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

2020-03-02 12:02: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句军事思想概述: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按照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阶级和国家进行区分,军事思想可分别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军事思想,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中国和外国的军事思想等。

什么是战争?

克劳塞维茨: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毛泽东: 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起源)以来就开始了,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本质)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军事思想的特点:

1、实践性军事思想来源于军事实践,又对军事实践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并在军事实践中受到检验、得到发展。

2、鲜明的阶级性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是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物,阶级社会的战争是私有制和阶级的伴随物。

3、强烈的时代性农牧时代:金属兵器

工场手工业时代:火药兵器

大工业时代:机械化装备

信息时代:信息化武器

4.明显的继承性军事思想是在继承与发展的辩证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所谓继承,是指对传统的军事思想和军事遗产中具有普遍真理意义的原理、原则及宝贵经验的保留和借鉴。

夏商周时期战争特点

第一阶段(夏朝和商迁殷之前)

青铜兵器开始出现

有了简单的训练制度,出现了专门训练贵族的学校

兵器平时集中存放于王室仓库

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争形式(如鸣条之战、牧野之战等)

第二阶段(殷商和西周时期) 建立了常备军队

提高了兵器质量

作战中以车战为核心

战术技术有所发展

上层社会中逐渐形成尚武的习俗

作战方式是集团列阵正面冲杀

《孙子兵法》共13篇,6100余字。中国古代最著名兵书,被世界公认为最早的“兵学圣典”

近代军事思想: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

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12岁入伍,19岁进入柏林军官学校学习。26岁参加第四次反法联盟,战败被俘。30岁入普军总参谋部工作,不久任军校教官。38岁调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开始写作《战争论》,历时12年。1831年,

书未完成,死于瘟疫,遗稿由其妻整理出版。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观点:尽管《战争论》是一部未完之作,但是因为克劳塞维茨运用古典哲学的辨证法考察战争问题,因而触发了一些“革命性性的战争理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没有目的的手段永远是不可想象的。”“政治贯穿在整个战争行为中,在战争中起作用的各种力量所允许的范围内对战争不断发生影响。”“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这两种企图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是同一意图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军队的武德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数量上的优势不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战略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光辉的战例是最好的老师。”

亨利·安托万·若米尼,曾供职于拿破仑的司令部,多次参加拿破仑的战争。他担任过俄皇军事战略顾问近20年,被授予步兵上将军衔。他对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深有研究,发表过大量军事著作,影响较大。代表作为《战争艺术概论》

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安纳被利斯海校。在海军服役的前26年,随舰周游,海上实践经验丰富。随后,任海军学院讲师,专门讲授海军史和海军战略。次年任院长,后参加美西战争。1906年美国会通过特别法案,给他晋升少将军衔。

1890年《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马汉是历史上将海洋和海军的作用地位提高到全球战略的高度加以分析,提出著名海权理论的第一人,同时也是将国际政治、国家政策与海上战争结合起来研究,是创立海军战略理论的第一人。

富勒在坦克投入使用后,就敏锐地注意到汽车、坦克、飞机、毒气等现代武器的出现对战争的影响,他强调炮兵、装甲部队、工程兵、飞机、毒剂等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建立高度机械化小型化部队的设想。代表作为《装甲战》。

朱里奥·杜黑,系统制空权理论首创人。1921年至1930年期间,杜黑发表许多论述空军作战思想的论文。后来,其中的几篇重要文章被汇编成《制空权》一书,成为空权论的代表作。

工业革命后:

卑 斯

麦: 铁血政策

山县有明: 中、朝为日本的利益线

汉: 海权论

一战 :

金 德:大陆心脏论

鲁登道夫:总体战理论

德 安:闪击战理论

二战:

联盟战争、火箭核战略、

重点准备核威慑条件下的常规战争、

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主要代表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自由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并开始走向反动的时代,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列宁生活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他们坚持唯物论,以唯物辩证法研究军事,吸收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有益成分,因而能对战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深刻认识。

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认为战争和军事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消灭而消亡; 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要反对非正义战争,拥护正义战争; 在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是战争根源;

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

应组织城市工人武装起义为中心,先占领城市,夺取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都必须要有自己的新型的军队;

无产阶级代表人民利益,有能力有条件把人民武装起来实行人民战争,并强调军队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引起战略战术的变革;

战争的奥妙在于集中兵力,主张积极防御、主动进攻,慎重决战,灵活机动。

古田会议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它所确定的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

古田会议意义:古田会议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它所确定的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四个基本特征: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揭示的无产阶级革命之道路是:A、无产阶级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才能夺取政权。B、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同时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路应是先城市后农村

列宁实践的无产阶级夺权之道路是:A、坚决使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B、在夺权中先夺取城市再占领农村。 C、无产阶级革命可以而且一定能够在一个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

列宁实践成功发动十月革命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毛泽东寻找到的中国革命之道路是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B、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越深反抗越厉害。C、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毛泽东领导我军进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边境和疆的自卫反击作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1.创新性: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2.实践性: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3.代表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4.重要性: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 在革命的紧急关头,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放弃向湘西进军计划,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进军。 1935年1月,到达黔北重镇遵义,并在1月1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解决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会议批评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的错误,通过了决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随后根据会议精神,常委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 在行军途中,又组成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毛泽东的战争观: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革命战争是中国革命必由之路革命战争是把世界转到新时代的桥梁

毛泽东战争方法论:

1、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 战争规律——这是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2、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要求比较地少打败仗。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二者之间好好地符合起来。那就是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

3、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

4、关照全局,把握关节 :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

人民军队的性质与宗旨:性质: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宗旨:紧紧地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人民战争的含义: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基础: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

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党领导下统一战线 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 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 人民战争的斗争形式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歼灭战是基本的作战方针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三种作战形式密切配合并适时转换(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是: ①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②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③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④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 ⑤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⑥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⑦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⑧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⑨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⑩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是根据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在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后不久提出的,集中地体现了建立在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基础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是人民解放军彻底打败国民党军队的主要方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十大军事原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核心是强调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围绕这个核心,毛泽东就作战方针、歼击目标、作战形式、作战方法、作战准备、战斗作风及补充休整等方面的问题,规定了明确的指导原则。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坚持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针。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依据和指针,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此基础上有继承和发展。

坚持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导地位,加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落实。尤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重大决策;

2、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治军的特点和规律;

3、教育好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负有重大的历史责任。

二、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按照总体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质量。江泽民任军委主席以后,将邓小平提出的“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总目标进一步的具体化,明确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五句话总要求。

三、加强国防建设,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防现代化道路。一方面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也不能脱离我国基本国情,必须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防现代化道路。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

1、从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军队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2、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要协调发展;军队要担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稳定的历史责任。

四、适应国家安全需要,确定新时期军事战略。根据世界军事斗争格局的变化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要求,把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同当代军事斗争的最新发展趋势结合起来,明确提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要从一般条件下的常规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而且进一步提出军队建设必须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战略思想。

五、确立科技强军方针,提高军队和国防现代化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军队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动力。军队和国防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和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我们才能顺利实施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我们要加快发展国防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军武器装备的高科技水平。要在人才培养、“科技练兵”、编制体制和后勤技术保障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军队科技水平。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指导意义:

1、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根本的建军原则,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总要求江泽民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性的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军队建设“五句话”总要求。

2、确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3、理顺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国际军事局势和台海形势的特别关注点:

1、以新军事变革为核心的国际军事竞争进一步趋强

2、美国军事战略部署调整完成法规性程序,对中国在内的大国进行接触的同时,日益呈现预防性合围的态势

3、美日安保体制在重构中超越双边安全保障范围,公开向干预中国内政的方向转变

4、日本在战后隐忍与蛰伏半个世纪后进入历史上新的躁动期,日本右翼政客的军国主义思维已成为影响未来东亚安全不容忽视的消极因素

5、空间领域的竞争加剧,空间军事化与非军事化正处于十字路口

6、台军加快扩军备战步伐

7、国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进程。新世纪新阶段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实现由半机械化、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跨越式发展。

2、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肩负新的历史使命“三个提供、一个发挥”: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为拓展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3、重新确定军事训练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4、强调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和战斗力

5、以自主创新精神推动军队改革发展

6、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为党的三代领导人军事思想体系增加了新内容。

2、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新理论。

3、为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开辟了新途径。

4、为加快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供了思想武器。

5、为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提供了重要保证。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将我军职能任务形象地概括为“战斗队、工作队、

生产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要求我军担负起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神圣职责。随着形势的发展,江泽民进一步提出军队要“为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中国周边不稳定因素: 第一个是朝鲜半岛问题,在金正恩接班直到他能稳定掌握住全国局势之前,朝鲜政权内部的不确定性尤其值得重视,再加上美日韩有意在一边煽风点火,哪怕造不成大的骚乱只是政局不稳就能牵扯住中国很大的精力,如果发生骚乱…………结局对中国而言会很糟的。

第二个自然是台海问题。就目前而言台海方面的问题还是掩藏在水面之下,但台海问题对中国而言一直是如鲠在喉,是不是的刺你一下,而中共还不想妄动刀兵。

第三是中日东海问题。中日间的东海问题不仅仅是钓鱼岛的问题,事实上钓鱼岛已经成为日本的领土,起码我们不指望中国政府的抗议能收回钓鱼岛。在中国政府一再的退让下,哪怕是处于所谓的中日中间线中方一侧的春晓油气田的开发都受到日本的骚扰。恩,或许我门可以继续退下去,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呢,一步步退让给他们怎么着也得几十年,那时候现在的当权者早翘辫子了,他们哪会管身后事?

第四是南海问题。在所有的问题中以南海问题形势最为严峻,一方面是越南菲律宾反复打中国的脸,一方面是中共惘置渔民利益及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一味妥协。在美国重返亚太之前的最佳时机里当权者的妥协痛失了解决南海问题的最佳时机。而现如今南海问题愈加国际化,美日韩印都要插上一脚。当然如果中共继续秉持妥协主义也没啥,反正被几个小国打脸也不是一两次了,说不定人家习惯了呢。当然南海问题一旦失势,中国将彻底与海洋无缘,再无角逐世界强国的资格。

第五个是中印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印不处于同一层次,中国从不曾将印度当做值得正视的对手,就如同美国不曾将我们看做同一层次的对手一样。中印间的问题不大,只要中国不是四面楚歌风雨飘摇之际,印度不会忘自动手。当然,中国若是疲弱不堪印度肯定毫不犹豫扑上来撕下几块肥肉。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doc》
军事理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