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教育

2020-03-02 01:37: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忠诚教育”

李浩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育的是祖国的未来,对每个教师而言,都要有忠诚之心: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忠诚于自己。

将“忠诚”列于首位,这是由教育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众所周知,教育是文明传承的主渠道,是理想、价值与社会精神构建的主要驱动力,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道德继承、文化袭承、历史传承主要靠教育来实现,这是教育的本质特征。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而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因此,只有“对党忠诚,坚定理想,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我们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否则,失去“忠诚”,背离了党的教育方针,再好的教育手段、教育效果,都会得不偿失,甚至走向反面。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党的召唤,是人民群众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期许。“忠诚”源于真情,源于真信,源于真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源于对党的宗旨的深刻了解,源于对教书育人使命的真正认同。“忠诚”不是附庸风雅的口号,不是抽象的道德,甚至也不只是一般的道德表现,而是一种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坚贞不渝、甚至奉 1

献一切的信念和追求。

对每个教师而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就是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对自己的忠诚、对学生的忠诚。所以,每个教师都要有忠诚于人民事业的事业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意味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已经不止是个人的意愿、个人的行为,而是全社会对教师的共同要求;同时也意味着这已是教师群体的共同意志。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事教师群体的职业向心力,也是每一个光荣的中学教师的师德核心。当人民教师光荣,当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更光荣。但当老师也是辛苦的,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清贫、清苦、清寒。当一个农村的教师可能比别人更加艰苦、清苦。但是却很神圣。“人有腰缠万贯,我有桃李三千”,这是农村教师特有的人生追求与人生享受。每一个做出重要贡献的农村教师都有着对教育事业与对学生的爱心。广大农村教师就是靠着这种爱心去克服种种困难,去战胜种种偏见的。著名教育家吴天石先生在他的《教育书简》中曾引用过一位苏老师的小诗:“人家说我是支蜡烛,这是赞许不是侮辱,如果真能为别人的心灵照亮,我宁愿熬尽心血,滴尽汗珠;人家说我是只渡船,这是嘉奖不是侮辱,如果真能把人们渡上坦途,我宁愿碾平波浪,终身摆渡。”从这位苏老师写的一首好诗看,想必应该是位语文老师。他对老师工作的重要意义有着清醒而又足够的认识,他认识到没有平凡就不会有伟大。他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为乐,以教报国。在教育这片活土上耕耘、播种、收

获,周而复始,从一而终。这正是忠诚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

忠诚于教育事业,对每个教师来讲,还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教师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着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其工作是以自己的学识,情感、世界观和灵魂去教育塑造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较之其他社会成员有着更高的道德境界。这是因为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学生一批又一批地从学校里走出来到各行各业成为社会的主人,学生道德风貌对社会风气和社会文明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对校风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社会风气也有广泛的影响。

(二)教师道德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品质。每个人从儿童开始,就走进学校,接受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影响下成长,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个性、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教师道德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教师道德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而且影响他的一生。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水平和变化情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不断地自我发展。教师对他们的影响一旦形成,不仅不会随他的学业的结束而简单消失,而且还会继续影响他的思想和行为以至整个一生。在新的时代下,教师的师德也加进了新的内容,首先要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以往的知识教育,为人性化教育,在教育思想上就要以阳光的心态,去看待新形式下的学生们出现的新问题,在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去营造一种适应新课改形势下的新型师生关系,理解并重视学生的生活,学习中的不足,充分尊重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努力创造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

空间。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教师要忠诚于教育,要以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为背景,以丰富的人类文化为渊源,以促进学生和教师自身素质全面发展为宗旨,趋美向善,修身正己,探理求知,奉献示范与时代的主流脉搏共振。作为教师要不断地与时俱进。要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坚持教育创新,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师德修养,完善自我,做一名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新的教育改革的合格的实施者。

对每一个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而言,只有做到了“忠诚”,才会有事业上的敬业精神,静下心来去教书育人,做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知识,帮助学生去发现、获取和运用知识,更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和健全的人格。要知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热爱关心学生,这才是真挚的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情感,展示了一个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忠诚和热爱。

忠诚教育

忠诚教育讲稿

忠诚教育心得

忠诚教育思想汇报

“忠诚教育”心得体会

忠诚教育心得体会

忠诚教育心得体会

忠诚教育整改措施

忠诚教育心得体会

忠诚教育心得体会

《忠诚教育.doc》
忠诚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