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建筑考研总结

2020-03-02 03:37: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同济建筑考研总结

几凡学员:刘**

时间走过2013,三月下旬,正是同济樱花最盛的日子。随着研究生复试张榜,也意味着前后断断续续将近半年的考研生活暂时告一段落。

回想从南北楼到图书馆再到彰武北大楼,甚至深夜怒去化学馆跟那十几本书肉搏的日子,外校的考研党们集体在同济抱团、迁徙,就为找一个可以安心看书的地方,等待着一月份的那场考试慢慢走近。

其实成功真的就是正确的方法加执着的坚持,半年的努力之后,研友们基本都有了一个好的结果。不过真的十分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辛苦整理资料笔记的研友们、耐心指导的学长学姐们、同济上课的老师们,还有就是几凡手绘的老师们。

记得还是在八月份的时候,当时的复习满头雾水、一片混沌,快题也只是画了几张而已,大家就这么聚在南北楼猜测揣摩着快题周老师们的点评,不亦乐乎。不过无论是相对于设计本身还是应试,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以及怎样在三小时里展现自己的设计能力,真的没有个清晰的概念、统一的标准。我看着自己蹩脚的设计和混乱的制图,真的一度怀疑考同济是不是个正确的选择。

于是大家开始在众多的培训班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现在想来,真的很庆幸自己当时能够遇到几凡,那大半个月的提高真的是有目共睹,几凡的课确确实实帮助自己少走了很多弯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几凡老师在做设计和应试之间,通过自己亲身考同济的经验以及在同济读书做项目的深刻理解,给大家总结出了一套快速设计的思路:在考虑建筑类型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将同面积的功能拓扑叠加,并将服务、被服务空间完整归类,从而一步一步逻辑推理出你的设计。在这样的方法指导下,既可以根据自己的倾向在设计手法上自由发挥,又避免了天马行空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基本的功能问题。再加上一天一张、连续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对于大家基本设计素养的提高是十分显著的。

于是,当初试班结束之后,大家再拿出当初的图,曾经的幼稚和混乱就显得有些可笑。回想初试班的那段日子,只觉得老师每天讲课、画图、点评,哗的一下一天就过去了;大家一边自己画一边看看同期同学以及前辈们的快图,呼的一下一期就过去了。

现在想想,要不是在初试班的时候打下的底子,以及老师“清清爽爽、干干净净”思想的深刻影响,

快题考试的时候也不会在没有画完的情况下还能侥幸过关。否则也不会有之后的复试甚至是现在的这篇文章了。

而到了复试的时候,或许你会惊讶,但身边的同学都像商量好一样,毫不犹豫开始扎堆往几凡跑。于是,从十几人到几十人,289的教室里一下子各种大神出没。在半个月的上课时间里,老师和高分助教手不仅将各类多功能复杂建筑分好类型、找好案例,更手把手指出大家之前各类设计习惯上的小问题。在这样的氛围里,一时间,各种神一样的方案层出不穷,目不暇接,自己身在其中,虽只能仰视膜拜,但也觉得耳濡目染,受益匪浅。

除了针对每个人自身特点的因材施教,在考试前,老师还结合同济最近的趋势对考试类型和方向做出了大胆和精确的预测。于是,复试的那天下午,刚拿到卷子的那一瞬间,似乎曾经在289教室里艰苦奋斗过的同学们的嘴角都扬起了一丝微笑。因为这个城市设计加单体改造的题目跟老师之前一直反复强调、示范讲解的案例实在是太像了。接下来的六个小时就没有什么悬念,顺理成章的分析,清清爽爽的画图,最后复试得到了85分(第一名的成绩)。其实考研或许本来就没么困难,只要掌握方法,找对组织。

同济建筑考研感悟

同济建筑考研经验 2

考研心得 同济考生

同济市政工程考研心得

同济环艺考研经验

同济校园建筑调研报告

同济金融专硕考研详情全面总结

同济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考研经验考研资料

同济土木工程学院考研最新更新资料

同济环艺考研心得经验

《同济建筑考研总结.doc》
同济建筑考研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