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供销合作社工作总结

2020-03-03 14:21: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各基层社,县公司:

2005年,全县供销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社的指导下,以改革发展为主线,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贯彻落实总社“四代会”精神为动力,以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发扬“三实”精神,落实“四干”要求,团结和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努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截至12月底,完成商品购进总额13360万元,占年计划的139%,同比增长17%。其中:农副产品购进6524万元,占年计划的204%,同比增长28%;废旧物资购进538万元,占年计划的165%,同比增长20%。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6058万元,占年计划的151%,同比增长5%。其中:消费品零售5729万元,占年计划的117%,同比增长4%;农业生产资料供应2844万元,占年计划158%,同比增长21%;上缴税金116万元,表列汇总实现利润55万元,较上年同期36万元,同比增长53%;全系统经营服务总额29823万元,同比增长9%。

社办工业完成工业产值20736万元,占年计划的104%,同比增长2%。销售收入25598万元,占年计划的102%,同比增长10%。上缴税金399万元,同比增长25%,出口创汇86万美元。

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廓清思路,明确目标,规划未来发展蓝图

2005年,是供销社系统全面落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四代会”和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大竹跨越式发展的决定》实施战略性转变的第一年,也是我县供销社实现第二次创业的关键年。为认真贯彻落实总社“四代会”、盛市供销社会议精神和县委提出的未来3-5年我县跨越式发展的“24字”总体思路,“五大发展目标”、“八项重点工作”的宏伟蓝图,在广泛开展“身为供销社人,我该怎么办?怎么干?”大讨论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未来五年改革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了“转变职能,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搞活流通,提速增效,跨越发展”“24字”工作思路,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完成发展目标的五项措施,做到了“五落实”,即:项目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考核落实。从而为我县供销社未来五年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指明了奋斗方向。

二、深化改革,营造氛围,全面实施战略转移

一是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同意,5月13日召开了全县供销社创新体制、助农增收工作经验交流会,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42个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50个乡镇分管副乡(镇)长,供销社系统所属企业领导和有关人员共计1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规格之高,参会人员之多,是我县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史上少有的,极大地推动了我县供销合作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为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步伐,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批转下发了《大竹县供销社关于推进基层供销社创新服务体系的意见》,为加强基层社组织体系建设,夯实为农服务基础,充分发挥基层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是走出去,请进来,积极探索发展供销合作经济的最佳途径。6月7日,我们邀请了中华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秘书长王伟、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社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秘书长等专家、学者来我社调研基层合作经济建设情况,帮助查找问题,探讨未来发展途径。为加深对合作经济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还积极参加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举办的《中国供销合作经济论坛》进行合作经济理论研讨,撰写了《发展农村专合组织,供销社责无旁贷》的理论文章进行交流,分析合作经济在实践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对策,同时,绵阳、名山、邻水、广安、珙县等兄弟市、县供销社先后前来我社参观学习,交流经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促进我县供销合作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储理论基矗

四是深化改革,继续推进体制与机制的创新。石桥铺中心供销社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强力推进企业改制。筹集资金130余万元,安置人员110名,其中:安置在册职工52人,移交退休职工39人,安置职工遗属19人。3月20日改制重组的新型企业正式挂牌成立,现有企业股东18人,员工36人,注册资金50万元,做到了职工、企业和党委政府“三满意”。

三、整合网络,重组资源,激活农村商品流通

1、精心组织,全面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未来3-5年“24字”发展思路和盛市供销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我社决定从2005年10月起,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系统实施“百家超市进乡镇,一村一店连万户”为主题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县社以竹供业[2005]6号文下发了实施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县社和各企业均成立了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步伐。目前,以农资公司为龙头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以新源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为龙头的流通网络和食盐经营连锁配送网络的筹建工作正在按计划实施;以虹雳烟花爆竹专营公司为龙头的经营网络正在不断完善;全县苎麻流通信息协会已经成立;大竹县天福肉牛科技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登记注册,年出栏1000头的优质肉牛基地和牧草基地正在抓紧建设;乡镇连锁超市和村级农家店建设的试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新型农村商业网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2、以农为本,切实搞好农资商品组织供应。一是全系统已建立9个农资专业合作社,38个综合服务社,145个农资供应点,扩大了供应网络,抢占了农资经营阵地。二是组织了四轮车等运输工具135台,运送到农村田间院坝的化肥23540吨,为农民节省了劳力,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三是农资供应网点做到了早开门、晚关门,购肥旺季24小时值班,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服务质量。四是以庄稼医院和农资综合服务站为阵地,办农科普及板报74期,印发宣传资料2895份,举办农科讲座3460人/次,宣传了农科知识,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五是

严格执行了国家限价政策,严把了进货渠道,开展了让农民用上放心化肥、放心农药的“两放心”活动,保护了农民的利益,维护了供销社的信誉。截至12月底,全系统农业生产资料供应2844万元,占年计划的158%,同比增长21%,其中:化肥销售30594吨,同比增长8%;农药销售513吨,同比下降25%;农膜销售416吨,同比增长3%。

3、规范市场,巩固完善烟花爆竹经营体系。为进一步规范烟花爆竹市场秩序,加强安全监管,县政府下发了竹府办[2005]5号《关于切实加强全县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和市场管理的通知》,再次明确了供销社对烟花爆竹统一归口经营的职能。虹雳公司狠抓市场秩序治理和安全知识培训,规范经营行为,巩固完善连锁经营和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强化经营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截至12月底,完成购进总额241万元,同比增长7%;实现销售285万元,同比增长2%;实现经营利润2.4万元。

4、扩大购销,不断拓展农村市常按照“服务活社,实业兴社,经营富社”的指导思想,构建现代流通网络,抢占市场制高点,努力扩大市场份额,企业经营业务得到不断发展。截至12月底,全系统共经营生猪33149头,占年计划的104%,同比增长10%;经营苎麻3994吨,占年计划的135%,同比增长11%;加上加工企业转化苎麻原料6000余吨,全年可为农民组织苎麻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经营食盐2696吨,占年计划的75%,同比增长21%;废旧物资购进538万元,占年计划的165%,同比增长20%;消费品零售5729万元,占年计划的117%,同比增长4%。

四、创办“两社”,助农增收,专合组织稳步发展

一是县社提出了全力打造“123”工程的具体规划,为我社助农增收工作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二是召开了全县供销社创新体制、助农增收工作经验交流会,表彰了为农服务、助农增收工作先进单位,庙坝镇党委政府等五个单位交流了经验,县社提出了未来五年创新体制、助农增收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县供销社发展农村专合组织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三是为促进发展农村专合组织工作落到实处,县社以竹供业[2005]3号文下发了《关于下达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考核办法》,对发展农村专合组织工作实行单项考核评比。四是倾情扶持农村专合组织发展,为促进神合海椒协会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县社组成工作组深入到农户家同吃同住,签订海椒种植协议72份,发放技术资料350套,育种45公斤,培育苗圃4.8亩,建立海椒示范园120亩,发展海椒种植面积1500亩。县社无偿提供高效复合肥3.5吨,价值6500元,并主动帮助解决生产、销售中的具体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海椒业的发展。五是把建立农村专合组织作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庙坝中心供销社想办法解决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具体问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创办了“科兴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已投资33万元,圈养母猪56头,公猪2头,育肥猪155头,力争早日达到年出栏生猪4000头的目标,不仅带动了当地养猪业的发展,而且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截至12月底,全县供销社系统创办专业合作社达到41个(新增9个),入社社员2636户,入股金额156万元,带动农户13922户,销售金额1514万元(其中销售农副产品740万元),帮助农民增收147万元,向社员返利10万元。综合服务社达到38个(新增8个),入社社员11134人,经营服务总额1484万元(其中推销农副产品金额804万元),帮助农民增收73万元。生产、流通协会达到5个(新增2个),入会会员480人,经营服务总额902万元(其中推销农副产品218万元),帮助农民增收14万元。

五、调整结构,狠抓技改,加快工业发展步伐

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加大技改力度,加速产品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金桥麻业公司成立了《大竹县苎麻纺织科研所》,一是与四川西华大学合作研究开发苎麻生物与新型化学脱胶工艺技术,于2005年2月初研发成功,并于3月15日顺利通过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二是与四川雷天有限公司、绵阳市唐志建三方共同投资300万元新上锂电池矿灯项目,年产值可达500万元。三是与四川鑫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大竹县金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苎麻打剥机已取得国家专利申请,投资生产的CD-1型、CD-2型“金桥”牌苎麻打剥机深受麻农欢迎,并得到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等领导同志的一致好评。四是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努力调整产品结构。目前,公司共有产品品种51个,(其中:纱线品种21个,坯布品种30个)。2005年新增33个,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全年,金桥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857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2049万元,实现利润380万元,上缴税金344万元,自营出口创汇86万美元。8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麻纺行业协会等单位通过对中国麻纺行业各企业的人力素质、资产素质、快速反应能力、创新能力、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进行综合测评,金桥麻业公司作为西部地区唯一企业入围2004-2005年度中国麻纺行业竞争力十强,并同时入围2004-2005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前40名,受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麻纺行业协会的表彰。

建筑公司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积极参与招投标,全年投标6次,中标4次,实现建安产值850万元,实现利润1万元,企业得到稳步发展。

六、以人为本,抓好先教,加强两个队伍建设

按照县委统一安排,县社机关及所属企业切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坚持了“五个结合”,做到“五个到位”,即:先进性教育与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整顿相结合,与抓好企业改革相结合,与贯彻总社“四代会”精神相结合;与以农为本,抓好助农增收工程相结合;与转变作风,切实解决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相结合。做到了高度重视、认识到位;健全机构、领导到位;措施有力、安排到位;深入宣传、学习到位;边学边改、态度到位。切实解决

了政治上信念动摇的问题,思想上宗旨意识淡化的问题,作风上“三实”精神差的问题,勤政上服务意识淡化的问题,工作上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为全面实施“人才兴社”战略,巩固“先教”活动成果,认真解决部分企业领导干部眼界不宽、能力不强、知识不足、办法不多等问题,努力造就一支充满活力、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和经营理念的人才队伍,8-10月,先后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副经理、工会主席、政工干部、办公室主任、会计、统计人员进行了分期轮训,全面解读了县委提出的未来3-5年跨越式发展“24”字工作思路、五大发展目标、八项重点工作,集中学习了合作经济理论、现代企业制度、工商管理和税收有关政策,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廓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激发了斗志,提高了企业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管理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七、维护稳定,确保安全,促进全年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为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认真做好企业退休职工要求进入“医保”的矛盾化解工作,一是县社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维稳工作会议精神,通报维稳工作动态,分析查找原因,研究落实措施。二是调整充实机构,县社重新恢复设立了安保股,具体负责全系统的维稳工作。三是明确责任,县社与各企业分别签订了维稳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党政“一把手”为维稳工作第一责任人。四是畅通信息,发现越级群访和不稳定的苗头,做到了及时向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通报信息,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五是制定预案,尽量把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六是扎实工作,耐心听取意见,反复做好工作,努力化解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安全方面,由于各企业做到了工作部署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确保了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洪灾造成的财产损失,确保了全年目标任务的超额完成。

2006年1月5日

某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全文)

某县供销合作社扶贫挂点工作总结

供销合作社工作总结

县供销合作社工作总结

县供销合作社工作总结

供销合作社年终工作总结

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工作总结

延川县供销合作社工作总结

县供销合作社工作总结

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工作总结

《某县供销合作社工作总结.doc》
某县供销合作社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