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数字新媒体——华龙网调研材料

2020-03-03 05:48: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做大数字新媒体

——华龙网调研材料

一、华龙网基本情况

华龙网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审批、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主管,重庆市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共同投资打造的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华龙网整合了网络、电视、报纸、广播、手机五中媒体资源,以“全媒体”传播形式向外发布信息,是重庆地区唯一实现“五媒合一”的新闻门户网站。目前,华龙网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重庆地区最受欢迎的网站。

基本数据:全球综合排名2500位左右;中文排名300位左右;全国省级重点新闻网站排名第五位,西部第一位;目前,华龙网具备了日均2万条的发稿能力,日均IP访问量保持在100万左右、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1000万,两江论坛同时在线人数已达35000人左右 业务部门:

品牌拓展部、新闻部、编辑部、社区互动部、新媒体部、视频部

人员情况:

根据2008年的数据,华龙网有员工120人,其中一线采编人员仅有32人。仅2008年上半年,华龙网参与当地各种较大主题报道活动36次,先后投入采编人员542人次,平均15人/次以上,加上网站自采新闻需要,采编人员中75%工作时间都在45小时/周以上,35%达到60小时/周以上。

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营养不良。地方新闻网站不得不选择通过商业经营手段,扩大经营收入,到处“化缘”,以“积蓄”发展实力,这样的结果必然催生“怪胎”——“既不像新闻网站,也不像商业网站”,步入“两头抓,两头失”的尴尬境地。

受投入不足、市场占有率低等因素影响,地方新闻网站从业人员和工作强度和劳动产出并不亚于传统媒体,但劳动报酬普遍较低,一般记者的年薪收入低于传统媒体10%到25%不等;网络新闻的特点决定新闻网站对专业性和从业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技术、美编等专业人才匮乏,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新闻门户网站从党报、党刊剥离而来,用人机制僵化,实用性人才存在学历、身份等硬伤,无法通过招录、选调进入业界,导致“实用的人才进不来,进来的人不实用”和“管网的不懂网,懂网的不管网”。

品牌栏目:

《重庆日报》等数字报

重庆3G门户:手机上网平台

华龙点击:公交移动电视、步行街户外LED屏

重庆手机报:订阅用户80万;收费用户50万;

华龙直击:滚动新闻、多媒体数字化报道

阳光重庆:政府互动平台

华龙宽频:权威视角、对话高端;

重庆生活通:消费购物频道

广电群网:看电视、听广播点播平台

两江评论:评论频道

两江论坛

华龙博客

政府合作项目

中国文明网重庆频道

国际园林博览会

2010世界出口发展论坛

世博会网上重庆馆

重庆全民国防教育网

二、市委对华龙网的支持

1.2006年12月26日,在重庆报业集团旗下的华龙网2006新版上线仪式上.重庆电信和重庆报业集团签署了互联网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互联网应用领域正式建立全面、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宴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双赢的目的。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副市长谢小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陈夷茁、重庆市电信有限公司总经理邹炳煊等出席了仪式。 2006年12月26日,在重庆报业集团旗下的华龙网2006新版上线仪式上.重庆电信和重庆报业集团签署了互联网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互联网应用领域正式建立全面、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宴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双赢的目的。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副市长谢小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陈夷茁、重庆市电信有限公司总经理邹炳煊等出席了仪式。

2.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精神,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市通信管理局于2007年2月7目在市广电总台会议室联合组织召开了“重庆市网络文化建设座谈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主任周波和市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重庆分中心主任谢红华出席了座谈会,重庆电信、重庆移动、重庆联通、重庆网通、重庆铁通等五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华龙网、视界网、重庆热线等十多家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3.为积极倡导绿色网络文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这一新兴传播渠道,以手机音乐、手机文学等新的应用形式展现重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直辖十周年来各方面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市通信管理局联合主办,重庆华龙网和重庆移动公司承办的“我创我秀——重庆手机形氖我做主”即彩铃、彩信、短信原创征集大赛活动于3月29日正式启幕。

4.重庆拟以华龙网、视界网、重庆热线、天极网、当红网、天健网等网站为龙头,整合资源,打造名牌网站,加快文化的信息化建设,推动网吧连锁经营,积极鼓励地域文化原创和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开发网络出版、数据处理、移动信息、新闻订阅、网上版权交易等服务,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增长点。

5.经做大做强华龙网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和宣传部第34次部务会研究决定,华龙网今年将搬迁到北部新区,随着办公场地的搬迁,华龙网的技术改造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股份制改造

2009年1月14日,做大做强华龙网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召开,华龙网实践股份制改造; 2009年7月1日,整合后华龙网,成为集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五媒合一”的重庆首个全媒体网站。

为提高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建设丰富、健康、干净的网络文化,把重庆建成全国网络文化高地,市委决定推进华龙网和视界网的深度整合,办好以华龙网为龙头的网络媒体,建成我市第三大传媒。

整合工作开始有序推进:一是开通了华龙网至重庆广电集团的专用光纤,完成了两网技术系统的初步融合;二是完成了视界网的搬迁和办公场地安置,两网实现一体化办公;三是完成

了对两网原有采编制度、经营管理制度、合同协议的梳理;四是完成了新华龙网首页及重庆、新闻、娱乐、社区、宽频等频道的改版。

7月29日,经市委宣传部提名和履行相关法定程序,华龙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人员正式确定,9月27日,经市委宣传部提名和华龙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董事会决定,聘任李斌为重庆华龙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至此,华龙网新的领导班子正式组建完成。

整合后的华龙网,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主管,完全按公司化方式运作,注册成立重庆华龙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重庆市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有48%、47%、5%的股份。目前,华龙网职工达到了140人,注册资金两千万元;

两网整合后的华龙网,继续坚持“主流媒体,重庆门户”的定位,将新闻作为立网之本。改版后的华龙网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全面整合利用两大集团的新闻资源,特别是将广电集团的视频资源和品牌栏目一网打尽,并在华龙网的首页和各板块、各频道得到有机表现;二是结构清晰,按照新闻、互动、宽频、产品、资讯五大板块进行构建,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三是重点突出,在原有新闻、社区版块的基础上突出音视频类内容,重点打造宽频频道,为下一步打造“网络电视台”奠定基础。

相关链接:

华龙网简介

整合后的华龙网实行公司化运作 两集团一公司控股48%、47%、5%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周波在会上讲话

http://cqqx.cqnews.net/qxzt/09qxjlh/jlhdd/200910/t20091029_3717162.htm

华龙网

新媒体调研评估

市数字新媒体产业发展规划(-)

数字媒体调查报告

数字新媒体产业发展周报071224期

数字 新媒体对广告业的意义

新媒体时代数字游戏开发研究

做大三产调研报告

数字媒体读书报告

数字媒体技术教案

《做大数字新媒体——华龙网调研材料.doc》
做大数字新媒体——华龙网调研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