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排列规律教学设计

2020-03-02 01:53: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间隔排列规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

48、49页。

教学目标:

1、感受、应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能联系发现的规律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发现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1、听写训练。圆、三角形、圆、三角形、圆、三角形(暂停)圆和三角形一样多吗?让学生接着画圆、三角形(暂停),看来圆和三角形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

2、揭示课题:像这样两个圆中间有一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中间有一个圆,圆和三角形一个接着一个,一个隔着一个,我们就说圆和三角形是间隔排列的(板书:间隔排列)。

3、延伸铺垫:继续画,画得完吗?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紧接着再画一个圆、三角形,圆和三角形一样多吗(一样多)?最好做个标记来表明。圆和三角形是一一对应的。(板书:对应)如果再画一个圆,还一样多吗?(不一样多)谁来解释一下?(圆比三角形多一个,因为最后圆找不到一个对应的三角形了)。

二、教学新授。

1、探究规律

(1) 出示情境图: (2) 探讨研究:

★ 在这幅图上找间隔排列的物体(兔子和蘑菇、夹子和手帕、篱笆和柱子)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许多间隔排列的物体。 ★ 同学们对兔子和蘑菇比较感兴趣,那我们就先来研究兔子和蘑菇。看图一起说兔子、蘑菇、兔子、蘑菇,通过说一说我们就知道兔子和蘑菇是间隔排列的。那是兔子多还是蘑菇多呢?(兔子多)你是怎么想的呢?用抽象的符号圆和三角形代替兔子和蘑菇来研究。(一个兔子对应着一个蘑菇,第一个兔子对应第一个蘑菇,第二个兔子对应着第二个蘑菇„„就这样往后,到最后一只兔子没有对应的蘑菇,那我们就想到了兔子比蘑菇多1只) ★ 刚才有人说兔子和蘑菇是间隔排列的,那他们也同样多吗?仍然用抽象的符号圆和三角形代替兔子和蘑菇来研究(一个柱子对应着一个篱笆,最后一个柱子没有对应的篱笆了,就想到兔子比蘑菇多一只,也就是蘑菇比兔子少一只)。

★ 手帕和夹子是什么关系呢,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一个夹子对应着一个手帕,最后一个夹子没有对应的手帕了,就可以知道夹子比手帕多1,手帕比夹子少1)。进一步抽象成符号语言,△○△○△○„„△○(虽然不知道圆和三角形具体有几个,但知道圆和三角形是一样多的,因为圆和三角形是一一对应的);△○△○△○„„△○△(虽然不知道圆和三角形具体有几个,但知道圆比三角形多1个,因为前面圆和三角形是一一对应的,最后圆找不到对应的三角形)。

2、小结方法:在这里三角形表示一种物体,圆表示另一种物体,就这样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现在删去一种物体,多了一个间隔,因此我们得出物体的个数比间隔的个数多1,或者说间隔的个数比物体的个数少1。

3、回归生活:桌子和椅子(以第一小组为例,一张桌子对应着一张椅子,桌子和椅子一样多)、花纹等。

三、巩固应用。

1、研究电线杆与广告牌问题:25根电线杆之间有多少个广告牌?(闭上眼睛想一想,第一根电线杆对应着第一根广告牌,第二根电线杆对应着第二个广告牌,第25根电线杆没有对应的广告牌了,因此得出广告牌比电线杆少1)

2、热狗问题:只要知道什么,就能知道热狗的根数。上一层的热狗叠放在下一层热狗的间隔上,故而上一层比下一层的根数少1,画图呈现,由此引导堆木材问题。

3、找朋友:12个男孩排成一排,用●表示男生,要求每两名男生之间都一个女生●

●,要有几个女生(11);12个男生围成一圈,每两名男生之间有一个女生,需要几个女生。由此进一步引导出钟面问题。

4、手腕游戏:一只手有四个间隔,一双手有几个间隔?(两只手分开时有8个间隔,两只手一端相连有9个间隔,两只手两端相连有10个)

四、

结束语。

刚才我们研究的几个实际问题,都与我们今天学的间隔问题有关,看来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一定会有更多的间隔规律的发现。

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间隔排列 教学设计

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找规律间隔排列教案

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间隔排列的教学设计

间隔排列

间隔排列

间隔排列

《间隔排列》教学反思

《间隔排列规律教学设计.doc》
间隔排列规律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