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2020-03-02 07:25: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关键词:公共生活,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意识,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地点:学校;

时间:2010年11月10日;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实践社会公的规范;

对象:大学生;

形式: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实践,数据统计,我顺利完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体,90%左右的被调查的同学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仅有10%公德意识薄弱)

(一)文明礼貌

在文明礼貌方面,接近90%的大学生能做到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相关。今天,倡导和普及文明礼貌,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新型人际关系的迫切要求,也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

(二)助人为乐

在助人为乐方面,大学生作得更是出色。近95%的人能做到助人为乐。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能够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并以此为荣。分别有61.6%和80%的学生表示“有时会”和“肯定会”主动帮助身边的有困难的同学,95.6%的学生表示在公交车上会给旁边站着的老弱病残孕的乘客主动让座,85%的学生参加过青年志愿者活动,92%的学生表示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感到光荣。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助人为乐是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养成的美德和习惯,将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三)爱护公物

爱护公物,是每个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作为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大学生群体,理应比一般人有更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但40%的同学在爱护公物方面仍持不定态度,要不要爱护公物还要看情况而定。仅有55%会明确如何对待公共财物,还有5%装作不看见。爱护公物是一个人高尚道德之所

在,爱护公物是一个人崇高品质的体现,爱护公物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写照。爱护公物能显示一个社会的风尚,体现一个民族的素质,反映一个国家的精神。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四)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根本上说保护环境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作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大学生环境保护有明显倾向性和参与性,有80%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为环境保护尽自己的所能,包括愿意为环保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还有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认同或较认同“大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起先导作用”,这都体现了大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较强烈的责任感。事实上,我们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开展的各种公益活动,他们或清扫校园、或清洁公共设施、或维护校园绿地„„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新时期大学生爱校如家的精神风貌和符合自己社会角色的文明精神。

(五)遵纪守法

在遵纪守法方面,大部分同学在认知上肯定遵守校纪校规的必要性,但在实际行动中因具体情况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遵守情况。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在遵守交通规则、课堂纪律等做的很不好。问到“你闯过红灯吗?”时,只有16.3%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闯过红灯,65.2%学生表示闯的比较少,分别8.1%和10.4%的学生经常和比较多地闯红灯。对于“当路灯显示为红的时候,而又没有或很少有车经过时,你会如何?”这一问题,48.7%的学生选择“直接过去”,50.8%的学生选择“等路灯变绿再过去”。由此可见,许多大学生不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较为普遍。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的法规 。

(六)关于实践

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些期望化为提高自身强大修养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争做实践社会公德的模范,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饯行社会公德规范。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学习公共文明礼仪知识。比如,在公共卫生方面,大学生要培养的责任意识,主动营造和爱护身边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在公共秩序方面,大学生要培养自觉遵守法规的意识,解决知行不统一的问题;在公共交往方面,培养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宽容他人的意识,等等。维护校园清洁的自愿者活动;献爱心活动。举办、参加各种有益于公德建设的活动:维护校园清洁的自愿者活动;献爱心活动,公共文明行为大家谈、大家唱、大家写、大家画、大家做等活动。对于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和现象要能够进行及时纠正,不让公德滑到形成“水流”乃至“泥石流”这种不堪局面。在实践中的反省、自查、修养,从小事做起,带头社会公德规范。

(七)互联网

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有着社会舆论的监督,我们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因此更讲社会公德。但在缺少监督的网络空间里,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大学生的上网行为、面对网络文化的种种反应以及网络道德却呈现多元化。大学生中,每天上网一小时的占19.4%,两小时的占39.2%,三小时的占26.6%,半天以上的占14%;其中60.6%的喜欢晚上上网,在被调查者中,无一人称自己没有上过网。72.6%的被调查者非常反感聊天室骂人现象,56.9%的表示不浏览黄色网站或网页;53.8%的进入他人网站也只想看看而已;79.5%的从来没有用非法手段进入或攻击过他人网站,58.8%的不在聊天室骂人。这反映出,作为社会文明使者,实践社会道德、社会文明和先进文化的大学生网民,与其他网民相比,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但在网络开放、虚拟、隐蔽、自由的空间里,部分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也折射出网络道德的失衡。这部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较少,性格孤僻、心态失衡,导致了网络道德的失衡。27.4%的被调查者有过入侵机密网页的想法,47.4%的学生偶尔在网吧看见别人浏览黄色网站,34.6%的学生对浏览黄色网站、网页持无所谓的态度,28.2%的学生在聊天室骂过人。调查还显示,有68%的大学生表示在聊天时说真话要视情况而定; 很多怕惹麻烦,一般不会在网上填写个人真实资料。66%的人对网上发布的广告和新闻半信半疑。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做到: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

总结

道德是分领域和层次的。不论在哪一领域哪一层次,大学生都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我们大学生理应养成遵守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在得到社会肯定和表彰的同时,我们应时刻谨记肩上的神圣责任,时刻以社会公德典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社会公德形象大使。

2010/11/22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doc》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