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公开课教案

2020-03-02 08:40: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你的名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本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意象,解读诗歌的技能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所展现的美好真挚的感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情”主题自古以来都是诗歌吟咏的重点内容之一,同学们曾经听过哪些和爱情有关的诗呢?(学生集体回答)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很有新意的爱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赞美爱人的美貌与品德,没有描述恋爱时的甜蜜与焦灼,也没有吟咏爱情的崇高与坚贞,甚至没有出现一个“爱”字。但是,诗人却把对爱人的感情表现得如此清透彻底,它就是台湾的著名作家纪弦,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你的名字》。请同学们翻开教材。

(二)作者简介

纪弦:出生于河北清苑,原名路逾,笔名路易士,祖籍陕西。 他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也颇有建树,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

他的诗歌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极富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

本诗作于1952年。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全诗的构思中心和中心意象是什么? 明确:中心意象是“你的名字”,即恋人的名字。 2.学生朗读竞赛

学生活动:学生自选背景音乐配乐朗诵,学生投票评出最优者。 教师活动:教师做最后点评,分析诗歌朗诵时的注意事项。

明确:本诗是一首爱情诗,诗歌以“爱人的名字”为吟咏的中心内容,表现出的是诗人对爱人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情,所以我们在朗诵的时候,要语气要轻柔,语速要缓慢,朗诵的过程中语调要高低起伏,体现出诗人情感的升华。但是最后一句的语气要轻,因为有七个“轻”字,体现出诗人不愿惊动爱人的那种小心呵护的感情。

(四)再读诗歌,探究诗歌技巧

1.学生齐读,思考并探究问题

问题①:为了表现自己炽烈的爱情,诗人采取了什么手法?

明确:为表现对恋人刻骨铭心、难舍难分、念念不忘的缠绵之情,作者采取了复沓回

1 环的手段。这首诗将“唤你的名字”作为引子与收束,由实至虚,由醒入梦,浓墨重彩地描绘诗人的梦境。在一首十八行的小诗中连用十五个“你的名字”,首尾两段的重复呼应与大回环,二节与三节之间的近距回环,四节与二节之间的远距回环,使回环成为压倒之势,也可谓“前所未有”,这种手法把缠绵的情思传达得淋漓尽致,不着一个“爱”字,痴爱之情却溢满字里行间,多情又别致,外在诗美与内情运动状态的同构堪称一绝。

问题②:不难看出,本诗多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请同学们分析本诗比喻手法的特点。 明确:诗人先后用了七个比喻和三个排句来表达自己一泻千里的感情。“你的名字”本是抽象的,将如日、如星、如灯、如钻石、如闪电、如缤纷的火花、如原始森林的燃烧这七个比喻与“你的名字”叠印,你的名字也就幻化成具体的形象,即“发光的名字”。具体地表现出爱人的名字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抒发内心抒发无尽的真挚情感。

问题③:试分析本诗动词的使用。

明确:在表现爱人名字的态度上,这里连用了五个动词:“唤”“写”“画”“梦”“刻”,由浅入深、有层次地表达了对爱人的炽烈情感。呼唤爱人的名字又未免太单调了,须“写”爱人的名字,“画”爱人的名字。试想,诗人远离爱人、伏案疾书,在纸上“写”满、“画”满了爱人的名字,他在写名字之时,爱人的形象尽在心底,这该是怎样一种相思的境界!日有所思,必夜有所梦。于是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力,说“梦见的是你发光的名字”。诗的第三节实际是将梦境深化。爱人的名字既然发光,又是如何发光的呢?诗人用了四个排比句,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把爱人发光的名字比做太阳、星星、灯光、钻石、火花、闪电,比做原始森林的燃烧。然而,“唤”“写”“画”“梦”毕竟平面而且虚幻,诗人乃更进一步,由虚入实,开始“刻”爱人的名字!刻在哪儿好呢?只有“刻你的名字在树上。/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这真是神来之笔!人们常说:生命之树常青!把爱人的名字刻在其上,寓意这份爱情与生命共同成长,永不凋零。

问题④:试赏析本诗中“轻”字的妙用。 明确:“轻”字在诗中出现了11次,“你的名字”出现了15次,可以说“轻”字与“你的名字”在诗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几乎每行诗均出现“你的名字”,是为了一再表现强烈的感情。整首诗五节,只有第一节与最后一节(第五节)出现“轻”字,这就形成首尾照应的特点。诗中三处出现“轻”字,即“最轻最轻的”“轻轻地”与“轻轻轻轻轻轻轻地”,意思相近而有变化,“轻轻轻轻轻轻轻地”是叠字“轻轻地”延伸与发展,又是“最轻最轻的”具体化。很生动地表现恋爱中的人内心的缠绵之情,很有个性。这也许是抒情主人公性格所致,也许是对爱情的最轻柔的呵护,也许永远是一个谜,别人无从揣测。

问题⑤:都说《你的名字》是一首奇绝的爱情诗,请问它具体“奇”在哪里? 明确:

一奇:奇行至痴。从唤,到写,到画,到梦,到最后的刻,真是痴情人做痴情事! 二奇:奇想至痴。这是最大的亮点。名字刻于生命树,跟着树长大。

三奇:奇言至痴。最后一句。七个“轻”排列在一起,完全打破语言常规,甚至有些疯癫之象,却表达了不可穷尽的痴情!

2 2.教师总结。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五)课堂小结:

纪弦创造性地以恋人的“名字”作为全诗的构思中心和中心意象,并以色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的比喻,围绕中心完成全诗的意象结构,像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完成一幅得意的蓝图。全诗虽然不讲究脚韵,但它却追求圆顺而流畅、优美而动听的旋律,宛如一阕悦耳清心的轻音乐。有了多变化而求统一的复沓与回环,我们读这首诗,就犹如聆听着一首深情曼妙的谣曲。

(六)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

试对比鉴赏《神女峰》、《预言》,分析其抒情手法的异同。

提示:可从表达技巧、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鉴赏。

3

《你叫什么名字》公开课教案

《你的名字叫什么》教案

《同一个名字》公开课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第一课《你叫什么名字》教案

你的名字_教学设计_教案

《你的名字叫什么》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你的名字叫什么

《 献你一束花》公开课教案

名字教案

《你的名字。》——观后感

《《你的名字》公开课教案.doc》
《你的名字》公开课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