、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何在?

答:丰富了教育科学;是中学语文课程及其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是中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必修课程。

8、语文德育的内容包括什么? 答: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优良的政治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9、中学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什么?

答:语言学知识;文字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艺学知识。

10、中学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培养阅读兴趣;传授阅读知识;传习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11、口语交际训练方案的编写包括什么?

答:设计训练标题;明确活动目的;确定训练的方式方法;合理安排训练程序;选择适当的活动器材。

12、复习课的基本结构包含哪些环节?

答:布置任务;展开复习;归纳整理;巩固提高。

13、中学语文课程目标具有什么意义? 答:是编制中学语文课程的依据;是中学语文课程实施的依据;是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依据。

14、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答:教材的分散性与系统性;教学的随机性与专门性;学生的模仿性与实践性。

15、记叙文的教学主要教什么?

答: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一般记叙文的知识;其次,领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和社会历史价值;第三,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生活,思索人生,探求真理;第四,引导学生借鉴记叙方法,培养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16、从操作的行为层面来划分作文训练的序列,主要有什么? 答:从说到写;从述到作;从仿到创;从放到收;从部分到整体。

17、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语文知识教养;语文能力培养;学生智慧开发;品德观念影响;审美情操陶冶;非智力心理品质培养。

18、语文测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定性分析;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答:①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交际是语言的特定功能;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中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②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人类的文化成果之一;语文不仅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而且又是承载人类文化的一种工具;③语文课程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的特质决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统一的;从客观上说,语言的形式与内涵是同一个整体中的两个元素;从主观上说,语言教育要追求从掌握工具到人文陶冶的整体目标。

2、如何理解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意义?

答:①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际的应用和操作;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时代发展的信息。②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可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个性需要;可引导和培养学生个人的专业特长。③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课外活动能给学生更多的创造机会;现代语文教学已把课外活动视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如何理解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

答: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包括三个维度:①知识和能力。知识和能力目标是整个目标结构的基础元素;知识方面,一般包括语文学科知识和其他科学文化知识;能力方面,一般包括听说读写和其他智力技能。②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是课程目标中最具动态性的元素;与掌握知识相比,掌握方法更具有积极而广阔的意义;掌握过程,实际上是要掌握这一动态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不仅要掌握言语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还要掌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和方法。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对人格人品的一个概括性定义;教育从来就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的活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绝对的人格导向性,因而是最重要的目标元素;中学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必然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4、如何理解语文教师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 答:语文教师的良好心理品质应当是:①认知方面: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分配注意力;较强的记忆力;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力。②情感方面:积极乐观的心境;博大无私的爱;较强的情感自控力;③意志方面:较强的自制力;不屈不挠的坚定性。

5、如何理解语文德育的特点?

答:①情与理的结合:语文学科的德育是情感熏陶和观念教育并存,两者有机结合的;德育的本质是一种理性教育,它要求建立在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语文教学注重理性教育和情感教育结合,寓教于乐,融情入理,达到启发人、教育人的目的。②德育内容的明朗性与隐蔽性:明朗性指文章的主题是明显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是直接的;隐蔽性指语文中的德育内容不是明显表露在文字上,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

五、分析题

1、阅读《行道树》课堂教学实录,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答:学习行道树的奉献精神;掌握朗读的基本要求。 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各是什么?

答:重点是认识行道树的象征意义;难点是弄清牺牲的真正价值。 ③本节课突出表现了教师哪方面的素养? 答:教师的启发引导合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

2.阅读《冬天之美》课堂教学实录,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答: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学习比较阅读。 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各是什么?

答:重点是理解关于美的描写;难点是理解人的感情。 ②本节课突出表现了教师哪方面的素养? 答: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的能力。

3.以下是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中表述语文课程性质的文段,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⑴如何理解此文段中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

答:语文是工具和人文的组成部分,也是因此,语文才具有人文性,同时也具有工具性,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交集就是语文的特点。明显的逻辑关系:因果顺序。

⑵联系实际,谈谈语文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答: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标中运用的是“统一”而非“结合”.这是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是呀,回顾我们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体现工具特点的是结构、语言及技巧,体现人文特点的是内容,主旨。有的文章语言隽永,有的文章内容深邃,前者可侧重于工具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后者可侧重于人文性,谈谈内涵的丰富。如《普罗米修斯》一课,老师就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引导学生跨越时空,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让心与心慢慢地贴近在一起,尽而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伟大,神话的无穷魅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二、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所有这些唯读为重。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因为任何文章都由其内容决定了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桂林山水》是赞美、惊叹、欣赏,《十里长街送总理》则是沉痛、追思、怀念,《泼水节》是欢乐、喜庆、幸福,《匆匆》则是惋惜、追悔、自责,等等。)如果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就会读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会背离了文章的基本情感。 其次,教师要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要长文短教,抓住重点段落,找准生发感受的语言点,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抓住这个语言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教师以“中华不振”贯穿课堂,抓住描写租界不公的段落,来感悟文本,既进行读写训练,又激发了学生爱国、报国之情。

三、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明显带有“文化霸权主义”和“知识权威主义”特征,忽视儿童各种学习权利,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让学生跟着自己走,想自己之所想、答自己之所问。导致课堂上师问生答、师讲生记、师令生从,师生关系畸形异化,课堂活动匮乏,学生智慧与个性压抑乃至衰减。 这些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因此,我们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即:要把课堂教学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点上,这就是要以生为本,始终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本真。 《课标》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简单一点,这句话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而支老师这堂课的教学,充分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完全达到了这一要求。而且,笔者认为,这也是支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这看起来是在进行工具性的训练(如果硬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分开来说),但学生在一次比一次读得更好的同时,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阐发和接受了所读文章的人文因素。”这一论断的自我实践。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牢记课标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教师必须还原语文的本来面目,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重新走上朴实、扎实、真实的轨道上,在继承传统时,也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就如我们今天观摩到的《最后一头战象》。课堂开始让学生读完课文概括文章内容时,他教给学生遇到长的文章,可以抓住主要事件概括文章内容。当学到“披挂象鞍”一段时,他先让学生读文,找一找哪个词语最能表达嘎唆对象鞍的情感,当学生找到“泪光闪闪”“摩挲”等词时,老师告诉学生这是对嘎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这是教给了学生写作方法。接着,老师又让学生想象嘎唆见到象鞍时,会想到什么?然后板书;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这样就读懂了嘎唆的心,运用这样的方法,带着你们的激动来读,这是训练了学生读书的方法。可以说整节课,老师都用这种训练意识来引导学生,犹如天街小雨般的感觉。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减少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阅读下列文段,从画横线的文字中概括出两个主要信息点,并就其分别简述自己的认识。 “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故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第138页。 答:简述:横线部分的2个意思:

1:语文是分书面语和口语。口语就是“语”,书面语就是“文”。合起来就是语文。语言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的,但是我们在认识其重要性方面。必须要客观的对待。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采用其不同的语体形式。 2:“语”和“文”在实际学习、生活要放在同一高度上,给予近乎相等的重视。充分认识语和文的关系对学习语言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只学书面语,不练习听说,到一定阶段也会对书面语的学习有消极的影响。

语文教学论考试资料

语文期末考作文

初一语文期末考

化学教学论资料

语文教学论

语文教学论

语文教学论

语文期末考试加答案

云南省毛概期末考试考资料

地理教学论期末资料

《《语文教学论》期末考资料.doc》
《语文教学论》期末考资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