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削梯形螺纹

2020-03-01 20:47: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车削梯形螺纹

梯形螺纹是中级工中难度较大,较难掌握的一种技术。在最初的车削过程中,由于对车刀几何角度、进给量、车削方法等生疏,极容易造成撞刀或崩刀,使操作者产生紧张情绪。为此,本文特针对梯形螺纹中的难点要点加以论述。

初学者车削梯形螺纹,尽量采用高速刚车刀配合弹性刀杆,对于4毫米以上螺距,应采用分层切削法或左右赶刀法,从而避免三刃切削。

一,车刀几何角度选用。

粗车刀于精车刀所选用的几何角度有很大差别,粗车刀由于前刀面开有卷削槽,背前角应选用8度至15度,卷削槽长度长于牙槽深,但需要注意的是,背前角取较大值在保证车刀锋利,徘削顺利的同时却减少了楔角,固应根据刀头强度相应的减少背吃刀量。车刀前角是为了使切削中的两牙侧都与前面垂直,避免一侧工作前角过小,所以前角为螺纹的螺旋升角,注意,右旋螺纹左侧切削刃低于右侧切削刃,左旋时相反。车刀两侧后角也与螺纹旋向有关,即,三度至五度加减一个螺旋升角。其实,详细的角度要求,课本上说的已经很详细了,只不过以前所接受的教育并没有培养出我们结合实践的习惯,不少学生在实际上手时完全忽视了课本知识,完全是蛮干。至于很多情况下会出现理论与实际不相辅的情况,个人认为,个中问题,应该综合考虑,不能片面的归罪于理论错误,例如装刀高低,工件与刀具材料,切削力影响,热变形和热切削性能,车刀自身刚性,工艺系统安排是否合理,刀具磨损情况,切削液选择,机床齿轮间隙等等,别以为我是在微观论述,钻牛角,其中哪一项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导致报废或残次品。就说我的实操情况吧,装刀高度低了不到一毫米,结果导致五小时内全是废品,车刀崩刃四次。工艺选择不当,时间超出一个小时。切削液选择不当,导致所车出螺纹边缘均有毛刺,不经打磨甚至无法配合。这看似极其微小的因素,可却实实在在是加工中的重要环节,这些在课本上不会谈及过多,甚至有些都不曾提过,要我看,与其说是理论脱节,不如说是专业的理论性发展过于粗浅片面,学生自身在许多方面的能力缺乏锻

炼培养。

切削液选择。在车削梯形螺纹中,需要浇注大量的切削液,选择合适的切削液对于车削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却也是极容易被忽视的一点。一般来说,粗车时以冷却为主,选用3%~10%浓度乳化液,精车以润滑主,选用流动性稍好的机油,需要注意,精车时选用的转速较低,选用机油切削表面会发雾,光洁度不是很理想,而粗车时冷却液使用过多,进给量又很少时,工件表面会产生一层硬化层,在精车后时极容易残留毛边,影响配合。所以我总结了一下几点措施:粗车时加大切削液浓度,和进给量,车刀一定要锋利,尤其是两侧后角与前角选择合适。半精车时留较小余量,防止在精加工时由于多次微量走刀挤出硬化层。精车时先使用油溶性切削液,留约0.08的余量,再改用乳化液,刃磨车刀切削刃,进行最后一道光整加工,如此车削出的螺纹表面光洁度会非常好,在没有高浓度乳化液时,可使用机

油代替。

切削三要素。对于车床,背吃刀量,进给量,切削速度,是车削技术的核心,而螺纹加工进给量恒定,只能调整被吃刀量与切削速度。背吃刀量只需满足加工原则即可,我重点说切削速度。切削速度,粗加工20米每分钟,精加工低于5米每分钟,材料较硬时粗加工降低,精加工提升到7米每分钟。昨天下午我们考试车削梯形双头内螺纹,唯独我所使用的毛坯材料居然是调制过的40洛!硬度几乎达到了高速钢切削峰值,第一刀便发现不对劲,第二刀更是差点崩了刀子,来不及换材料只好同时减小背车刀量与切削速度,勉勉强强粗车完,粗车刀却早就严重磨损,但精加工极其顺利,材料硬度高,不容易加工硬化,表面光洁度粗糙度会非常好,牙顶不残留一点毛刺,算是又一收获吧! 精加工。精加工原则,保证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在精车时,通常采用中径赶刀法,既使用齿厚游标卡尺量出车刀在螺纹中径的宽度,赶除余量即可,外螺纹可以通过三针量出剩余赶刀量,而内螺纹则无法测量,所以只能精确把握赶刀量,来保证精度,

我在车削需要配合的内螺纹时,计算出的与实际赶刀量曾经出现过0.40毫米的误差。为此特进行了逐一检测,牙型角、牙型半角、让刀扎刀情况、表面粗糙度、测量误差、装刀高度误差。一一检查排除后,赶刀量误差有效的控制在了0.1毫米。加工效率。单位时间内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数量。这里关键问题是排除非必要步骤,精简工艺过程,努力提高熟练度与操作技巧。准备工作充足的情况下,基本速度:粗车半精车控制在20分钟以内,精车20分钟

以内,外螺纹应更快些。

螺纹车削

左右车削法车梯形螺纹(推荐)

左右车削法车梯形螺纹[材料]

车削螺纹故障分析

CAMWprks螺纹车削加工

测量梯形螺纹

螺纹车削潜在改进方法

10 车削外三角螺纹

大螺距锯齿螺纹车削

车削螺纹时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车削梯形螺纹.doc》
车削梯形螺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