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总结

2020-03-03 08:28: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二○一○年工作总结

2010年,在襄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干部职工围绕市政府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质量兴市战略,深入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和质监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全年工作回顾

(一)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质量兴市战略。我们以“质量兴市战略领导小组”为依托,建立和完善了五项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了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市政府在1号文件中将质量兴市作为目标任务纳入32个部门的工作绩效责任考核体系,出台了《襄樊市质量兴市绩效考核方案》,十个县(市)区全部开展了“质量兴县(市、区)”活动。二是完善了部门分工协作机制。相关政府部门分为六个工作小组,落实了工作职责,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具体事务,已经形成了齐抓共管、整体推动的格局。三是建立了宏观评价考核机制。根据各部门的具体工作目标,对质量兴市工作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在对各种质量信息进行考核评价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布了《2009年襄樊质量状况》白皮书,这是我市首次以白皮书形式向社会公开综合性质量信息。四是完善了名牌产品培育机制。组织开展名牌创建工作专题调研,摸清具有创牌潜力的企业和产品,实行重点扶持。认真分析上年度申报落选企业的评分和落选原因,形成

1 分析报告提交给企业,有针对性地提出经营建议。在全市52家企业开展了质量兴企绩效评价工作,组织质量志愿者对11家企业的自查情况进行了抽查和质量诊断,帮助企业提升质量水平。五是落实了质量工作激励机制。6月17日在全市质量兴市工作会议上,市政府对2009年度质量兴市、质量兴企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荣获“湖北名牌产品”的企业进行了表彰,并拿出120万元重奖了获牌企业。今年我市又申报了湖北名牌产品30个。

(二)推行网格化监管,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在深入推行“一主多协”监管体制的基础上,我局在市区范围内探索实行了“网格化”监管,进一步提高区域监管水平,初步解决了分工过细、多头进企业、重复检查等问题。根据上级部署,开展了内容丰富的“质量和安全年”活动。针对区域特点、民生重点和监管难点,组织开展了农资、化肥、建材、家电下乡产品、清新居室、起重机械、人造鸡蛋、卫生纸、电能计量器具、水表及医疗计量器具等产品专项执法行动。积极开展打假扶优活动,围绕演义酒、丽波牛奶、东风康明斯等12个我市著名品牌开展专项打假行动,查处假冒伪劣商品货值260多万元。不断加强小作坊监管,起草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卫生基本条件现场核查规范》,对104家食品小作坊进行了卫生条件现场核查。开展了食用炒货、淀粉及制品、肉制品、膨化食品、糕点、植物油、棕子等食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对11个不合格产品进行了后处理。启动了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已完成体检612人次。严把特种设备准入关,开展了起重机械、电梯、超期未检设备、气瓶充装站和检验站等2 专项整治行动。先后查处了三桥工地使用非法制造起重机械案件、茂名奥达菱电梯安装公司和河南省豫东起重建筑设备有限公司起重机械安装未经监检合格交付使用等典型案件。

(三)落实主体责任,着力强化质量基础工作。我们从质量基础性工作抓起,围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着力发挥质量、标准、计量等手段作用,促进质量兴市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积极开展宏观质量管理。先后以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名牌产品现状、软启动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为上级提供决策依据。广泛推广先进管理方法,开展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全面质量管理、5S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宣传、教育和经验交流活动,帮助企业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农产品认证等国际通行的自愿性认证。组织开展了“百日质量提升”活动,推广东风康明斯公司的“三征三赛”经验,动员企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质量文化。二是全面推行标准化战略。完成企业标准注册登记17个,企业标准备案229个,采标5个和采标标志1个。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旅游、物流、文化、商贸等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2个服务业标准化省级试点已获批准。继续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力度,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采标情况进行了排查摸底,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我市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要产品采标率已达85%以上,其中食品和重要工业产品等领域安全性能标准、涉及人身安全的检测方法标准和出口产品已经100%采用了国际标准。三是不断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申报了19个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7个“龙头企业”试点单位。

3 制定了2项湖北省农业地方标准,己通过省局评审。保康烟叶等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了验收。四是进一步强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以市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襄樊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的意见》,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对申报成功的单位进行奖励。谷城薤山叠翠茶己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评审,即将成为我市第五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五是不断加强计量管理工作。组织开展计量器具普查活动,提高计量器具定检率。开展“诚信计量进市场,健康计量进医院、光明计量进眼镜店、服务计量进社区”活动,加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能源计量工作,组织实施节能工程计量服务活动,目前全市年耗标煤5000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已基本达到国家要求,能源计量器具一级配备率达98%,次级配备率达87%,重点设备配备率达95.5%;各级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率达100%,周期检定率在95%以上;98.5%的企业已配备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

(四)积极招商引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我局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成立了专设机构,并将招商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通过努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湖北和川包装有限公司落户汽车产业开发区,投资2700万元建设食品包装项目,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2条生产线已安装投产;湖北华电公司建筑升降机械生产项目,投资2000万元落户于襄城区,主要设备已完成安装,正在申报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湖北国通青山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3亿元,开发和生产电动汽车专用电池和其他动力电池,该项目已于7月5日正式签订合同。另有武4 汉顶津食品公司2000万元饮用水扩产项目和华电公司5000万元特种设备生产项目等正在洽谈中。

(五)加快能力建设,增强技术支撑能力。树立了“围绕支柱产业,上能力上手段、服务企业、保障安全”的工作思路,制定实施了“1122”工程,各项能力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引进社会资源联合建设的省级蓄电池检测中心已经取得了十项国家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资格,省摩擦材料检测中心、谷城县局和樊城分局综合检测楼都将于年内投入使用。筹建国家级动力蓄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计划得到省、市政府和省局的大力支持,已正式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将于近期迎来可行性评审,其建设用地划拨已进入审批程序。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强化队伍建设,以资质考核为着力点,大力提倡“一人多证”和“一专多能”,培养更多的多岗通用型人才。开展优秀论文征集、技能比武大赛和比对实验等活动,树立“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我局代表队获得全省质监系统执法打假技能比武冠军和检验检测技能比武团体第八名。

(六)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民质量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宣传普及质量法律法规,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全市各类媒体上公布了12365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在《襄樊纵横》杂志上刊发了一期质监专刊,在《楚天都市报》上刊发了枣阳市、襄阳区、谷城县、宜城市等地实施“质量兴市”工作的宣传专版,在《襄 5 樊晚报》“质量与生活”专栏中公布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成立了“质量志愿者”组织,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很多企业主动与质量志愿者联系,希望得到质量帮扶,目前首批33名质量志愿者已经开展质量帮扶活动30余次。开展了质量法律知识进工厂、进社区、进乡村和进校园活动。在消费者权益日、世界计量日、安全生产月和质量月期间,集中开展各类宣传咨询活动11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0份,受理咨询和投诉1000余人次;组织各气瓶充装站悬挂安全标语、警示标志,并开展了免费抽残活动;组织电梯生产单位,免费宣贯新电梯检验规则;印刷2000本《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通过会议、现场检查、培训班等方式免费发放。开展了“电梯安全进社区”活动,现场进行了有奖竞猜、播放宣传片、发放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资料等活动,并进行了一次模拟电梯困人应急救援演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断加强质量培训工作,今年已培训食品检验工236人次,培训企业质量管理人员316人次,培训考核特种设备作业人员1277人次。

(七)规范业务行为,不断加强党风行风建设。在全市系统开展了企业评机关、争先创优、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和技术机构整顿等活动,通过进一步规范业务行为,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顺利通过了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对我局“五五”普法工作的检查验收。一是制定实施业务工作规范。在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综合业务监管工作规范》、《行政执法工作规范》、《计量检定工作规范》、《产品质量检验工作规范》、《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规范》和《组6 织机构代码工作规范》,对质监日常业务行为做出了科学具体的规定。二是改进业务管理机制。推行业务计划管理,在摸清工作底数的基础上,制定周密的业务计划,并按月进行量化考核。积极搭建业务信息平台,保障内部信息交流和共享,提高监管效率。三是建立健全了涉企服务制度。建立了年初提醒制度,向企业发放质监工作建议(提醒)书,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了服务质量反馈制度,请被检企业填写检验检定业务意见表,强化政风行风监督;建立了企业联系点制度,对重点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强化与企业的联系和服务;建立了规模企业保护制度,开辟服务绿色通道,实行减免收费和一般性问题不予处罚等措施。在技术机构推行大科室制,精简合并内设机构,明确监管服务区域,减少进企业频次,培养和锻炼“一专多能”型业务人才,提高工作效率。对检验检定行为实行“五统一”:统一收费审批程序、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收费、统一出具报告、统一填写意见反馈表。

二、存在的问题和2011年工作打算

2010年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质监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各项工作进展不够平衡,质量管理水平有待提升,质量保障能力有待增强,人员素质仍有待提高。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质监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市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将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履行职责,科学发展,

7 建立健全大质量工作机制,不断弘扬大质监文化,推进我市质监事业稳步发展,为襄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我局的总体工作目标是:坚持一个中心,推进两大建设,抓好三大服务,践行四大理念,构建五型质监,即: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积极推进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监文化建设,主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深入实践“规范、创新、发展、和谐”的事业理念,努力构建“服务质监”、“平安质监”、“法治质监”、“科技质监”与“和谐质监”。

8

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总结

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总结

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总结

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总结

襄樊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总结

质量技术监督局年终工作总结

质量技术监督局年度工作总结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总结

年度工作总结(质量技术监督局)

《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总结.doc》
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