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主义论文

2020-03-02 12:42: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成长的指导意义

赵丹军刘圆圆

摘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对竞争激烈、思想多元、不断变革的社会宏观形势。如何成才及成怎样的人才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本文的研究方向。而科学发展观恰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境界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发展观。希望通过本文(对“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成长的指导意义”研究)能是当代大学生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

正文:科学发展观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始终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学生应从历史与现状两个方面了解国情,坚持的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注重养成科学思维方式,树立科学消费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让青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一 关注自身发展

科学发展观知道我们要特别关注自身的发展,激励我们成长成才。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他们不仅要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智力聪颖、心理稳定、体魄强健,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健全的个性与人格、高度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所以大学生在享有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和拥有较为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因此要始终关注自己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否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力,是否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是否锻炼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只有实现了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把握机遇,创造业绩。

二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人的发展是一个各种因素相互影响、不断变化但又按一定规律的长期的成长过程,要努力克服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孤立、片面甚至极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要经常面对若干有关社会以及学校改革发展、教育教学、后勤服务。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如何看待和认识这些问题,就需要具备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普遍联系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理想、全面地认识和分析。当代中国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各种思潮和行为模式层出不穷,并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迅速传播各种社会现象。随着媒体的多元化,信息来源越发多元化,信息内容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也参差不齐。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如果缺乏必要的思考,盲目地加以附和,势必会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大学生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和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意识,对于各种文体要以科学的精神,探求真知,全面、立体、辩证地认识和分析。

三坚持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提醒我们要坚持统筹兼顾,注意正确把握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若干关系。一是要把握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大学生一方面要学会关心他人、社会,把自己融入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人民、国家的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社会利益,提升人身境界;另一方面,又要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个性,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和价值,去创造丰富多彩的、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把聪明才智和潜能发挥出来,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发展。二是要把握好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业务素质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将金钱,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奋斗的目标,失去行为正确规范。”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精神,但只有用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一个人政治素质差,缺少人文精神,及时掌握了高技术,也可能无异于社会,也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大学生要注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改变德育与其他教育分割、分裂的观念,要做到相互渗透、协调一体。大学生尤其是要求进步的同学要不断增强对党的信任感,对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弘扬者,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三是要把握好素质、能力和思想境界的关系。努力使自己成为“品学兼优、才敢卓越、胸怀宽广”的大学生。品学兼优是根本,才能卓越是能力,胸怀宽广是境界。大学生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掌握探索发现真理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把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能力,进而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提高素质、锻炼能力。四是要把握好生理与心理的关系。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自尊、独立、平等、自信、自强、自制、自律、坚强、宽容、乐观等良好心理品质以及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大学生既要科学的生活、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又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

四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我们的时代里,许多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情,给人们带来深深地感动。这些平凡的事迹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迪:如果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立足本职工作,从小事做起,知荣明耻,团结互助,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华为内在追求和自觉行动,整个社会将会显示出良好的道德风尚。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

五正确看待就业与择业

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至关重要。一是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结合实际,八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积极要祖国最需要的基层、西部去,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要先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二是要有竞争意识。就业本身就是一种激烈的竞争,面对就业竞争的现实,毕业生应当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状况,敢于竞争,树立“爱萍才会赢”的观念,做好多方面的竞争准备。平时要培养雄厚的竞争实力,并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把握机会。三是要有创业意识。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帮助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学生要勇于创业,要有创业意识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具备创业的能力,创业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创业之路,关键是能否具备发现机会的慧眼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创业拥有一定的创业知识是必要的,但真正的创业能力实在书本上学不会的,它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构成自我素质的组成部分。

结束语: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及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大学生,在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及内涵后,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及世界做出伟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中国经济出版社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国文献出版社

青年马克思主义论文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论文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论文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结业论文

第二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结业论文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结业论文

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心得

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心得

青年马克思主义思想汇报

马克思主义论文

《青年马克思主义论文.doc》
青年马克思主义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