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实习报告

2020-03-02 19:09: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西安是我国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之一,这次的建筑认知实习选择在西安,更多的是它有较为完善的历史风貌,在现代建筑中融合了地域文化,做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古建筑与在它基础之上做出的现代建筑进行对比,激发我们去思考。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是一座古老而神奇的城市,是一座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城市。作为建筑系的一名学生来到这里实习,就是在这里寻找,寻找前人留下来的文化智慧,寻找在古城下的现代文明结晶,寻找这种协调现代城市和历史名城之间关系的智慧。

第一天我们刚到就去了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跟随学长带领我们参观了学校,重点参观了建筑学院和校史馆,建筑学院也并不大,但处处洋溢着学习的氛围。参观建筑学院期间刚好有老师为学生讲解作业,我们便听了一会儿,才发现我们与学长学姐的差距,至少是对学习的热情与他们差太多了。接着学长带我们参观了校史馆,校史馆是学校历史变迁的记录,校史馆的大门口最令我印象深刻,门口由4道方架,由外到内依次由木,砖,水泥,钢为材料建成,代表着中国建筑材料的发展过程。参观过程我们分3批进入,但流线没有丝毫影响。值得我们以后学习和借鉴。最后我们去参观了贾平凹文学艺术馆,艺术馆极具现代特色,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由钢架和玻璃组

成的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

第二天我们一大早便去了西安市城市规划展览馆,该馆主要展示西安市由古至今发展演变过程。规划馆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入口处的处理和流线的合理安排。立面入口局部凹陷,矩形的整体上设计三角形的凹洞口,对比明显,强化入口。流线安排上,观众流线合理,各人员流线不影响,值得我们的学习和借鉴。上午出了规划馆便去了西安市图书馆,图书馆内设立多种阅览室,功能分区明确,符合各种人群的需要。下午

去了西安古城墙,又称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我们由南门登城,城墙道路宽大,浑厚,浓烈的历史感扑面而来。遗憾的就是没有租个自行车,导致跑

了四分之三的城墙。

第三天我们首先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其建筑整体突出体现了盛唐风采,用多所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参观期间跟随老师,听着老师的讲解,对唐宋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建筑功能和流线安排合理,但出口流线有些绕,要不是路标明显,很容易找不到出口。出了博物馆不远处便

是大雁塔,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到的便是音乐喷泉广场,自然水加上现代科技,变换多姿,令人震撼。下午我们参观了大唐西市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门口看不懂的雕塑,大门是由钢架玻璃组成,与旁边木黄色的立面形成对比,入口明显。建筑设计将唐长安城里坊布局,棋盘路网的特点贯彻于博物馆空间。采用坡屋顶与周边新唐风建筑相协调。

第四天我们只参观了一个地方,西安世博园。参观了标志性建筑,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等。建筑呈低密度布局,与绿色和山景交汇共融。休闲度假区和休闲观光区为宾客提供休闲和度假服务,让游人在闲适中游赏体味自然和野趣。世博园最著名的建筑便是长安塔,保留了隋唐方形古塔的神韵,全塔采用先进的内钢架支撑结构,与玻璃墙共同构成水晶塔的效果,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

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钟鼓楼广场,因为早就听说,钟鼓楼广场及其附近的四大街是西安城市规划的一个典范,既保护了历史,又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整个钟鼓楼广场都是以钟楼为中心设计的,当人们漫步于下沉式广场里的时候,会感觉到钟楼更加的高大宏伟。钟楼建在方基上,为砖木结构,钟楼构造技术采用了唐宋建筑的法则,又有明代建筑技术的革新。鼓楼距

钟楼不远处,同钟楼相同,均采用唐宋建筑法则,鼓楼全楼无一铁钉,使用斗拱构造原理,外观古雅雄健,极具古代特色。

建筑认识实习是学校专业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本次对西安市建筑的实地参观考察,感悟和思索,结合了老师的重要讲解,我们了解了不同类型与规模建筑的使用功能,对于一些博物馆和展览馆的参观,让我们对建筑流线和功能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下学期的校史馆设计提供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同时对建筑造型,建筑风格,建筑细部语言,建筑结构,建筑构造以及建筑设备,建筑法规等基本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了解到了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现代景观设计等基本内容,并积极思考不同时期的建筑思潮,建筑与环境,历史与现代等建筑理论问题,为今后设计课程走向深入和一系列设计相关课程的开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西安实习报告

西安实习报告

西安实习报告

西安旅游实习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西安实习

西安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西安酒店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西安)

西安酒店实习报告

西安大雁塔实习报告

《西安实习报告.doc》
西安实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