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易寒

2020-03-02 15:24: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繁华声 遁入空门 折煞了世人

[00:18.19]梦偏冷 辗转一生 情债又几本 [00:24.53]如你默认 生死枯等

[00:30.47]枯等一圈 又一圈的 年轮 [00:36.26] [00:37.04]浮图塔 断了几层 断了谁的魂 [00:43.07]痛直奔 一盏残灯 倾塌的山门 [00:49.29]容我再等 历史转身

[00:55.77]等酒香醇 等你弹 一曲古筝 [01:01.50] [01:02.16]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01:08.01]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01:14.49]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01:20.70]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01:26.57] [01:27.07]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01:33.15]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01:39.45]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01:45.66]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01:51.53] [01:54.06]听青春 迎来笑声 羡煞许多人 [02:00.94]那史册 温柔不肯 下笔都太狠 [02:07.05]烟花易冷 人事易分

[02:13.43]而你在问 我是否还 认真 [02:18.89] [02:19.38]千年后 累世情深 还有谁在等 [02:25.74]而青史 岂能不真 魏书洛阳城 [02:32.16]如你在跟 前世过门

[02:38.64]跟着红尘 跟随我 浪迹一生 [02:44.23] [02:44.84]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02:50.85]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02:57.29]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03:03.56]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03:09.12] [03:09.84]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03:16.03]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03:22.29]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03:28.58]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03:33.99] [03:35.14]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03:36.85]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03:38.59]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03:40.56]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03:41.86] [03:42.25]雨纷纷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03:45.24]我听闻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03:47.54]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03:53.50]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03:59.81]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04:05.87]伽蓝寺听雨声盼 永恒

《烟花易冷》这首单曲是周杰伦2010年新歌,被周董改名为《伽蓝雨》,这曲调开始舒缓近似怀念的氛围,然后慢慢进入高潮,放佛禁不起无尽的思念。最后一句平静收尾,类似潮过江平。方文山的词因为周杰伦的曲变得那么生动,那么一句一句那么迷离晶莹。但是,也不能否认这首歌词本身的好处。周杰伦中国风的歌曲几乎都是方文山执笔,从《千里之外》到《青花瓷》再到今天听到的这首《伽蓝雨》,在这些歌里,方文山表达的不仅仅是爱情的甜蜜忧伤和凄苦这些或许人人都有的感觉,但是更深一层的还是他写出了很多很多人生的困境,那种类似悲剧的人生固有的矛盾。

在这首歌词中,有很多碎片般的意象,这些意象通常是带有古典韵味的,比如浮屠塔、山门、残灯、古筝、故里、草木深、孤城、野村、城门、树根等等,这些意象散放在歌词中,即使看不出固定情节的逻辑串连着,也能在心里形成一种特定的氛围。这首词相比于《千里之外》,少了些许空灵,多了些许凄凉,相比于《青花瓷》,少了几分文墨味,而多了几分青灯古佛的禅悟在其中。所以,仅从意象上,这首词确实比前两首名曲多了一丝悲凉。词中的意象代表一个虚拟的景象,在这个景象里,一笔一划好比一草一木,也在书写着一种心境。不知道是怎样的心境,笔下才有这样的寺院般的冷静和悲凉,一种等待的煎熬,一种灵魂的孤独,一座孤城,一座山门,面前是读不进的经卷,心里是放不下的一个人。

但是,这些意象的贯穿还是有一定的线索和逻辑。这首词我不敢推测背后的典故,如果让我按照红学索隐家们的习惯猜测,觉得这首词很契合写的梁朝的刘勰的生平。《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文学批评理论专著,可以说,第一次将文学从学问中分开来,使文学有了独立的地位。《文心雕龙》体系逻辑都非常紧密完美,有人说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经卷的影响,使得当时的理论专著的逻辑水平有了很高的发展,《文心雕龙》就是在那种佛教理论影响下的理论很高的一部文学评论专著。刘勰就是这部书的作者。刘勰,字彦和,他少年力读,终身未娶。梁太子萧统非常欣赏他,他独自一个人在当时一个叫做定林寺的寺院里完成了《文心雕龙》的巨著,完成不久,就去世了。

这首词还让我想起唐朝诗人李商隐。小时候背唐诗,喜欢李商隐喜欢杜甫,却不喜欢李白,因为我觉得不仅是因为我喜欢七律那种严谨的格式和丰富的感情容量,而是我觉得就内容和情感来说,无论是杜甫还是李商隐,他们的诗中都有一种重量,这种重量有时候那么沉重,为家国的破碎,为志业的失意,为爱情的幻灭,有时候,这个重量竟是如此沉重,让人觉得不忍卒读。因为,他们在写诗的时候,似乎把自己全部的生命都投入其中,或者不如说,他们把自己全部的生命都投入到了人生中,丝毫没有李白般的豪迈,苏轼般的洒脱,甚至是陆游的世俗。正因为执着地热爱现世人生的一切,才会感到常人难以理解的失意和幻灭,最终把心血放进苦苦经营的诗律之中,任心血耗尽,只留得枯形阅尽世事。

我已经很久很久不再看唐诗宋词了,但是,说起这些诗人,还是一时难以抑制心中的脆弱,总觉得,人的性格早在童年就注定了。你以后所有的思维方式,所有向往的追寻的,仅仅是童年时那一点点的快乐的影子,追着追着就长大了,无论精神流浪在天涯海角的那个角落,你一生的基调似乎已经注定了,一辈子的思维就注定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有着怎样的知识结构,在灵魂的深处,脱离不了一种叫做忧伤和思念的东西,但是忧伤什么,不知道,思念什么,也不知道。

所以,所谓的对前世无穷的眷恋,恰似已经遗忘的追寻。正如刘勰在佛寺中读书著述,沉浸在原道宗经中的理论里,他何曾想过为何如此耗尽一生去做。正如李商隐在经历牛李党争的时候,不在乎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锦袍未曾开的失意,只是曾在晚年的文章里轻轻叹息,“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而世事有时候就是如此坚硬,命运不是注定的,但是生存的世道是注定的。用一颗热心投入热闹繁华的尘世,得到的不是同样的热闹和繁华,仅仅是慢慢冷却的感觉。越在乎,越敏锐,越敏锐,越刺痛。所以,我宁愿相信刘勰,或者是李商隐,是将尘世爱恋太深,才会感到寂寞的空幻,才会将自己的心血全部赋予浮图山门,求得是解脱,还是另一种人生的价值,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

烟花易冷(材料)

烟花易冷 林

烟花易冷优美散文

烟花易冷背后故事

舞蹈作品《烟花易冷》

《烟花易寒.doc》
烟花易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