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0-03-02 19:40: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论未成年人教育失当问题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肖家乡第二中学 原景富

近年来,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滑坡、道德文化危机、心理失衡、违法犯罪突出。据有关调查、统计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向低龄发展的趋势,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未成年人的犯罪,有呈智能、团伙性的趋势。据统计,在犯罪案件当中,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占80%,其中30%属于性犯罪。这么高的比例绝不是偶然,我认为这是长期以来教育失当的恶性积累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谓教育失当就是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机构、教育场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各种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导致其整体素质下降的诸多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作用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上,必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因此这些毒素集中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

一、教育失当的主要表现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国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依然很严重。

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意识向低层次发展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由于旧的社会体制观念遭受到市场经济和西方道德观念的冲击,而新的社会体制观念尚处于不断修正完善尚未完全确立的过程之中,社会意识形态暴露出诸多问题,教育问题也不例外,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意识更具有代表性。

①道德情感、道德境界偏低。大多数未成年人把个人的体验和感受置于首位,90%以上的学生认为个人利益得失比集体、社会的利益更重要,这正是个体道德情感、自私自利境界的真实写照。由此,他们普遍追求个人奋斗和及时享乐心理,,而其奋斗目标基本上是属于生理需求的低级理想,最突出的表现是“早恋”、“恋黄”风盛,“高消费”、“比阔气”等现象严重。

②道德行为、道德价值偏颇。道德的根源和基础在经济关系。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人们的道德,道德的内容实质就是不同利益关系的调整问题。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拜金主义十分严重,繁荣的文艺节目下,武打片、枪战片、罪恶片十分耀眼。在其影响下,未成年人的重金钱、讲享乐、重义气、讲哥们等现象十分普遍。他们的道德行为、道德价值明显具有庸俗化,他们的荣与辱、善与恶等有着一定程度的倒置。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出现严重危机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破坏性和劣根影响力极大,尤其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尤为突出。

引言

职业规划引言

毕业引言

引言 前言

引言[材料]

毕业论文引言

引言部分

策划书引言

活动引言

引言写作要点

《引言.doc》
引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