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思想录(生)

2020-03-01 17:43: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夹河镇初级中学导学案九年级上语文《创造学思想录》

主备:柯贤坤审核:九年级语文组时间:20141007学生姓名:

导学目标:

1、根据课文说说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2、初步感知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3、“聪明人做聪明事”的实例.导学重难点:

1.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和特点.2.初步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导学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社会发展、人类进步,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你认为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有哪些特点? (学生发言交流后,教师归纳明确)

二、自学体验:

1.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yǎn()然②一chóu()莫展③焙()烧④竣()工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文中八则故事的内涵 ①放松----

②造就你自己的规则----③多问几个假若----④使用你的想象力----

⑤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⑥从你的箱子中走出来----⑦看到画面之外----⑧顺其自然----

3、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下面的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①亚历山大。

②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③在飞机场上看时装的人。④建筑师。

4、课文中的事例很能说明道理,对我们也有所启发,下面请大家从古代历史中或现代生活中举出一个“聪明人做聪明事”例子,和大家一起交流。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以上各题。

四、归纳提升:

结合课文说说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

A.态度严肃声誉卓著俨然B.与众不同拦腰截断离奇C.优雅自然一愁莫展铁轨D.设计优美思维疆界地域2.选出下列事例中没有体现创造性思维的一项()A.亚力山大用刀劈开高尔丁死结。B.经常问离奇问题。

C.1866年一个依荷华州的农民看到铁路后,认为铁路不过是火车和铁轨。D.建筑师依据人们踩出的小道铺设人行道。3.选出没体现创造性思想的一项()

A.多角度思考问题B.充满好奇心C.善于提问D.按照规定认真做事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琼宇商业大厦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扩大商品经营。 B.过了一会儿,那辆摩托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正常的气候,决定着农作物生长的好坏。

D.天文学家根据测出的月球上山峰影子的长度,可以计算出月球上山峰的高度。5.从上下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A.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B.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6.怎样理解“但是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这句话?

六、总结反思:

【拓展阅读】

创造力小故事

1.“毛毛虫实验”(摈弃墨守成规) 法国著名科学家法伯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虫子,这种虫子都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它们外出觅食或者玩耍,都会跟随在另一只同类的后面,而从来不敢另寻出路。法伯做了一个实验,他花费了很长时间捉了许多这种虫子,然后把它们一只只首尾相连放在一个花盆周围,在离花盆不远处放置了一些这种虫子很爱吃的食物。一个小时之后,法伯前去观察,发现虫子一只只不知疲倦地围绕着花盆转圈。一天之后,法伯再去观察,发现虫子们仍然在一只紧跟一只地围绕着花盆疲于奔命。七天之后,法伯去看,发现所有的虫子已经一只只首尾相连地累死在了花盆周围。

后来,法伯在他的实验笔记中写道:这些虫子死不足惜,但如果它们中的一只能够越出雷池半步,换一种方式,就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命运也会迥然不同,最起码不会饿死在离食物不远的地方。

其实,该换一种思维方式生存的不仅仅是虫子,还有比他们高级得多的人类。

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司要招聘一名业务经理,丰厚的薪水和各项福利待遇吸引了数百名求职者前来应聘,经过一番初试和复试,剩下了10名求职者。主考官对这10名求职者说:“你们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一个星期之后,本公司的总裁将亲自面试你们。”一个星期之后,10名做了准备的求职者如约而至。结果,一个其貌不扬的求职者被留用下来,总裁问这名求职者:“知道你为什么会被留用吗?”这名求职者老实地回答:“不清楚。”总裁说:“其实,你不是这10名求职者中最优秀的。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时髦的服装、娴熟的面试技巧,但都不像你所做的准备这样务实。你用了一种超常规的方式,对本公司产品的市场情况及别家公司同类产品的情况做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并提交了一份市场调查报告。你没被本公司聘用之前,就做了这么多工作,不用你又用谁呢?”

点评:世上的事情有时就这么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如果你墨守成规,等待你的只有失败;相反,如果你稍微动一下脑筋,对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一番创新,就能获得成功。比如,那种具有“跟随者”习性的虫子为什么就木能动动脑筋,对自己固有的习性进行一下创新——不跟在别人身后漫无目的地奔跑,而像那个其貌不扬的求职者一样换

一种思维方式呢?当然,让虫子摈弃自己固有的习性难免苛求,虫子毕竟是虫子。但是,人呢?

2.将脑袋打开1毫米

美国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的营销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10年,每年的营业额增长率为10%-20%。这令董事会兴奋万分。

不过进入第11年、第12年、第13年时,营销额则停滞下来,但每月大体维持在同样的数字,董事会对此3年的业绩表现感到强烈不满,便召开经理级以上的高层会议,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的经理站了起来,对总裁说:“我有一张纸条,纸条里有个建议,若您要采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美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每个月都支付给你薪水,另有分红、奖金,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对策,你还另外要求5万美元,是不是太过分?”“总裁先生,请别误会,您支付我的薪水,让我平时卖力为公司工作,但这是一个重大而又有价值的建议,您应该支付我额外的奖金。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l分钱也不必支付。但是,您损失的必定不止5万美元。”年轻的经理说。“好,我就看看它为何值这么多钱?”总裁接过那张纸条,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美元的支票给那个年轻的经理。那张纸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在的牙膏开口直径扩大1毫米。”

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试想,每天早晚,消费者多用直径扩大了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多出多少倍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14个年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点评: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会引起意料不到的变化。当你习惯于旧有的思维模式而走不出一条新路时,何不将你的脑袋打开1毫米?!(摘自:《中国青年报》,2004年4月4日,第3版)

3.低效逻辑

19世纪70年代,当时著名的打字机制造商肖尔斯公司听到很多用户的抱怨:打字员打字速度太快的话,按键就会撞在一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理层让工程师们找出一种防止这种现象发生的办法。工程师们讨论了一会儿之后,其中一个人说:“如果我们让打字员的速度慢下来,会怎么样?按键就不会挤撞得那么厉害了。”于是就有了低效的键盘排列组合。例如,字母“O ”和“I”

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分别排在第3和第6位,但工程师们却把它们放在键盘上由灵活性较弱的手指敲击的位置。这种“低效逻辑”在键盘设计上普遍使用,这个不同凡响的创意解决了键盘上的撞击问题。自从这个解决方案诞生起,打字机的技术发展水平和文字处理技术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4.垃圾筒的故事(寻找跳板)

几年前,荷兰的一座城市出现了乱扔垃圾的问题,原本干净整洁的地方变得有碍观瞻,因为人们不再使用垃圾箱了。大街上到处都是随地乱扔的烟头。啤酒瓶、巧克力糖纸、报纸等各种废弃物。

卫生部门显然对此很关心,他们开始寻找清洁城市的办法。一种办法是把随地乱扔废弃物的罚款从25荷兰盾(荷兰货币单位)提高到50荷兰盾。他们尝试了这个办法,但收效甚微。另一个方案是增加在这一地区街头巡逻的督察员,这也可以算是另一种“惩罚随地乱扔”的办法。同样,它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后来,有人提出了下面这个问题:

假如人们在把垃圾倒进垃圾桶的时候,垃圾桶能付钱给他们,会怎么样?我们可以给每一个垃圾桶装一个电子感应装置和一个硬币返还系统。每当有人把垃圾倒进垃圾桶,它就会付给他10荷兰盾。

这种想法至少是对人们的大脑猛敲了一下。“假如„„会怎么样”这个问题把“惩罚随地乱扔”变成了“奖励遵纪守法”。不过,这个想法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陷,因为如果真的实施这种想法,这座城市就要破产了——欧洲会有一半的人到那里去倒垃圾。

幸运的是,倾听这个想法的人并没有以是否切实可行来衡量它,而是把它作为跳板,进而问自己:“还有其他什么办法可以对那哪些把垃圾倒入垃圾桶的人进行奖励呢?”这个问题使他们找到了下面这个解决方案。卫生部研制了一种电子垃圾桶,它的上部装有一个感应装置,当探测到有垃圾倒入时,就会激活录音机,同时播放其中的一段笑话。换句话说,这是一种会讲笑话的垃圾桶!不同的垃圾桶讲不同的笑话(有的讲低俗的双关语,有的讲冗长无聊的滑稽故事,还有的讲简短的俏皮话),此举很快就有了成效。笑话每两周就更换一次,人们都特意地把垃圾倒入垃圾桶,于是城市又恢复了原有的整洁。

5.突破思维框框故事三则

十六岁的少年

1972年美国民主党提名麦高文出马和尼克松竞选总统。后来,麦高文决定换掉他

的副总统竞选搭档。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看到了这个毕生的机会,他以五美分一个的价格买下了5000个已经成为废物的“麦高文——伊哥领”竞选名牌和汽车贴纸。随后他再以每个25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纪念物。

虽然这个少年一次性的财富并没有带来产业界的革命或突破,但关键的是他发掘了旁人无法察觉的机会。这个少年是谁?他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便利贴的发现

便利贴的发现十分的偶然。本来科学家是要研究一种黏性很强的胶,却发现得到的是黏性较弱的弱胶。正当大家感到沮丧的时候, 3M公司的一个人从这个实验中发现了它真正的价值。

于是,这就变成了一个可以赚取几十亿美元的商机。

清洁工的建议

美国圣地亚哥的克特立旅馆是一座重要建筑的诞生地。当时旅馆的管理人员觉得原来的电梯太小,必须扩建。于是,找了很多工程师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设计的方案是从地下室到顶楼,一路挖一个大洞,就可以建一个新电梯了。

他们的谈论被一个清洁工听到了,清洁工问他们要干什么,于是这些人解释了方案。清洁工听后说:可这样会搞得很脏、很乱呀,而且如果停业的话很多人会失去工作。

一个工程师听了清洁工的话,于是挑战性地问:“你有更好的主意吗?

清洁工想了想说:“为什么不在旅馆的外面修电梯呢?”于是,克特立旅馆成了现在已被广为采用的室外电梯的发源地。

就算不是专家,也会有很棒的点子。

创造学思想录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九年级语文《创造学思想录》教学案

鄂教版语文《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思想录

思想录读后感

《思想录》读书心得

创造学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普通创造学

《创造学思想录(生).doc》
创造学思想录(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