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2020-03-03 14:13: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摘要

会计工作渗透于社会经济活动各个方面,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的目的就是探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首先阐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特征和要求,概括了现在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着重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

要求

必要性

原因

对策

目录 引言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征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必要补充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市场经济管理的高效化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负面效应

三、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完善

(二)没有构建以行业协会颁布的自律性的职业道德规范

(三)没有形成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四、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制度本身的局限性

(二)会计从业人员受利益驱动

(三)国家和行业监督机制不完善

(四)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成本低

五、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培育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环境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

(三)建立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档案体系

(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五)完善会计岗位轮换制度,推行会计委派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引言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初步形成,以及由信息技术推动的经济变革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悄然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渗透于社会经济活动各个方面的会计工作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市场经济逐利原则的驱动下,会计人员职业职业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会计领域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探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为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作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必要性,概括了现在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着重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探讨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首先要从道德的概念讲起。伦理学认为,道德就是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行为的共同约束标准,它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代表的是社会公众的意志。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职业道德就是社会公众对会计从业人员行为的共同愿望,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因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会计职业道德有着显著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是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社会责任。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共同要求。从受委托从事会计工作开始,会计人员就担负着人们对会计工作的责任,而会计的责任是核算盈余的管理经营活动。就拿核算盈余来说,盈余影响着社会,盈余所产生的社会结果牵涉到税收的增减、利润的分配、扩大再生产、就业人员的增加等等,所以,核算盈余从小的方面上讲是反映本企业这个小团体的经营成果,从大的方面上讲是反映社会的一部分的经营成果,也就是社会的经营成果,这就是会计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从业人员服务,会计行为所牵涉的是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2、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任何社会和个人,都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只能适应、掌握和运用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财政部在1996年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原要求。主要是:

1、敬业爱岗: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的工作要求。

2、熟悉法规: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3、依法办事:即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

4、客观公正:即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5、搞好服务: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6、保守秘密:即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必要补充 规范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规则主要体现在各种财经会计法律、规章制度之中。但在强调运用会计法规、法令、纪律来规范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同时,仍必须辅之以会计道德规范。原因在于法律的完备总是相对的,再完善的法制总会存在某些“空隙和漏洞”。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理论界、企业界以及政府的监管部门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要建健康的、有活力的,能够反映社会特色,表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市场经济,必须尊崇道德原则。缺乏道德,经济运行的成本会极其高昂,甚至根本无法运行。在一个欺诈和舞弊盛行的社会里,弱者得不到公平,坦诚者最易受到伤害。正常的经济次序受到巨大破坏,更不用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市场经济管理的高效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需要有效的规章制度。发挥规章制度的应有作用,则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一方面,良好道德精神是规章制度运行并发挥作用的润滑剂。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它所作用的程度多少还取决于人们的道德觉悟,倘若缺乏道德力量,规章制度就难以顺利运行从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进步的道德观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进步道德的作用,它可以通过社会舆进行评价,考察改革及其相应行为的正义性和合理性。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负面效应

道德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与管理、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一般而言,管理、行政、法律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它通过国家行政部门强制推行一些政策法令,尽管可以收到明显效果,但对处于市场经济活动的人来说,终究是一种外在力量,若不能被心悦诚服地接受,往往只能造成一种暂时效应,一旦市场经济运行出现“障碍”,已经建立起来的秩序仍有被冲垮的危险。

三、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已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尚未完全替代以往的计划经济,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没有建立,绝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同时由于会计人员从属于企业经营者,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会计人员和经营者“共谋”的不良行为。概括起来,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

(一)会计职业首先道德教育不完善

目前的各类与会计相关的学校中,未单独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在讲解职业道德内容时,通常也是一笔带过,难有实质性内容。国内会计职业道德案例教程,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会计及审计人员后续教育中也难见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弱化的潜在影响是巨大的,这是造成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没有构建以行业协会颁布的自律性的职业道德规范

从本质上讲,会计职业道德是非强制性的,目前企业会计的职业道德依然还是通过法律或法规的形成强制规定的。可喜的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是一种行业自律、非强制性的职业道德规范,这是一个长足的进步。但应当看到,其他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通过法律和法规的形式强制规定的。极具重要性的企业会计目前尚无一个行业自律性质的职业道德规范。

(三)没有形成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通常情况下,会计职业活动包括公共会计活动、企业会计活动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活动。而从内容上看,当前的会计职业活动涉及财务会计活动、税务会计活动、管理会计活动、内部审计活动和外部审计活动。我国目前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际上只在注册会计师方面有所建立,企业会计及内部审计等方面的职业道德依然是以法律、法规的方式提出的。其中,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建设还是空白。

四、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一)会计制度本身的局限性

一是会计原则本身为会计造假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润来操纵利润;另外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成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像的空间,二是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会计造假提供了契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使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已不能完全适应需要,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定及颁布,这在客观上出现了一个“合规”的造假时段。

(二)会计从业人员受利益驱动

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是利益的驱动。这里所讲的“利益”,既包括单位利益,也包括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处在首位的是单位利益。单位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各方面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其次,是个人利益。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管理的最高领导层,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加薪、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他们也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一方面,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规,避免因违犯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必须接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按单位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并由此获得加薪、升迁、奖励等利益。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利益中有些是直接利益,即相关人员可直接通过制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获得的好处,如通过虚计利润骗取奖励等;也有些是间接利益,如单位负责人通过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好处等。由此可见,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关系极为复杂,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进而产生了虚假会计信息,究其根源是利益机制的驱动和缺少一个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三)国家和行业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经济主体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审计、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的监督。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设健全,在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还不相适应。内部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往往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由于点多、面广、任务重、注册会计师制度又刚刚恢复建立不久,加之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造成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当企业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动营,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和监督。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四)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成本低

目前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减弱了法律的效力。在具体的规定上现有的一些治假法规、处罚规定也是得过宽。如《会计法》第45条“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成犯罪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等规定。相对于因造假取得的巨额经济和政治收益而言,这种造假成本太过于低廉。而且,即使这么轻的经济处罚也往往是由造假机构的权益来承担,极少影响到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利益。正是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才会不断上演会计造假的闹剧。

五、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培育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环境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一个道德意识淡泊,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味的会计职业道德。净化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能做到的,而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

首先要坚持诚信的用人原则。具有良好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员是会计行业的宝贵资源,这种资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现在一些单位在会计人员的使用上,以是否“听话”作为标准,这种错误的用人导向是对会计职业的严重扭曲。提到会计人员的品质,人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坚持原则,诚实本分,而不是俯首贴耳,弄虚作假。各单位聘用会计人员,首先选择的应该是有诚信的人,一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很强,但是缺少诚信,我们是不应该聘用的。

其次充分发挥诚信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将会计战线上具有高尚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事迹作为教材,把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具体化、人格化,增强其感染力。大力宣传先进会计人员的事迹,将先进会计人员的事迹提炼成职业化要求,努力引导会计人员向先进人物看齐,实践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同时还要重视舆论作用,舆论可以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起到扬抑作用。在会计领域,只有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舆论,才能净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也才能收到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

个人道德修养,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处于放纵阶段,不能指望良好道德在短期内能自发形成,而应该下大力气狠抓落实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是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德治必须与法治联系起来,互相促进。要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和相关领导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引导每个会计行为者自觉履行《会计法》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权力和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会计从业人员合法利益的利益观。二是要引导会计从业人员自省自律。切实增强从业人员自省、自律、自重意识是培育、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所谓自省、就是每天都要反复自己的言行,以便发现违背常理和道德要求之处并及时纠正;所谓自律,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检点,防止违背道德的意识与行为的出现。因此,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接受职业道德的引导、规范,自觉检查自己的言行,思考自己的得与失、对与错,自觉纠正言行偏差,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要求,逐步完成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对现有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明确的条款加以修改,并增加对那些在现实中出现实中出现而法律法规中没有涉及的情况的规定。我们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相关法律法规里面增加民事赔偿制度的规定,对因有关人员造假而产生的损失,由其按照责任大小进行承担,尤其是要明确和加大单位负责人的赔偿比例,这样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虚假信息损害就会依照有关条款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获取赔偿。民事赔偿责任并不排除刑事责任等当事人应当事人应当承担的其他责任,以此达到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和惩罚违法违规者的目的,遏制失信行为。与此同时,还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想象空间,如适当增加会计报表附注,完善和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等,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空间。

(四)建立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档案体系

诚信档案包含的对象是我国所会计从业人员及其领导。具体记录的信息应包括四个方面,即基本信息、守信信息、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诚信档案主要记录会员的基本情况、在诚信方面的良好与表现及行为、已经出现的有违行业诚信要求而需予以提示的行为,以及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及准则、受到各类处理的行为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诚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由各级财政部门逐级汇总报财政部和会计学会,各单位对所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各相关人员有义务及时向单位如实提供诚信信息和相应资料,并保证真实。各单位负责本单位会计诚信档案相关信息的归集、录入,会计学会重点负责会计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分析、更新、网络开发和维护、政策解释和培训,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级学会的诚信档案建设管理工作,对全行业会计诚信信息进行分析和披露。会计诚信档案记录期限至个人不再从事会计工作止,对相关人员失信和处罚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披露,是加强会计自律性管理的有效手段,使诚信执业者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失信者受到市场的处罚。

(五)完善会计岗位轮换制度,推行会计委派制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实行有计划的会计轮岗制度,有利于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在会计机构内部形成换岗交接清查的内部检查和牵制机制,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他(她)们能掌握多种岗位技能,促使本单位会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还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接触不同内容和形成的业务岗位,激发会计人员创造和提出业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思想。

会计做假帐的关键之一是会计人员参与做假,那么如何解决当前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混乱,解决会计人员监督不力的有效办法,就是推行切实可行的会计委派制度。一是会计委派制度。一是会计委派制度可提高会计人员在委派单位中的独立性,使其不受单位负责人违规违法指挥,充分发挥其会计的监督作用。二是会计委派制严格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为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善性提供了保障。三是会计委派制中委派会计的产生及轮换制度,有利于会计人员加强诚信及品德操守,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结论

总之,会计工作参透于社会经济活动各个方面,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我国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成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国政府将会计职业道德的目标还必须采取种种有效的措施。

致谢

这篇论文能够得以成稿,是因为我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首先,我要向我的指导老师,他耐心又专业地指导了我的论文写作。其次,还要感谢我阅读过和引用过的参考文献的作者们,没有前人们的研究成功,我是不可能完成这篇论文的。再次,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朋友们,我是在他们的鼓励下完成这篇论文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96.6.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9.10.31 3.孟凡利,《会计职业道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4.罗宏、朱开熹,《“不做假账”与会计学素质教育》,《会计之友》,2002(1) 5.殷国滨,《浅谈新经济下的会计人员素质》,《现代会计》2002(2) 6.韩传模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自律机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7 7.李军,《从“不做假账”谈会计监督》,《财会研究》,2003(10) 8.斯惠文,《浅论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辽宁教育会计通讯》,2000(8-9) 9.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不做假账”与会计诚信的现实思考》,《会计研究》,2003(1)

10.王合喜、董红星,《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财会月刊》,2004(2) 11.于书林,《论会计人员道德观》,《现代会计》,2002(1)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漫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漫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论会计职业道德

论会计职业道德

论会计环境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论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及建设途径

论职业道德建设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doc》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