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秋节主题班会(共)

2020-03-03 20:20: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篇1:庆中秋主题班会

明月天涯共此时 月到中秋分外明——四年级中秋主题班会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

嫦 娥

李商隐

2、这个首诗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相传嫦娥是帝嚳的女儿,也称姮娥。美貌非凡。后羿的妻子,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远古时,有十个太阳一起升空,烤焦了所有庄稼草木,使民不聊生。后羿为救助百姓,用弓箭射下九個太阳,还除掉大地上的毒蛇猛兽,人們才得以安居乐业。不料,被射落九個的太阳皆是天帝之子,天帝便十分恼怒的将后羿和妻子嫦娥贬入人间。西王母很同情后羿的遭遇,就把长生不老药送給他,但嫦娥起了私心,一个人偷偷吞服,身体竟轻飘上天。然而,嫦娥怕到天庭会受到众仙取笑,只好奔往月亮,成了广寒宮主---月神娘娘。嫦娥奔月的当天,据說就是八月十五日,于是后人便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祭月。

1、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的主角则是高挂天空的一轮明月。皎洁的明月,自古就是人们吟咏歌颂的对像,中秋节的月亮,更令人有温馨的感受。

2、我们最熟悉的唐朝诗人李白的《静夜诗》

过渡:写出了中秋节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苏轼《水调歌头》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3、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千古吟诵的绝句。

1、中秋节的习俗

(1)中秋祭月

(2)秋节赏灯 浙江一带中秋夜放羊皮小水灯「一点紅」,江面上佈滿了数十万

盏灯,有如天上繁星,十分引人注目。

民还得在田间插设「土地公拐杖」。土地公拐杖是以竹子夾上土地公金,插在田間,插好土地公拐杖后,再以月餅祭祀。

四、情景表演

2、学生表演和家人吃月饼的小品。(即兴表演:学会谦让,把月饼先分给长辈)。

篇2: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

杨 峰

一、活动目的:

二、活动时间:2012年9月25日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八(7)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3、学生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1)、出示图片1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三、中秋佳节话月饼

老师:学生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

(3)学生作品欣赏。

2、举办月饼宴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① 送月饼:

② 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

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

篇3:中秋节主题班会流程 中秋节主题班会流程

参加对象:6年5班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一个礼拜的班队课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主持人:文娱委员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由于这时正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例如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每逢八月十五的夜晚,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到了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其团圆之义。虽然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人们庆祝中秋节的方式不同,但是这都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向往。

一、中秋节知识小竞赛

比赛规则:

2.题目有6道选择题(每题10分)、4道问答题(每题20分)、4终极挑战题(每题30分)(注意!选择题、问答题答错不扣分,终极挑战题答错扣10分)

3.当主持人念完题目后,选手即可开始抢答,选手须举手示意主持人,主持人许可后即可获得抢答权。

4.如果选手抢到答题权后不知道答案,可以寻求场外援助,即要求自己所在的小组成员每

比赛题目:

选择题:

1、中秋节是从在哪个朝代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答案:④唐

①明 ②宋 ③元 ④唐

2、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答案:①祭奉月神的祭品

①祭奉月神的祭品 ②馈赠亲友的礼物 ③节日食品 ④地方小吃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 答案:②王安石

①李白 ②王安石 ③杜甫 ④白居易

4、在中秋节的有关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答案:②桂树

①槐树 ②桂树 ③柳树 ④杨树

5、以下哪个国家中秋节不吃月饼?(ppt展示各国习俗) 答案:③日本

①美国 ②意大利 ③日本 ④英国

6、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答案:①悲欢离合

①悲欢离合 ②天气的好坏 ③凶吉的象征 ④身体是否健康

问答题:

1、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答案:花好月圆

答案:刘伯温(ppt展示典故)

3、中秋节有嫦娥奔月的传说。

答案:癞蛤蟆

答案:西王母

终极挑战题

潮汐与什么有关?——月亮

中国汉族有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秋节、春节、清明节,另外一个节日是什么?——端午节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元末

传说中与月饼来历有关的皇帝是——朱元璋

国旗上有月亮的是哪个国家——巴基斯坦

二、吟诵中秋

看来同学们都花了不少心思去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中秋节知识竞赛就到这里告一段落吧。

朗诵《嫦娥》及《水调歌头》

结束语:,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人们对家庭,对未来的美好思念和愿望,不同的节日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寄托。

三、课外延伸

端午节、春节等等中国传统节日,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

篇4:庆中秋迎国庆主题班会

王兴镇中心小学三(2)班主题班会备课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庆祝中秋节主题班会

关于中秋节主题班会(共)

高中中秋节主题班会(共)

庆祝六一主题班会(共)

庆祝五一主题班会(共)

庆祝五一主题班会(共)

庆祝妇女节主题班会(共)

庆祝建队日主题班会(共)

中秋节主题班会

中秋节主题班会

《庆祝中秋节主题班会(共).doc》
庆祝中秋节主题班会(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