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教案(星球版)

2020-03-02 10:36: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教案

中馆驿中心学校 张学文

一、教材分析

内容选自星球地图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本课简要介绍母亲河黄河的基本概况、黄河的功绩、黄河的忧患及形成原因、黄河的治理等方面知识。

二、教学目标设定 1.知识目标:

(1)黄河的源流概况

(2)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及危害 (3)黄河的治理及开发利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增进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母亲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母亲河现状的思考

四、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是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时候,针对学生特点可以让学生查找有关《黄河》的历史、地理资料,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教学方法

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师适当引导、积极拓展。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黄河流域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将全班分成12个小组,分别收集黄河流域的图片和文字

(二)导入新课

教师让各组分别展示黄河流域相关图片,让学生欣赏黄河流域景观风采,教师略作讲解,把大家带入轻松的课堂。

(三)展示黄河流域地图,让学生了解其概况

1、教师设问:

(1)黄河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各是什么? (2)黄河流经哪几个省、自治区? (3)黄河流经哪些地形区?

(4)黄河所处的干湿地区有哪些?

2、学生抢答。(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四)展示课件(上游刘家峡等水电站及宁夏、河套平原等景观),讨论“母亲河”的奉献

1.教师设问:黄河为什么有“母亲河”之称?

2.学生讨论分析黄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积极影响(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3.师生归结:

(1)冲积形成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并成为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使中华民族沿河而居,得以繁衍生息)。

(2)丰富的水能资源(龙羊峡、青铜峡、刘家峡等水电站) (3)引黄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

(五)展示黄土高原及黄河下游景观、分析黄河的危害及成因。

讨论:1.黄河为什么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2.“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

3.“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直观演示,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对黄河的忧患意识)

(六)探讨黄河的治理

1.学生讨论畅谈保护母亲河的具体建议和措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2.师生归纳

(七)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在关注母亲河的同时,希望大家也关注流经家乡麻城的第一大河——举水河,看看举水河对麻城带来哪些福音?想想举水河给家乡带来了哪些灾难?该如何治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商务星球版)

最新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八年级下地理教案(星球板)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天气的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教学案例

八年级地理上册《2.5黄河》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水资源教学设计

1.3 长江 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

最新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优秀]

《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教案(星球版).doc》
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教案(星球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