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说课稿

2020-03-01 21:28: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理解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通过计算来解答,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加、减法,感受教学的工具性作用。

2、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一个问题应具备的条件,

2、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根据相同的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初步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题卡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1-2= 8+6= 16-8= 13-4= 9+7= 11-6= 15-7= 14-8= 15-9= 12-5= 11-3= 12-4= 4-6= 17-9= 4+8=

2、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一)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校园图”、

2、观察提问。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你能完整的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吗?

4、想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你会解决吗?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说一说。

a小华套了12个,小雪套中了7个。

b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

c小雪比小华少套了几个?(师随机板书。)

5、师小结:像这样从小朋友说的话中知道的,或从图中收集到的有数据的话我们把它叫做“信息”。(板书)题目没告诉我们的、要求的这句问话叫做“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有用信息来解决这个相关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解决问题”。(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应用题的结构,并学会在题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

(二)集体反馈,理解重点。

1、活动:摆一摆。 (1)问题:

a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看着这幅图你是怎么想的? b小华套的圈被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 c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2)小结:通过摆的方式,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

2、画一画

(1)问题:

a五角星表示什么?桃心又表示什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b小华套的圈被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 c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2)小结:通过画的方式,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

3、算一算 (1)问题:

a、你为什么要用减法算?

b、7表示什么意思?能看着左边的图解释一下吗?(提示:7表示与小雪套中同样多的小华套中的数量。)

c、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2)小结:我们用摆、画、算的方法,知道了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 (三)拓展迁移、解决问题

1、想一想,小雪比小华少套了几个?你能列个算式吗? 板书:12-7=5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应该怎样列算式?7表示什么? 12-7=5

2、观察对比,建立差的概念 小雪比小华少套了几个?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小华套中的和小雪套中的相差几个? 12-7=5 问题:同一幅图,三种不同的问法,为什么算式却相同?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小结:求多多少,少多少,也就是再求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运用新知,巩固练习

1、课本21页,“做一做”。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要解决这个么问题,怎样列算式?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试着解决一下。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四、小结

刚才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是先在图中或小朋友的话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及相关的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最后列式计算、解答。最后别忘了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并加上小括号。(板书:找、想、列式)

五、作业: 练习五第

7、第9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的内容,

2、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用简单的加减法解答数学问题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综合提升。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列式。

3、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问题的含义。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感悟数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把应用题改成解决问题,并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理念的转变。解决问题与应用题相比更贴近于生活,因此在教材处理上,我充分创设有关生活中的一些事迹,引导学生用数学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直观性,增强了教学效果。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导入新课。首先从最近发生在身边的重大事件入手-----缅甸地震开始谈起,收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2、学习新课。A、动口朗读。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 备。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我做出明确的规定,大声读、轻声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我要求先慢读,从而转到快读。 B、第一题我引导同学和我一起来画图,其目的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C、为了让学生能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思,我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用不同的线条作上记号,同时把圈把数量圈起来提醒学生注意。

3、归纳总结。三道题做完后,我将三道题反复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从中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明白,做题不能光看表面,越相似的题你越要注意,有可能就因问题不一样,或者字不一样,甚至标点符号不一样,它的解决方法也不一样。再次提醒学生要认真读题,避免走进出题者设下的陷阱中去。

一年级数学 说课稿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说课稿.doc》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说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