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2020-03-03 03:40: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委培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指导书 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 委培采矿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全部教学活动中最后一个实践性、综合性的教学环节。是在学完全部课程 和实习的基础上,通过矿井设计等形式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实践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以毕 业设计为采矿工程专业主要的结业方式,能得到采煤工程师较为全面地基本训练,对提高学生质量有重要 的意义。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应据学生情况以搞矿井设计或矿井设计与专题相结合为 宜,并不断扩大后者比例。专题部分主要是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进行较为深 入的探索, 这样做, 既能使学生得到全面训练, 有利于提高学生进行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专题部分应提前发给学生专题目录(或学生自行选择题目并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 ,以调动学生课内 外学习的积极性,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目的

通过毕业设计要达到下列目的: 1.系统地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 2.对矿井设计和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初步掌握矿井设计和采区设计的方法、技能; 3.熟悉和掌握现行的煤炭工业建设方针、技术政策、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 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任务

按期完成一个新矿井(自选题毕业设计,即该矿井设计说明书 1本。 1.矿井设计说明书(包括专题部分 1.5万字左右。

2.从矿上拷贝图纸作为学习参考,包括:矿井开拓系统平面图和剖面图(或切面图 ,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和剖面图,回采工作面布置图,井底车场平面线路布置图,井田地质地形图形。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设计说明书是用文字和图表,把设计各章节的依据、计算、分析、比较和做出技术决定的内容, 扼要地加以说明的技术文件,它的优劣,直接影响设计质量,编写说明书必须作到文、图、表并茂。即:叙述简明扼要,语句标准简练,根据和采取的决定阐述确切,计算准确,制表清晰,插图美观,做到文字 说明和所选用的图纸、表密切配合。

2.方案比较时,第 4章、第 5章起码要有一处用较为详细的经济比较,或优化设计。

3.设计说明书一般按大纲的章节编写,如果顺序及内容要求变动,应经指导教师同意,各章应重新 开页。

4.设计说明书书写严格按照《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基本要求》中的规定排版和打 印。

5.设计说明书中所用公式,应将所用符号及其单位加以说明,数字代入后,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列 计算过程。

6.专题与设计说明书订在一起,专题部分要按论文的格式写,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准确。

7.必须按期完成设计。

三、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说明书章节 第 1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第 1节 矿区概述

矿区或矿井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行政隶属关系。

矿区(矿井地形、地势、主要山脉、河流、湖泊、水库、沟渠、村镇的分布情况,河流的流速及流 量,历年最高洪水位。

矿区气象:最高最低气温, 年平均温度; 雨期及年降雨量, 主导风向和最大风速; 冻结期及冻结深度。 电源、水源及建筑材料来源。

矿区内其他矿井及工业企业分布与生产建设情况。 矿区的地震震级及裂度。 第 2节 井田地质特征

井田地质特征,地面标高及标高差。井田勘探程度,井田煤系地层特征。地质综合柱状,表土层及风 化带深度,煤田的成因及生成年代。

井田的水文地质构造:最主要的破坏及其形式——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等的分布、产状和对煤层 的影响,有无岩溶塌陷现象。

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井田内河流分布、河流流量及洪水位;地下各流砂层、含水层的厚度及分布、含水系和渗透参数;地下各隔水层的厚度、岩性及分布;地表水

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各含水层对开采的 影响。溶洞水的静储量及水力联系,断层的透水性质以及水力联系。

第 3节 煤层特征

井田煤层埋藏条件:走向、倾向、倾角、埋藏深度及在井田内的变化情况。 煤层层数:各可采煤层的厚度(最大、最小、平均值及层间距(最大、最小、平均值 。

煤层的围岩性质:各可采煤层的顶板底板岩性、厚度、硬度、容重、松散系数及其他与开采有关的特 征。

煤的特征: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煤的牌号、用途、硬度、视密度、及解理性。煤层中含有夹石 情况。煤层的含瓦斯性、自燃性、含水性及煤尘爆炸危险性。

本章应有以下图表: 矿井交通位置图(说明书插图

井田地质地形图:1:5000、1:10000,图中要给出设计确定的井田边界和井筒位置。

综合地质柱状图(说明书插图、或按比例绘制 煤层特征表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表 第 2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 第 1节 井田境界

说明井田走向边界和倾斜方向边界、及其确定的依据, 有无扩大的可能性, 井田的走向、倾斜长度 (包 括最大、最小和平均值 ,井田的水平面积。

第 2节 井田工业储量

井田勘探类型, 钻孔及勘探线分布情况。 按不同标高分别计算各煤层的工业储量。 高级储量所占比重, 是否需要补充勘探。

第 3节 井田可采储量

确定井田境界煤柱及工业场地、井筒、地面建筑物、河流等安全煤柱。其大小可参照生产矿井实际数 字选取,或按照当地岩石移动角计算。

确定煤层开采损失。按不同标高分别计算各煤层的可采储量。 分煤层按不同标高(或水平将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计算结果汇编成表。 第 3章 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 第 1节 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确定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并对确定的依据进行论证。

确定矿井的服务年限,并校核是否符合煤矿设计规程、规范的规定。 第 2节 矿井工作制度 矿井的年工作日数。

每昼夜工作班数,出煤班数,每班工作小时数。 每昼夜提升小时数 第 4章 井田开拓 第 1节 概述

1.如为改、扩建或延深设计时应叙述现有的开拓系统(附开拓系统平面图及剖面图并对现有开拓 系统进行评述,尽可能说明旧有设备的利用情况。 (新建矿井这部分可免

2.简要说明影响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主要因素,并参考区内现有矿井开拓方式的优、劣,确定该井 田开拓方式:平峒、斜井、立井或混合式。

第 2节 井筒位置的确定

1.确定井筒位置,数目,包括主井、副井和风井。

2.列表说明井筒名称、用途、规格(附井筒断面图 1:50 ,井口坐标及标高,井筒倾角及方向,井 筒长度等。

第 3节 开采水平的设计

1.水平高度的确定:确定开采水平的位置、数目和标高,各水平的垂高,上山开采或上、下山开采、阶段数目和平均阶段斜长。

列表说明水平储量及水平服务年限。 2.设计水平的巷道布置

确定煤层群分组、煤层开采顺序。主要运输大巷,总回风巷,暗(立、斜井的布置方式、数目、位

置、用途及规格。 第 4节 采区划分 。

结合井田具体条件论证采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确定合理的采区走向长度,按水平合理划分采区,并 对划分的采区编号。

第 5节 井底车场

确定井底车场型式、布置方式和层位。

验算主、副井空、重车线长度, 说明井底车场调车方式, 编制车场列车运行图表, 计算车场通过能力。 说明井底车场各种硐室位置,计算井底车场的巷道和硐室容积。

拷贝参考井底车场平面线路布置图。 第 6节 开拓系统的综述

叙述由方案比较法确定的开拓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煤、矸、料、人及充填灌浆系统,同时 拷贝参考的开拓系统平面图及剖面图。

平面图比例:1:5000或 1:10000 剖面图比例:1:2000或 1:5000 移交生产时井巷开掘的位置,计算初期开掘工程量

本章应提出几个完整的开拓方案,通过技术分析比较选定 2个合理的开拓方案,最后通过经济分析比 较(基建费用、生产经营费用、工程量和建设工期等确定出最合理的井田开拓方案。

第 5章 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 第 1节 煤层的地质特征

着重说明设计采区内可采煤层的名称、厚度、倾角、煤层结构、牌号、硬度、容重及变化情况。说明 顶、底板岩层的组成,物理力学性质,煤层的瓦斯和水文地质情况,煤层的爆炸和自燃发火危险性,煤层 的主要地质构造,与邻近煤层的开采关系,其他与开采有关的问题。

第 2节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选择各煤层的采煤方法,对主要可采煤层的采煤方法和机械化程度,要说明确定的依据。

确定工作面的落煤、装煤、运煤所用的机械设备、工作方法。

确定工作面长度,并按通风条件、采煤机能力、运输机能力检验工作面长度的合理性。

确定回采工作面的基本和特种支护方式、支架规格和布置方式。

顶板管理方法:控顶距、放顶步距、放顶方式。人工假顶的材料选择和铺设方法。充填材料和充填方 法。

选定循环作业方式,编辑循环图表、工人出勤表、机电设备表、技术经济指标表。

回采工艺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 3节 采区巷道和生产系统

概述设计采区在矿井中的位置、邻区开采情况、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围岩性质、采 区范围、采区工业储量。

论证采区生产能力及其确定的依据。确定采区内各种煤柱尺寸,计算采区可采储量和服务年限。 用方案比较法通过技术分析比较确定采区巷道布置方案。

采区形式、采区上(下山的数目、位置及用途。

采区区段划分、区段平巷布置方式、层间或分层间的联系方式。上、下煤层,上下区段同时回采时工 作面的超前距离。

采区生产系统:通风、运输(煤矸等、供电、洒水及充填排水系统和灌浆系统等。

拷贝参考采区巷道布置平, 剖面图 (要求标注巷道名称、采掘设备布置、生产系统路线、设备和设施 , 比例:1:2000。

采煤工作面工艺设计:选择各可采煤层的采煤方法,确定回采工艺、工作面支架架型、采煤机和运输 机类型,确定工作面长度、采高及工作面日推进度。

拷贝参考采煤工作面布置图,要求三图(平面图 1:100或 1:200,走向、倾向剖面图 1:50、三 表(循环图表、技术经济指标表和工人出勤表 。

第 4节 采区车场设计及峒室

采区上、中部车场的形式,线路布置和调车方式。

设计采区下部车场及装车站的线路,并绘制插图编入说明书。 确定采区主要峒室的布置。 第 5节 采区采掘计划

确定采区各种巷道的断面和支护方式。

确定采区各种巷道掘进方法和作业方式及掘进速度。

移交生产和达产量时,采区、回采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的配备,可采煤量。 采区各工作面年推进度、产量及能否保证采区年产量、计算采区回采率。 本章只设计一个采区和一个煤层的工作面。 第 6章 技术经济指标 见技术经济指标表。 技 术 经 济 指 标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采矿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任务书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游戏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