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包装

2020-03-03 09:52: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多种工艺组合将成为酒包装印刷的理想方式

酒包装与烟标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酒的品种繁多,档次也多。整体而言,酒包装印制的难度没有烟标那样复杂,印制加工以胶印和几种典型的后加工为主,凹版印刷和丝网印刷为补充方式。 业内有关人士认为,酒包装印刷目前还是以胶印为主,印刷颜色以四色和专色为主。酒包装用的标签一般采用铜版纸印刷,例如定量为80g/m和128g/m高档铜版纸。酒包装盒的印制则以定量为350g/m的白卡纸和白纸板为主。酒包装印刷传统上以胶印为主,使用厚纸型多色胶印机,如海德堡多色胶印机,印刷精美,速度快,能够印刷0.6~1.0mm的厚纸,速度可以达到1.5万张/小时,印刷酒盒极为适宜。

胶印是较为成熟的印刷工艺,特别是在网目调印刷上,有一套规范化、数据化的方法。然而,酒包装印刷除了网目调印刷之外,还涉及到大量的专色复制,如大面积的红色实地、金(银)色、珠光效果等。由于专色特别是实地专色对饱和度和亮度的要求较高,而胶印在印刷实地时,受到墨层厚度的限制,就显得力不从心。此时可以采用先深后浅的两次印刷方式,设计时尽量避免实地版上有镂空文字,以免增加套印难度。

现在,由于酒包装材料普遍采用复合纸类材料,并用普通油墨印刷,存在附着力、耐摩擦性及干燥性差等问题。因此,厂家一般对胶印机进行UV技术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复合纸类印刷品存在的问题。由于UV油墨极大地提高了墨层表面的物理性能,一些包装印刷企业已开始采用胶印UV油墨印刷细砂、金、银等一些普通胶印很难实现的效果。

凹印因高饱和度、高反差、高亮度、一致性强、印版耐印力高等特点成为酒包装印刷的另外一种可选方式。如果美术设计稿实地较大,要求墨色厚实,普通胶印略显不足,采用凹印方式,则能够满足需求。凹印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印刷除纸张以外的其他承印材料,例如先在激光防伪膜上印刷,再与纸板进行复合,达到另一种视觉效果等。

由于凹印酒包装以实地、色块和线条居多,所以制版中对色彩管理的要求相对来说不严格,印刷过程控制相对于胶印、柔性版印刷来说比较容易。

丝网印刷的磨砂、折光、冰花、皱纹等艺术效果使酒盒包装锦上添花,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另外,因为采用丝网uv局部上光之后产品的亮度增加,立体感强,经常被用在酒包装彩盒的整饰上。柔性版印刷目前在酒包装彩盒印制中很少应用,有一些啤酒标签会采用这种印刷方式。相信其环保和卫生的优点,会逐渐得到酒厂的认可和青睐。

展望未来的酒包装印刷趋势,业内人士认为,多种工艺组合将成为酒包装印刷的理想方式,组合印刷能够把几种印刷方式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例如,在印刷层次

22丰富的产品时,可选择胶印;在印刷专色、金(银)墨时,可选用单张纸凹印。需要特殊的装潢效果时,则可采用丝网印刷。

胶印、凹印、网印等三种工艺的结合,给酒包装彩盒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配合后加工工序,使酒包装彩盒成为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艺术品。

根据不同的酒包装设计,印后加工有覆膜、烫印、压凹凸、局部上光、模切等,由于近年来印刷材料发展很快,覆膜又分为亮光膜、亚光膜、镭射膜、激光防伪膜等。

最近几年,压纹技术不断创新,在金卡纸、镀铝纸上应用较多,将文字或图案通过压力机的冲压,可以获得很好的视觉效果,并且也有很好的防伪效果。同时,一些技术实力雄厚的包装印刷企业开发出一些新技术,例如在中高档酒盒包装印制中,出现了“烫印+压凹凸”的印后加工技术,把本来两个独立的工序“烫印”和“压凹凸”整合为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就能产生烫印、凸起或凹进的文字和图案,看起来美观大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技术减少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节约了成本。目前该项技术正在推广应用中。

印后加工领域目前还出现了一种新技术,同样是把两个独立的工序“模切”和“压凹凸”整合为一道工序,即“模切+压凹凸”,利用设备的一次压力完成两个传统的工序。这种技术要求在相同压力条件下既能起到模切成型的作用,又能实现凹凸效果。这种创新的技术能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而且降低了酒包装彩盒的印制成本。

在追求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新技术研发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有理由相信,国内包装印刷企业将继续推陈出新,在酒包装印制领域还会出现创新的技术和工艺。 对裱工艺

647.什么是对裱(覆面)工艺?

生产彩盒(箱)包装,为降低成本、加强彩盒的挺度、提高主承受力和承载力,将有底纹的灰卡、白卡或瓦楞纸底面均匀涂上精胶水,裱到有印刷图文的薄卡纸或金、银纸上去,经适当的加压,即成对裱卡纸,它包括裱纸板、瓦楞纸(B、E、C型)等。

648.对裱卡纸的工艺分类有哪几种?

对裱工艺分为手工裱纸、半自动对裱工艺、自动对裱工艺。

649.什么是半自动对裱卡纸工艺?

半自动对裱工艺指人工放底纸、自动涂上糊精胶水,再用人工将面纸对位,由机器对裱复合,形成一张上有图文下有加强力度的半成品纸。然后经机器压合完成。

650.什么是自动裱卡纸工艺?

所有工序全部由机器来完成。

651.什么是人工裱卡纸工艺?

所有工序全部由人工操作。

652.对裱卡纸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输送底纸或瓦楞纸(B、E、C型)→涂糊精胶水

输送有印刷图文的面纸→对裱→压合→收纸

653.裱薄纸(150g以下)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放双灰卡纸制成的半成品盒→人工粘贴四边→成品

输送面纸→涂胶→对准盒位

654.裱纸工艺易出现的故障是什么?

裱纸工艺易出现的故障有:裱纸不牢、裱纸不准、瓦楞纸板覆面易出现的“搓板”故障,塌楞故障等。

655.出现裱纸不牢故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排除?

表现为整张纸或部分容易撕开。

原因:涂胶不全面或不充分,或裱贴时胶水已干或压合不够。

处理方法:检查胶水粘度。适当增大涂胶量。检查压辊表面电镀抛光面是否有脱落、刮胶片是否不平。提高涂胶均匀度。适当增加压力并且压力要均匀。

656.出现裱纸不准故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排除?

原因:面纸与底纸规位不一致,纸张边缘不在同一导线上。

处理方法:调节上、下输纸部分,使之同步。如手工输纸,则要注意送纸是否与前档规同步。调节裱纸压辊两端一致。调节纸张定位,检查输纸通道是否畅通。

657.瓦楞纸板裱合印刷面纸时出现“搓板”故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排除?

在彩盒生产中,裱合到单面瓦楞纸上的彩印面纸有时会出现一道道向内凹陷的形如搓板的皱褶。出现这种故障,一是影响成品美观,二是对纸箱的强度、厚度产生影响。

形成原因:面纸和单面瓦楞纸板裱合过程中,粘合剂涂敷不佳,挤聚到楞峰两侧的粘合剂涂量过多,在粘结干燥过程中,会导致面纸在楞峰两侧缩紧形成“搓板”。裱合前需查看粘合剂涂敷量,若在面纸上出现一条条很细小的线,则说明涂胶状态佳,不会出现搓板现象,若出现粗重的双线,说明涂胶量过大,则会出现搓板现象。如图101所示。

解决方法:更换面纸定量。提高玉米粉粘合剂的粘度。采用润湿法(吊凉、加湿等)使纸张吸附一定量水分后再使用。调节控制好压力辊与涂胶辊之间的平行度和间隙(以瓦楞纸板刚好通过为准)。面纸的纵丝缕与瓦楞纸板板楞的方向应是呈垂直方向进行裱合。

658.瓦楞纸板裱合印刷面纸时出现塌楞故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排除?

塌楞是指瓦楞纸在裱合2min后两边的楞展平伸长,在胶粘剂好的情况下,两边还可粘合,如胶粘剂质量不好,还会造成两端严重开胶。

产生原因:瓦楞的方向与裱纸的丝缕方向不平行。瓦楞原纸施胶度不够,伸长率大,造

成胶液还未在楞上形成胶膜就渗进纸张纤维中,使纤维伸长,造成塌楞和大面积开胶。

处理方法:改变裱纸丝缕方向。使用瓦楞纸前,先行质量检测,方法是用手指醮少许水轻点在瓦楞纸上,观察其渗透速度,反复几次。6s后渗透的瓦楞纸经实践证明可认为是合格的。

浅谈金银墨的胶印工艺

.专色油墨是指预先混合好的特定彩色油墨,如荧光黄色、珍珠蓝色、金属金银色油墨等,它不是靠CMYK四色混合出来的。CMYK四色印刷油墨的色域比可见光色域窄,而专色油墨的色域则比CMYK四色印刷油墨色域宽,故可以表现CMYK四色油墨以外的许多颜色。在设计中,客户常常要求用到金色和银色印刷,由于金色和银色印刷不能由四色印刷来实现,故其印刷技术有特殊的要求。印刷时,金色和银色是按专色来处理的,即用金墨和银墨来印刷,其菲林也应该是专色菲林,单独出一张菲林片,并单独晒版印刷。以下介绍的就是金银墨的胶印工艺。

一、金银墨的组成

同其它油墨一样,金、银墨主要也是由颜料和连结料两大部分构成,简单地说,金墨是由金粉和调金油调配而成的,银墨是由铝粉和调银油调配而成。 1.颜料

金墨中的颜料是金粉,它实际上是由铜、锌合金制成的粉末,金粉中的锌的含量一般在8%~30%左右,其中,含锌率在8%~12%之间的金墨颜色偏红,习惯上称为红金,含锌率在20%~30%之间的金墨颜色则偏青,一般称为青金,介于红金和青金之间的称为青红金。在凹版印刷中,调配金墨一般采用的是800目的金粉,且金粉颗粒的表面大都包裹有表面活性剂,能够跟树脂连结料很好地结合。

银粉实际上就是铝粉,是由65%的片状铝粉与35%的挥发性碳氢类溶剂组成。铝粉颜料的比重较小,易于在液体中漂浮。凹印银墨中所采用的就是在连结料中具有漂浮能力的漂浮性银粉。银墨一般采用400~1000目的银粉,如果在大面积区域上印刷银墨的话,可以采用较低目数的银粉。比如400目的银粉来调制银墨,印刷后具有较高的金属光泽。 2.连结料

金、银墨中所采用的连结料是一种特殊的调墨油,一般称为调金油或调银油,主要成分是油、树脂、有机溶剂辅助材料。胶印墨的连结料应满足以下条件:①必须有足够的粘度,以便很好地与金粉或者银粉结合。②透明度必须要高,不能对金、银墨的色相产生影响。③调金油或调银油的酸性要低,否则会使金粉或银粉发生化学反应。④调金油或调银油还应具备快干与快固着性,防止金墨或银墨印刷品发生背面粘脏。 3.附加剂

在金属中加入少量的亮光浆或透明黄,可增强金墨的亲墨性和传递性;冬天在金墨中加入少量的红燥油可以加快干燥速度;调墨时加入硬脂酸酰胺表面活性剂,能使金粉在连结料

中充分地润湿、分散、漂浮。减少油墨转移过程中的糊版、堆墨现象。在金墨中加入少量亮光浆能在冲淡金墨的同时,提高光亮度和黏性,减少金墨堆积、改善流动性。

二、生产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工艺设计要求

设计时应尽量避免金银色与主色或大面积实地叠印过多,使金银色印不上或印迹发虚。在多色印刷中,金银印刷应放在最后色序印刷,因为金银墨为表面成色性油墨,若在它们的表面再印其它的颜色,则会完全失去金属光泽。金银色尽可能设计在黑色、红色、蓝色等深色的实地上,充分发挥金银墨的金属光亮作用。金银墨印刷线条、文字不能太小,这是因为金银粉的颗粒较大,在印刷油墨传递过程中转移性能较差,容易造成堆版、糊版,而致使细小的线条、文字模糊不清。 2.承印物的选择

在胶印过程中,金银墨印刷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殊需要选择符合性的纸张来印刷才能够获得理想的金银色印刷效果。纸张表面平滑度越好,印件的金属光泽度越好,且网点清晰、层次丰富,色泽鲜艳;如果纸张表面粗糙多孔、质地疏松,则得不到良好的金属光泽的印刷效果。一般选用铜版纸、压光白纸板为佳,用胶版纸效果不好,用凸版纸效果更差。要避免在酸性纸上印金、印银,金银粉会受酸作用发黑与变色。 3.打底墨

由于金银墨的金属粉末颗粒粗、印刷适性差,与纸张的吸附性差,为了填充纸张表面的毛孔,减少纸张的吸油性。避免印金银墨时连接料渗透过多而影响墨膜牢度与光泽,并且中性底膜可以使金银墨与酸性纸隔开,使印件光泽保留持久,所以在纸张上印金银时,先印一道底色,底色一般以黄墨为主,胶版纸上一般使用中黄墨为主,略加黑墨及利金银墨,涂料纸上采用透明黄墨加利金银墨打底。特别应注意的是在印底墨时一定要掌握好墨层的干燥情况,金银墨要印在没有完全干燥的底墨上,底墨完全干燥,色泽好,但牢度不够,影响金银墨的附着;如果底墨未干,必定造成金银墨被底墨反粘,影响金银墨的光泽。 4.金银墨印刷适性的控制

①油墨的粘度 粘度是油墨应用中最主要的控制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油墨的转移性能和印刷品的质量,粘度过低容易造成油墨铺展;反之,粘度过高则油墨的转移性能比较差,容易出现大面积实地部分着墨不匀、细线条断裂等弊病。大面积印刷金、银墨时,油墨的粘度可以调得稍低一些,保证印刷后的墨层均匀一致;面积较小的线条上印刷金、银墨时,油墨的粘度则应稍高一些。

②油墨的干燥性 油墨的干燥速度应当适当,油墨的干燥速度太快,容易发生干版,影响油墨的转移,但油墨的干燥速度也不能太慢,否则会发生印刷品背面粘脏现象。选择油墨干燥速度的一般原则是:在印刷机现有的条件下,油墨在进行下一印刷组之前进行复卷或堆叠之前应该能够充分干燥,但是在印版上却不能干燥。在印刷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

金、银墨中加入适量的慢干性溶剂或者快干溶剂,以调整金、银墨的干燥速度。 5.印刷机的控制

①印刷压力 在金、银墨印刷过程中,如果是大面积的实地色块可适当地加大印刷压力,可以使墨层均匀、厚实;如果是较小的线条或者文字,则印刷压力应适当减小一点,避免印迹扩大、糊版等不良弊病的产生。

②印刷速度 在印刷金墨时,印刷机的速度不能太快,应先慢再逐步加快,一般以3500~4000张/小时为宜,否则,由于摩擦作用而产生的热量不断积累,很容易使金墨氧化变黑,不仅会影响金墨的光泽,还有可能会造成糊版。

③正确选用和使用润版液 润版液不宜采用酸性的,因为金银粉遇酸性润版液易变黑。金银墨胶印最好采用醇类润版液,因为醇类润版液以乙醇、异丙醇为主要成分,表面张力小,润湿性能好,且呈中性,可以减少印版用水量,防止金银墨乳化,影响光泽。同时醇类润版液具有挥发性,能够降低版面的温度,在保证空白部分不起脏的前提下提高印版的耐印力,且不与金银粉反应。目前印刷厂使用得最多的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醇酰胺,可起到降低润版液的表面张力的作用。

④选择合适的包衬 因为平版胶印印刷速度快,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橡皮滚筒与纸张的接触时间短,且金银墨的转移性能差,墨层要求厚实,为此必须通过加大印刷压力来解决。但是加大印刷压力软包衬易压缩变形,引起金银色网点扩大并糊版,所以一般采用中、硬性包衬来达到既减少包衬的压缩变形又增加压力的目的。

⑤墨斗下墨量 墨量的控制要先小再逐渐加大,并要少加、勤加,使墨斗的下墨量保持均匀达到水墨平衡。 6.温湿度的控制

湿度过高,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容易使金墨发生变色,而且还会影响纸张承印物材料的含水量,发生尺寸变形,从而造成套印不准等故障。如果湿度太低,空气太干燥,容易发生静电现象。因此,印刷车间内的温湿度应尽量保持恒定,一般来说,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之间,温度控制在20~28℃之间。

三、金银墨胶印常见故障及排除 1.堆墨

故障现象:金银墨在胶辊上越积越多,且转动时非常光滑,而印版图文上的金银墨却不够,产品印迹薄、花;或者印版与橡皮布的墨层都很厚,而产品印迹薄、花。

故障原因:金银墨的流动性太差,或储存时间太长;金银墨墨粉质量差,颗粒粗,粘连性差,导致传递性低。

排除方法:在油墨中加入适量的薄调墨油,以降低油墨的粘度,提高流动性。 2.糊版

故障现象:印版上网点或图文的边缘铺展,空白字糊死,不精细。

故障原因:金银粉颗粒粗,导热性差,经摩擦后,连同连接料产生热膨胀,造成图文的铺展。

排除方法:适当降低印刷机速度,机速控制在4000张/小时以内;选用适合金银墨印刷的润湿药水,可在原配的润湿液中加入5%~10%的酒精(异丙醇)。 3.拉毛

故障现象:产品实地色不实,有浅色毛绒等。

故障原因:油墨太稠、黏度大,流动性低;水辊掉毛:胶辊老化。

排除方法:油墨中可以加入适量的调墨油和油墨添加剂;将水绒布反包在水辊上,选用印刷适性好的胶辊。 4.背面蹭脏

故障现象:产品的正面与上一张的背面粘在一起,产品发毛。

故障原因:过多地加入辅助材料,影响油墨的固着速度;油墨墨层太厚。

排除方法:增加红燥油的比例,使油墨干燥速度加快;控制薄调墨油的用量,可加放5%的胶印防黏剂;可采用喷粉、晾架子等方法。 5.印迹发虚

故障现象:金银墨印迹不平服、发虚。

故障原因:印刷压力调节不当,装版垫版不细不匀,墨量过小或局部墨量不匀,调金油含量过多,纸张表面过于粗糙或底色印刷不理想。

排除方法:适当加大印刷压力,并由轻到重进行细调;减少调金油;在较平服的底色墨层上印金、印银。同时适当加大印刷压力和墨量。

纸张丝缕方向

纸张的性能对印刷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想获得图文清晰、层次丰富、颜色鲜艳的复制效果,性能优异的纸张必不可少。实际生产中,人们往往对纸张的吸墨性、白度、平滑度、表面强度等性能比较重视,但容易忽略纸张丝缕方向对印刷生产的影响,常常因纸张丝缕不对导致工艺操作难度加大,出现不必要的工艺质量故障。

纸张纤维排列是具有方向性的,这是因为纸张的主要成份是植物纤维,由于抄纸过程中纤维受到造纸机运转方向的牵引作用,大多数纤维沿造纸机运转方向排列,这就是纸张的丝缕方向。根据纸张纤维组织排列的走向的不同,纸张丝缕方向分为纵向和横向,纸张纤维与造纸机运转方向一致的方向称为纵向(MachineDirection),与造纸机运转垂直的方向则称为横向(CroDirection),对于单张纸来说,纤维走向平行于长边的纸张称为纵纹纸,纤维走向平行于短边的纸张称为横纹纸。比如以787×1092mm规格的纸张为例,如果纸张纤维走向与1092mm这一长边平行,这种纸张就称之为纵纹纸,如果将纸张裁切成780×540mm的对开纸上机印刷,这时纸张的纤维走向与540mm这一短边平行,因此又称上机纸为横纹纸。

纸张丝缕方向不同,其纤维排列方向就不一样,因此纸张的许多性能具有较显著的方向性,尤其是圆网造纸机生产的纸张,纸张纵向与横向在伸长率、耐折性、抗张强度、撕裂度和挺度等方面的性能有着较大的差别,纸张横向的吸水伸长率比纵向大,纸张横向的撕裂度也比纵向的大,但纸张的抗张强度、耐折度和挺度则是纵向的较横向的大。

纸张纵横向的性能差异不可避免地给印刷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合理地利用纸张的丝缕方向能大大方便印刷工艺操作,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如果不考虑丝缕使用纸张,就有可能导致工艺操作难度加大,出现不必要的工艺质量故障,甚至使产品无法使用而报废,所以,我们在生产中使用纸张时,对纸张的丝缕方向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分清纸张的丝缕方向,根据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工艺要求,选择丝缕方向合适的纸张进行印刷生产。

1、单张纸胶印机最好采用纵纹上机纸进行印刷,这有利于提高套印精度。因为纸张在吸湿后,其纵向和横向的伸长率差别很大,横向伸长要比纵向大得多,干燥的纸张纤维完全润湿后,直径方向能膨胀增大约25%~30%,而长度方向却只能伸长约1%~2%,两者相差10—30倍,因此纸张含水量微小的变化,就会使纸张横向出现明显的伸缩,但纵向长度变化却很小。用纵纹纸上机,由于纸张纵向(纤维方向)与滚筒轴向一致,纸张横向则与滚筒周向一致,虽然滚筒周向纸张容易吸湿伸长变形,但沿滚筒周向的图文尺寸可以通过在印版下面衬垫材料厚度的增减来微量调整,使印刷套印误差得到弥补。而如果采用横纹纸上机印刷,由于纸张横向与滚筒轴向一致,容易因吸湿引起伸长变形,而印版或橡皮布沿滚筒轴向的图文尺寸很难调整,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套印误差。

另外,由于引起纸张变形的主要原因是纸张含水量的变化,因此为了保证纸张的平整和尺寸的稳定,确保印刷套印精度,在上机印刷前对纸张进行调湿处理也很有必要,通过调湿处理,使纸张所含的水分与印刷车间的温湿度相适应,从而降低纸张对水的敏感程度,这样,纸张就不易产生吸湿变形而影响套印。

2、对于书刊来说要注意的是必须使用纵纹纸(顺丝),也就是应使纸张的纤维方向与书脊平行,这是保证装订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特别是精装书。由于纸张纵向的纸张不易变形,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装订胶包时书脊边因纸张吸湿引起变形和产生起皱的现象,使整本书装订后保持平整、贴服、美观,以确保装订质量,而如果用横纹纸(逆丝),就很容易引起书芯起波浪、环衬出现皱褶、书本装订后不平整等质量问题,并且用横纹纸的书不容易打开翻阅、书芯摊不平,同时书页折痕容易断裂,从而使书刊的使用寿命缩短。

3、对于包装类的印刷产品,纸张的丝缕方向也很有讲究,它不仅影响到印刷的质量,同时对印后加工和产品的成型质量也有着较大的影响,甚至会由于纸张丝缕方向不对造成无法弥补的质量损失。比如,由于纸张纵向和横向的撕裂度、挺度和耐折度等性能相差较大,如果纸张丝缕方向选择不当,不仅会降低包装纸盒产品印后加工的生产效率,同时会严重影响到压痕、粘盒和纸盒成型的质量和效果;对象酒标类的需贴瓶的印刷产品,如果纸张丝缕搞错,也会导致贴标不顺利,容易引起贴标后翘曲和起皱,从而影响贴标效果,严重的甚至不能使用。

所以,科学合理地利用纸张的丝缕方向,有利于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印刷生

产之前一定要分清纸张的丝缕方向。纸张的丝缕方向的鉴别方法有多种,其中日常生产中比较简单有效的鉴别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目视法

目视法比较适用于纸板及非涂布纸(如白板纸、胶版纸)的丝缕方向的鉴别,具体方法是:直接用眼睛或借助放大镜观察纸张表面的纤维排列方向,根据大多数纤维的走向来确定纸张的丝缕方向。 ②撕裂法

通过用用手撕裂纸张来鉴别纸张的丝缕方向。具体方法是:分别用手沿两个方向将纸张自然撕开,注意纸张应平整、不能有折痕,然后比较两个方向撕开后的痕迹,比较平直的是纵向,痕迹曲折、呈波浪状的就是横向,撕纸时也可以通过感觉撕开的力度来判别,纵向一般较容易撕开,感觉用力较小。 ③拉断法

因为纸张横向的抗张强度较小,纵向的较大,所以可以通过沿两个方向分别各裁下一条同样大小的细长纸条,然后用双手分别捏住纸的两端用力向外拉,直至断开,容易拉断的是横向,不容易拉断的则为纵向。 ④湿水法

湿水法是根据纸张湿水后横向的伸长率比纵向大的原理进行鉴别的,它对薄纸比较适用。其方法是:首先裁下适当大小的方形或圆形的纸张,要注明方向,然后使纸张的一面湿水,纸张随即便会出现卷曲,那么卷曲的一边就纸张的横向,而没有卷曲的则为纵向。 ⑤比较法

分别沿纸张的两个方向裁切一条约为100mm×10mm的细长纸条,同时标明方向,然后将它们重叠在一起,用手捏住一端,另一端自然悬空平伸,观察其自由弯曲、离合的状态,然后再将纸张反过来观察对比,如果开始时纸张是分开的,反过来后纸张却合起来,那么上面的纸条是横向,而下面的纸条为纵向。比较法比较适用于厚纸。 ⑥翻卷法

分别沿两个方向把纸堆上的纸从两边成叠地向对边翻卷,然后松开让纸张自然复原,观察纸张复原后的状态,如果纸边复原较快、复原的较平服,那么这一边就是横向纸边,反之,如果不易复原、不紧密、比较松散的一边就是纵向纸边。 ⑦指甲滑行法

分别用指甲沿着纸张的左右和前后两个方向滑行,观察纸张上的滑行痕迹,痕迹平直度稍差、呈波浪状的一向就是横向,而痕迹比较平直的一向则为张纸的纵向。

在分辨纸张丝缕方向时,为保证结果准确无误,应至少应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鉴别确定。

作为印刷材料最主要部分的纸张,其性能、印刷适性的重要性已广为国内外印刷工作者所认同,如纸张的许多物理、机械和化学性能等。然而在纸张的特性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特性却还没有引起我国印刷业的足够重视,即纸张丝缕方向。本文结合笔者在生产教学中的实践,就纸张丝缕方向及其实际应用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纸张丝缕方向的形成及特点

1.形成

纸张丝缕方向通常也称为纸张的方向或者纸张的丝绺方向。在造纸过程中,纸浆从流浆箱流布到筛网(长网或圆网)上时,由于纸浆水流的动能和高速运行的筛网的共同作用,使得纸张的纤维大致有规则地按照造纸机运行的方向排列而形成纸张的丝缕方向。

而手工造纸则是通过一个筛网,采用手工抖动的办法渗漏掉纸浆中的大部分水分,同时也使纸张纤维在筛网的范围内能均匀地分布。这种方法制得的纸张,其纤维分布是没有规律的,也不存在纸张丝缕方向。

2.特点

(1)膨胀特性

由于纸张纤维在吸水发生膨胀时,其纤维伸长率远小于其变粗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和纸张丝缕方向相对应的方向,即纸张膨胀方向,它和纸张丝缕方向相垂直。

在纸张含水量发生变化后,在纸张膨胀方向的尺寸变形比在纸张丝缕方向要大得多,这一点从纸张在印刷过程中经常发生因单面吸湿而引起卷曲变形的情况就可以看出。

(2)挺度特性

与纸张丝缕方向相统一,在纸张丝缕方向上纸张的抗张强度和挺度都要大于在其膨胀方向上的相应值,这在印刷及印后加工中都应该加以注意。

纸张丝缕方向的检测与标定

1.检测

纸张丝缕方向的检测方法很多,但其原理并不复杂。主要也就是利用上面列出的纸张在丝缕方向和膨胀方向所表现的不同特性来检测的,如挺度、膨胀变形率、耐撕折度等。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详细检测方法省略)。

(1)撕纸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等厚度的纸张,如60~128g/m2的纸张,既不是很薄也不是很厚的纸张。

(2)折叠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相对较厚或挺度较好的纸张,同时也说明沿着纸张丝缕方向较易折叠。

(3)弯曲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厚和挺度较好的纸张。

(4)裁纸条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薄纸和不是很厚的纸张。

(5)浸水法

浸水检测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印刷纸张,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当然,纸张丝缕方向的检测还有很多方法,我们可以视情况灵活运用。

2.标定

对于我们常用的单张纸来说,如何来标定它的丝缕方向呢?我们知道,印刷用的单张纸都是由卷筒纸经过分切以后得到的,而卷筒纸的纸带方向即为纸张丝缕方向,但对于我们常用的单张纸来说,如何来标定它的丝缕方向呢?我们知道,印刷用的单张纸都是由卷筒纸经过分切以后得到的,而卷筒纸的纸带方向即为纸张丝缕方向,但由卷筒纸分切成单张纸时有多种分切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要得到一张70cm×100cm的纸张,既可以让短边(70cm边)和纸张丝缕方向平行,也可以让宽边(100cm边)和纸张丝缕方向平行,这就形成了在实际使用中两种类型的纸张丝缕方向。

我们通常用纸张的纵向或横向来表示纸张丝缕方向,其实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很难在实际当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关于印刷纸张丝缕方向的标定在国际标准DIN-6749和DIN-6730中已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归纳来说,主要有四种表示方法(以规格为70cm×100cm的纸张为例)。

(1)文字说明法

如图2所示,

图2

纸张是从一个宽100cm的纸卷上裁切得到的,而纸张的短边(70cm边)与纸张丝缕方向平行,这种纸张我们可以称其为宽带纸,或者说这种纸张的丝缕方向是短边方向。

同样,如图2所示,纸张是从一个宽70cm的纸卷上裁切得到的,而纸张的长边(100cm边)与纸张丝缕方向平行,这种纸张我们可以称其为窄带纸,或者说这种纸张的丝缕方向是长边方向。

(2)字母表示法

这种表示法是用纸张规格数字和英文字母M一起来表示纸张丝缕方向,M是英文字母Machine的缩写,表示纸张的机械方向,即纸张丝缕方向。DIN-6749和DIN-6730规定,用这种表示法表示纸张丝缕方向时,要将规格中的短边数字放在前面。如70cmM×100cm,表示纸张丝缕方向为短边方向。70cm×100cmM,表示纸张丝缕方向为长边方向。

(3)下划线表示法

将纸张膨胀方向边的规格数字用下划线标定,以此来间接表示纸张丝缕方向。如

70cm×100cmM,是丝缕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纸张,也可以表示为:70cm×100cm。

(4)箭头表示法

这也是表示纸张丝缕方向最简单和直观的方法,但必须借助示意图才能说明白。

在纸张的外包装上一般也会利用这种方法来表示所包纸张的丝缕方向,如图3所示。

图3

我们至今还很少看到国内的单张纸外包装上有标示纸张丝缕方向的说明或者符号,由此也可以看出业界对纸张丝缕方向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其实它对印刷、印后加工以及成品的质量和使用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纸张丝缕方向对印刷的影响

对于常规胶印来说,水是不可或缺的。正是利用油水互不相容的原理,胶印工艺才能够正常地进行。然而水在印刷中又有着很大的副作用,其中之一便是它能使纸张吸水膨胀,使得纸张的尺寸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印刷中的套准精度。在受湿的情况下,纸张在丝缕方向和膨胀方向的伸长率不同,膨胀方向上的尺寸变形率要比丝缕方向大。另一方面,纸张的挺度在膨胀方向和丝缕方向也有很大的差别,丝缕方向上的挺度要明显大于膨胀方向,而印刷过程中又要求纸张能够很服贴地包覆在滚筒表面上印刷,以利于纸张的顺利压印、平稳交接和防止纸张拖梢的甩脏。从这两方面我们不难理解, 印刷时应该使纸张丝缕方向和印刷滚筒轴线平行,如图4所示。

图4

这里又会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如果纸张这样设置的话,那纸张的圆周方向(上下方向)在印刷过程中不是也会膨胀变形,不是同样会影响套准精度吗?相对来说,纸张在这个方向上的膨胀变形要好处理一些,有效途径之一便是利用包衬半径和图文尺寸变形的关系原理,通过适当减少印版滚筒包衬的办法来弥补这种膨胀,四色印刷机上印版

滚筒包衬半径逐级递减正是这种关系原理的典型应用。

对于厚纸来说,印刷中将其丝缕方向设置成和滚筒轴线方向平行显得尤为重要。

纸张丝缕方向对印后加工的影响

纸张丝缕方向对印后加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折页工序中,前面我们也讨论了利用折叠法来判定纸张丝缕方向。同样道理,机械或手工折页时折刀和纸张丝缕方向平行要比与之垂直来得容易,折出的折线也要光滑平服得多。所以,无论是机械折页还是手工折页,其最后一折的折线应该与纸张丝缕方向平行为好。如图5所示,

图5

几种常见折页情形及纸张应有的丝缕方向。

印刷成品对纸张丝缕方向的要求

纸张在丝缕方向和膨胀方向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挺度特性,也决定了我们在进行印刷设计和操作时,尤其要对其加以关注,无论是在包装印刷领域还是在书刊印刷领域。下面就一些印刷成品对纸 张丝缕方向要求的实例加以说明。

1.书刊

如图6所示,要求纸张的丝缕方向和书脊的方向平行,这样书本在展开时就会很平服,便于阅读,如图6a所示,否则就会如图6b所示。

图6

对于内文用纸较厚的书来说,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也应该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

2.纸板标牌

如图7所示,

图7

要求纸张的丝缕方向和支撑底边的方向垂直。如图7a所示,这样标牌才能够更好地靠立,否则就会如图7b所示,标牌会弯曲下趴。

3.瓶罐等的标贴

如图8所示,

图8

这些标贴贴在瓶罐等的外表面上,而这个外表面通常都是圆柱形曲面,为了使标贴贴得更稳定,这时也要求纸张的丝缕方向和圆柱面高的方向一致。

4.纸板包装盒

如图9所示,包装盒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必须不能变形,以使其中的产品能够很好地得到保护。这就对制作包装盒的纸板的丝缕方向有一定的要求,即纸板的丝缕方向要和纸盒立的方向一致。当对纸盒垂直方向的承重要求不是很高时(尤其是一些小的包装盒),为了便于纸盒在成品包装时能自动撑开,通常将丝缕方向设置为与纸盒立的方向垂直。

图9

习酒包装心得体会

葡萄酒包装论文酒包装设计论文

江小白酒瓶上包装语录

食品绿色包装论文酒包装毕业论文

如何学习酒包装设计方法

酒盒包装印制合同1

酒盒包装印制合同1

酒行业包装美学创新正在进行时

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 1

GB10344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

《酒包装.doc》
酒包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