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

2020-03-03 17:01: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山中访友》

一、说教材:《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奇特,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法:这是一篇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字优美的散文,传统的分析教学法会影响整体的韵味和优美的意境。因此我采用表情朗读法、联想想象法与仿写写作训练,让学生在朗读想象中去体会文中的优美意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与写作能力。

三、说目标:

1、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材料,熟练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节课生字新词

3、体会作者把进山看风景写成“山中访友”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四、说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好地方。大家认真听一听,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音响放出一段描写山谷情境的纯净音乐,学生闭目欣赏纯粹的流水声,鸟鸣声,进入情境,由此导入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

2、检查字词,疏通课文。由学生自己找出难读难认难懂的字词,再幻灯出示重点字词。

3、放配乐课文朗读,再一次让学生走入课文的情境,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指导 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听读前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

三、品读感悟(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2)、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第一个问题的设置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这样既为后面的问题做铺垫,也让学生的回答更加富有生趣。

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我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的同时,一边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感情。我将描写古桥段落,作为指导的范例。描写古桥那一段,作者构思巧妙,不是直接描写古桥的,而是采用了人称转换的方式来写的,好象直接与古桥对话。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特点,我就将这一段直接改成对话体,然后指明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人称转换是有利于感情的直接抒发,显得更加的亲切和自然,就像是与一个老朋友面对面的交谈一样。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这一段。

四、合作探究,积累感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优美的段落或句子,互相朗读,摘抄在摘抄本上。

2、情境想象,拓展延伸。

放音乐,学生闭目想象课文情境,感受大自然的美。让学生放飞心灵,与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对话;让学生成为一株株苍天大树、一朵朵山涧小花,一只只飞翔的小鸟,一条条活泼的小鱼„„共同营造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口头仿写片段与口头想象作文)

五、总结

大自然是美好的,我们应该要关心她、爱护她,她也会 关心我们、庇护我们,因为我们是朋友,恰如《山中访友》中所描绘的一样。

六、布置作业

到自然中去放飞心灵,与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对话,你会发现生活中又多了一个好朋友,以“我有一个朋友”为题,向大介绍一两个你自然界的朋友,说清楚以她为朋友的原因。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doc》
山中访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