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作业——从共性和差异看中西教育现代化

2020-03-03 23:29: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东北师范大学通识选修课外国教育史专题课程作业

从共性和差异中看中西教育的近代化

2013年5月

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

年级: 2011级

专业: 地理科学

姓名: 代艳彩

学号: 2011013082 从共性和差异看中西教育的近代化

从共性和差异中看中西教育的近代化

读史使人明智。我们从教育学的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争取对当前的国家教育改革提供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

学习了英德美日四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之后,我们可以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将中国的教育发展与四国进行对比,从共性和差异中思考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不管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近代化还是中国近代一系列教育改革,也不管其最终的结果如何,其目的都是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进程概括起来就是资产阶级通过反对封建势力,使教育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和宗教形态而资本主义化。而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也是为了能够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这是中西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共性。从中我们也能看出教育在一个国家、民族发展中的作用何其巨大。

我们常说,科学技术是 从共性和差异看中西教育的近代化

等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由美国赫拉斯曼等人推动强迫入学、免费教育等措施。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各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他们对教育的重视。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们应着重做好下列工作: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教育立国观念,使终身学习真正深入人心;加强法制建设,为教育保驾护航;加大教育投资,积极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努力拓展企业与学校的合作,设立各项教育基金、教育发展银行;重视师资培养,加强教师进修培训,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强科学研究,努力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成立教育审议会进行教育调研,制订科学的教育政策推动教育改革;重视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积极推进社会教育,创建终身学习型社会。

然而我们不得不说,近代中国对教育的探索是以失败告终的。让我们的思路再回到近代。近代的中国也曾为了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的命运而不懈努力。比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都想通过教育变革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以求富国强兵,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身处同样命运的日本却能通过学习西方最终实现教育的近代化,确立了资本主义教育制度。

通过对中日教育近代化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二者的改革主体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中国教育近代化改革的主体都是极少数的官僚和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虽然有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但代表的还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真正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君主立宪制。另外,他们没有最高的政治决策力,也没有一定的群众力量做基础,仅仅想靠拉拢政治集团内部的几个人或皇帝来实行改革,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反观日本,其倡导改革的主体是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强烈的政治号召力的中下级武士。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日本较之于中国,其对自身教育的变革是彻底的,对西方的学习是积极的。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在国与国的交流日益频繁的国际大背景下,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面对文化之间的碰撞,面对优于我国的文化时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要冷静对待外来文化,认清文化的先进性,要积极吸收先进文化。中国的教育相对于世界教育大系统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应该在交流的过程中看清自身的缺点,借鉴国外教育的优势加大教育改革。政府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国政府不仅要加大对教育的宏观调控力度,还要增加财政支持,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另外,学者们也要关注世界教育动态,积极参与教育实践并且总结经验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汲取西方各国教育发展变革中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使我们的教育更上一层楼。

外国教育史作业

中西教育差异

从《中国达人秀》看中西选秀差异

从申论写作看中西议论文体结构差异

1中西教育之差异

从巴菲特与盖茨晚宴看中西富人的差异

从中西神话的对比看中西民族文化的差异的文献综述

赞科夫论文(外国教育史作业)

中西教育差异对比专题报告(三)

从“共性中的差异”中浅析武松的形象

《外国教育史作业——从共性和差异看中西教育现代化.doc》
外国教育史作业——从共性和差异看中西教育现代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