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5(推荐)

2020-03-02 12:58: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

第12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并尝试对其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 B、知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改革,匈牙利改革一度成效显著。

C、思考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分析能力和以史鉴今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A、问题讨论法。在读书过程中认真思考、设疑、质疑并讨论。教师作适当引导。

B、对比教学法。尝试把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同时期的中国、改革后的中国进行一些比较,以助思考苏东改革存在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实施改革,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必然道路。

明白社会主义的发展,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的,只有实是求是,坚定不移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匈牙利取得成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改革,并尝试对它们进行客观的评价,积极思考它们的经验和教训;明白实施改革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必然道路,改革必须实事求是,持之以恒。

难点:能否认识到改革陷入困境不是不需要改革,而是未能实事求是,持之以恒。 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图表法、综合分析法 教学工具:课本插图、挂图、地图册、粉笔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2、导入新课:由于斯大林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了,赫鲁晓夫上台后,率先举起了大旗。

3、讲授新课

一、赫鲁晓夫的小修小补

1、背景:斯大林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

2、主要措施 (1)经济改革。

A、农业改革。减税、提价、投资、垦荒、种植玉米

结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足:随意鲁莽,不能实事求是,必然无法获得成功。

B、工业改革。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增加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

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不经反复实践和深思熟虑就鲁莽行事,改革注定失败。 (2)政治改革

A、背景:斯大林统治时期,个人崇拜现象严重,社会主义民主遭到严重破坏。

B、主要措施:提出要反对个人崇拜,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并昭雪一批冤假错案。

C、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未能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最终重蹈覆辙。 表格:说明了苏联的农业持续发展。

二、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1、背景:改革势在必行

2、卡达尔改革:

A、经济上:由高度集中转为宏观调控。把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商品生产、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B、政治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C、成效: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家政局长期保持稳定。 D、启示:改革一定要根据国情,实事求是,坚定不移,持之以恒。 讨论:为什么苏联的改革成效不显著?匈牙利的改革成效显著? 苏联:小修小补,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强了个人和中央的集权。

匈牙利: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的作用,注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如何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锐意改革,值得肯定;但独断专行,缺乏实事求是、全面研究、深思熟虑、反复实践、的精神品质。 认识:改革势在必行;社会主义的发展,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必须实事求是,坚定不移。

巩固小结 作业布置

第13课 挑战“两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欧盟的形成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知道欧盟的地理范围,提高识图能力。简述日本在二战后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了解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以后在政治上的要求及表现。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增强“学习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表格归纳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直观地表现基础知识。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对比性的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B、阅读教材内外的资料,多角度地认识,解释历史事物并进一步提高阅读史料,归纳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B、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我国应当继续保持既定方针,把发展作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措施,欧盟的形成过程以及日本和西欧迅速崛起的道路对中国及世界的借鉴作用。

难点:新的力量中心的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图表法、综合分析法 教学工具:课本插图、挂图、地图册、粉笔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如何?

2、导入新课:日本和西欧经济日益发展,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3、讲授新课

一、联合的欧洲

1、背景:

2、欧盟成立的过程:

A、1952年,德意卢荷比法(得意如何比法)六国政府成立了国际性的煤钢垄断组织————“欧洲煤钢共同体”

B、1958年,六国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D、1973年,英国,丹麦,爱尔兰加入;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葡萄牙,西班牙加入;1995年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

E、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成立。

F、2002年匈牙利等东欧10个国家加入

,共25个国家。 注意:要求学生掌握欧盟旗帜和欧盟成员国示意图。

三、走向经济大国之路

1、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持续高速增长,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分析其原因:

A、外部条件:美国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政治上迫使日本进行民主改革,经济上采取扶植日本的政策。 B、内部条件:战后日本政府和人民积极重建家园。

2、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它的政治方针随之改变。实行“对美协调为主轴”,以恢复中日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多边自主外交政策,后又调整为以日美合作为轴心的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A、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B、80年代,日本明确表示要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愿望。

C、90年代,日本把成为亚太地区的政治大国地位作为实现世界政治大国地位的出发点。

巩固小结 作业布置

第14课 殖民废虚上的重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说出《印巴分治方案》和克什米尔问题,知道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B、了解印度民族振兴的概况。

C、了解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概况,说出“非洲独立年”的由来以及各国独立后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道路上的探索。

D、简述古巴独立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史实。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二战前后世界地图的对比分析,了解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概况,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 B、列表归纳亚非拉代表国家在争取国家独立、捍卫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不懈努力的史实,提高归纳和表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亚非拉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是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认识到亚非拉各国在独立后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才是摆脱殖民统治,真正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印度独立运动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史实 难点:非洲的独立运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图表法、综合分析法 教学工具:课本插图、挂图、地图册、粉笔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二战的后果有哪些?

2、导入新课:二战后印尼,越南,朝鲜,中国,等大批亚洲国家走向独立。

3、讲授新课

一、翱翔的“蓝孔雀”

1、展示《二战后初期亚洲国家独立形势图》

问:二战后获得独立的亚洲国家有哪些?

2、印度是什么时候独立的?第一任印度共和国的总理是谁?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山西历史教案5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上)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单元

华东版九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5(推荐).doc》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5(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