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经另总结

2020-03-03 17:58: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名词解释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戈森第一定律)理解:增加效用递减,减少效用递增。

2交易成本: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

3需求的价格弹性ed: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该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4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5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6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7价格歧视:厂商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顾客制定不同的价格,即以不同的价格来销售同一种产品。

8洛伦兹曲线: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公平

9凯恩斯定律: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10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11公共物品: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 12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13索洛剩余:索洛剩余是指除劳动和资本投资贡献外,由综合要素生产率带来的产出的增长.14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15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各种行动。

16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7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18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技术和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工作所需要技能或工作地域变化所带来的失业。

19货币幻觉: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

20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种预期收益率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之本

简答

(一)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P38

1、商品的可替代性。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2.平均成本AC曲线、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和边际成本MC曲线之间的关系(重点)

E点:MC=AVC时,AVC最小值

F点:MC=AC时,AC最小值

AVC曲线和MC曲线的交点E的出现一定早于AC曲线和MC曲线的交点F,且位置低于F点。

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

①总产量TPL与边际产量MPL之间的关系

因为:每一个劳动投入量L上的边际产量值MPL就是相应的总产量曲线TPL的斜率,即过该点切线的斜率。

关系:MPL曲线的零值点和TPL曲线的最大值点是相互对应的

MPL曲线的最大值点和TPL曲线的拐点是相互对应的 即: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点。 ②总产量TPL与平均产量APL之间的关系

因为:每一个劳动投入量L上的平均产量值APL就是连接相应总产量曲线TPL该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即过该点射线的斜率。

关系:APL曲线的最大值点和TPL曲线上点和原点连线斜率的最大值点(连线最陡峭的点)是相互对应的。 ③平均产量APL与边际产量MPL之间的关系 关系:当APL

当APL>MPL时,APL曲线是下降的;

当APL=MPL时,APL曲线达到极大值。

即:两条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而此劳动投入量下的总产量上的点的切线和射线的斜率相等。 P107 4.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简答题都是要点加画图单解析4分

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着和卖着

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 三.所有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四.信息是完全的 5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

6 再简1不完全竞争--1.政策定价,取代市场定价。2.出台反垄断法。 2外部影响--1使用税收和津贴 2使用企业合并方法 3使用规定财产权的方法

3公共物品--依靠市场和非市场的集体决策两种方式

6.不完全信息--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

1.无差异曲线特征

答:⑴ 在同一坐标图中,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⑵ 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永不相交。 ⑶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斜率为负且递减)。

7.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建造新厂房、购买新机器设备等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购买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才算投资活动。

8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有哪些?(红色的都是李传志上课提到的)

鼓励技术进步:增加公共教育投入,提高人才素质;通过税收减免鼓励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保护知识产权,通过专利制度提高企业和个人从事研究的积极性;政府积极传播和推广技术知识,支持大学的基础研究工作

鼓励资本形成:资本存量的增长依存于储蓄和投资的推动,所以政府应该鼓励储蓄和投资 增加劳动供给:减少个人所得税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增加工作时间;劳动供给除了数量上的增加,还体现为质量的提高,即提升人力资本,劳动者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

(七)作图说明扩张的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八)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1)鼓励技术进步 (2)鼓励资本形成 (3)增加劳动供给 (4)建立适当的制度

(九)三部门经济下,引起IS曲线平行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投资需求、储蓄函数、政府购买性支出、税收的变动会影响IS曲线移动 投资需求增加,储蓄意愿减少,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税收减少会使得IS曲线右移

反之则左移。

三、计算(完全)7个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例 p184

1、

6、7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条件 p167 需求价格弹性 p 29 消费者均衡 p75 IS-LM模型 p417-439 稳态问题 p564 总需求函数 p449-451

四、论述(完全)4个

(一))IS-LM模型的政策含义

(二))AD-AS模型的政策含义

(三))谷贱伤农 p47 1.谷贱伤农: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谷贱伤农”是指粮食获得丰收不仅不能使农民从中获益,反而还会因为粮食价格的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用经济学原理解释,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

\"谷贱\"指在丰收年份,成本增加,然而需求量不变,导致粮食价格下降; “伤农”是指所带来的收益增加不足以弥补价格下降所造成的收益减少,结果是农民的总收益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下降,即弹性小增产不增收。通俗来讲,就是收益=价格X销量,此时,价格减少,销量不变,所以收益也减少,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目前我国对于谷贱伤农所采取的政策:价格调控和三农政策等。



(四))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相互制约关系p500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物价稳定

货币政策四个最终目标要同时实现是非常困难的.它们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1)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此消彼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因此,要维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就要牺牲一定的物价稳定;而要维持物价稳定,又必须以提高若干程度的失业率为代价.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两者根本上是统一的,但如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不正确,比如以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暂时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但最终会使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如果经济迅速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加快进口贸易增长,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而要消除逆差必须压缩国内需求,而紧缩货币政策又同时会引起经济增长缓慢乃至衰退.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为了平抑国内物价,增加国内供给,就必须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反之,略,一样.总之,实际经济运行中,要同时实现四个目标非常困难,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目标是,要根据国情,在一定时间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五、作图(完全)4个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条件 p167用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图解释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p 482用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图解释需求拄动的通货膨胀 p 481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与销售总收入变动的关系 p37

最新西经名词解释总结

西经案例·

西经重点

西经学习心得

西经重点

西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经随堂练习(三)

另一条路 作文

另立户申请书

西经期末练兵试题15

《西经另总结.doc》
西经另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