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陶瓷原料及陶瓷工业园区介绍[初稿]

2020-03-01 21:39: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川粤鲁闽投资商来彬考察座谈会推介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炎炎夏日渐渐离去、凉爽秋天即将到来的美好时节,能够与各位相聚在美丽的彬县,宣传古豳人文风情、展示彬县发展成果、推介项目、共商彬县发展大计,我感到十分荣幸、格外高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彬县县委、县政府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彬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距省会西安120多公里,辖13镇3社区247个行政村,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4.8万。近年来,我县围绕“强县富民”这一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强农惠农、招商引资、城镇带动”四大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2006年以来,地方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在2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速超过30%。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0.17亿元(人均GDP3722美元);财政总收入1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21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大幅跃升,在咸阳市率先跨入“陕西十强县”行列。

彬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彬县是后稷生地,公刘故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3500余年。境内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建于唐代的大佛寺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被誉为“关中第一奇观”;开元广场的彬塔高达47.6米,挺拔秀 1

丽,显示了宋代精湛高超的建筑艺术;五代后周卫王冯晖陵墓中出土的墓志铭、壁画、彩绘浮雕砖等文物,填补了我国五代史的考古空白。

彬县地貌多样,风景优美。彬县属黄土高原塬梁沟壑区,泾河自西向东斜贯全境,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境内川塬梁峁广泛分布,地貌多样。全县有大小河流11条,森林覆盖率38.79%。西庙头森林公园面积近10万亩,被专家誉为黄土高原的“绿肺”。侍郎湖是陕西省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水域面积400亩,库容166万立方米,湖周群山环抱,林木葱郁,为垂钓、避暑、休闲、度假之胜地。

彬县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彬县境内富藏煤炭、陶土、油母页岩、石英砂等10多种矿产,其中煤炭储量32.4亿吨,占到彬长煤田的一半。近年来,我县坚持“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大力发展煤化工业,已初步形成“原煤-洗煤-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煤矿机械”一体化的循环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201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煤炭产业成为彬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荣获2008-2009年度全国县域经济最具成长性百县(市)称号。

彬县农耕久远,果业发达。彬县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其农耕环境与日本长野县极为相似,盛产红富士苹果、酥梨、晋枣、柿子、核桃等名优果品果,素有“果乡”之美誉。全县现有果园50万亩,年产果品50万吨左右,产值9亿多元,果品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半壁江山。

彬县区位优越,设施完善。彬县是关中“一轴一环三走廊”

城市群上的重要节点,福银高速、312国道、306省道和建设中的西平铁路穿城而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2006年以来,累计投资39亿元,实施了214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水、电、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城区面貌日新月异,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泾河防洪工程的建成,不仅使昔日的泾河荒草滩变成了今天的城市新区,而且进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更为重要的是将设计防洪能力的等次由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真正在县城北岸筑起了一道坚实屏障,成为了市民心中的“安澜工程”。全县城乡金融、保险、教育、医疗、卫生、文化、餐饮等服务机构一应俱全,发展环境十分优越,荣获首届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县(市)荣誉称号。

下面,我就彬县陶土资源暨陶瓷工业园区有关情况,向各位来宾、各位客商作以简要介绍。

彬县陶土资源储量丰富。彬县地处彬长煤田腹地,矿产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境内已探明陶土资源储量达到7.1亿吨,其中黏土4.45亿吨、紫砂类2.65亿吨,是彬县继煤炭资源之后又一大矿产资源,对逐步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孕育着生机、孕育着希望。

彬县陶土资源分布集中。彬县境内的陶土资源主要分布在福银高速公路、泾河水以北的炭店乡水北、百子沟,香庙乡九里坡至程家川一线,正在建设的西平铁路沿线的太峪乡拜家河、义门镇高渠村也均有分布,且矿样呈层状分布,资源的集中分布、优越的地理区位、水源的丰富储量,易于资源开发、易于材料运输、易于产品销售。

彬县陶土资源品质优良。彬县境内的陶土资源主要包含石英、伊利石、高岭土、绿泥石等矿物成份,富含Si0

2、Al2O

3、Fe2O

3、TiO

2、CaO、MgO、K2O、Na2O等化学成分;彬县陶土资源分布上层为软质黏土,铁、钛夹杂较少,可塑性较好,中层为半硬质黏土,铁、钛夹杂较多,下层多为硬质黏土,铁、钛夹杂较多,不同黏土层间为砂岩,是制造优质陶瓷产品的最佳原料。

彬县陶土资源用途广泛。彬县陶土资源以优良的品质,可以作为釉面砖、地砖、洁具、干挂保温陶瓷板、劈开砖的重要原料。尤其是生产釉面砖、釉面地砖、干挂保温陶瓷板、劈开砖等产品,基本上可以以当地原料为主。在彬县生产建筑陶瓷,特别是釉面产品,当地原料使用率可达到70%以上。

彬县陶土开发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彬县境内的拜家河一带“霍家瓷”已经开始烧制生产,并作为供品上晋皇宫;在清朝时期,陶土资源开发产品已经成为彬县当时工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拜家河一带生产的日用陶瓷品畅销销陕西、甘肃、宁夏等地,销售量供不应求;在上世纪70-80年代,彬县陶瓷厂先后成产过碗、盘、陶管、陶罐等日用陶瓷等多种产品,深受消费者亲睐。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生产技术装备的相对落后,致使彬县陶瓷产业逐步萎缩。为了顺应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发展趋势和建设渭北工业重镇的迫切需求,在多次开展调查研究、聘请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彬县县委、县政府领导高瞻远瞩、科学决策,决定依托陶土资源禀赋、发挥矸石资源优势,积极开发陶瓷产品,逐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改变彬县工业“一煤独大”的现状,全力打造渭北现代化建材基地。

近年来,我们相继委托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完成了《彬县陶瓷原料资源调查及工艺试验报告》、《彬县陶瓷原料工业化试验报告》、《彬县煤矸石实验室研究报告》、《彬县陶瓷工业园区规划报告》《彬、县陶瓷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先后通过专家组评审,目前园区建设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欠客商。 现在,我就规划设计的陶瓷工业园区有关情况,向各位客商、各位来宾作以简要介绍。

彬县陶瓷工业园区,位于距县城以东约5公里的炭店乡乌苏村、底纬村和早饭头村境内,规划占地约1283.57亩,其中一期占地654.93亩,二期占地628.64亩。园区规划以“两区(生产区、商务管理区,其中生产区占地965.01亩、商务管理26.16亩、绿地11.61亩、道路红线226.35亩)、两轴(西早公路、沿沟2号路)、三线(东西方向的

3、

4、5号路)”的布局分布。规划建设陶瓷墙地砖生产线21条,其中一期地砖生产线4条、内墙砖生产线2条、保温砖生产线2条、劈开砖生产线2条,形成年产2440万㎡陶瓷砖的生产能力;二期地砖生产线9条、内墙砖生产线2条,形成年产5700万㎡陶瓷砖的成产能力。园区规划道路5条,总长5057.78米;建设供水站1座,日供水能力为5040立方米,以满足园区工业用水需要,生活用水由新民塬农村给水管网作为水源;排水工程规划为分流制,新建污水处理站1个,用于园区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供电工程规划新建110KV变电站1座,以10KV和35KV分别给各厂区供电;燃气工程规划新建煤气发生站1个,用于园区入住企业的燃气供应。

结合陶瓷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县委、县政府计划利用三年时间, 实现“一年成雏形、两年上规模、三年见效益”。2011年,计划完

成原料开发利用、陶瓷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使2条陶瓷砖生产线开工建设,形成彬县陶瓷产业链的发展雏形;2012年,完成二期工程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开工建设6-8条陶瓷砖生产线;2013年,完成11条陶瓷砖生产线及其辅助生产线建设,陶瓷产业链的总体综合产值突破85亿元,给力彬县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客商,彬县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是一块投资的沃土;彬县设施完善、承载能力极强,是一块投资的佳地;彬县投资环境优越,是一块投资的乐土。我们热情期待着各位客商早日来彬投资兴业,促进彬县经济发展,早日实现“互惠互利”的双赢目标。

借此机会,我代表彬县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各位客商郑重表个态:我们对投资彬县的企业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方针,在政策上给予最大的优惠,在项目实施中实行了县级领导包抓,牵头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全力配合,确保落户彬县的企业在项目建设中顺利实施。我们将想客商之所想、急客商之所急,想在客商未想之前、做在客商未做之前,全力以赴为广大客商搞好投资相关服务,为各位客商在彬投资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最后,预祝各位领导、各位客商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陶瓷工业园区推介会致辞

陶瓷原料识别

关于彬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工作汇报

陶瓷印花机介绍

陶瓷工艺品介绍

吉林市陶瓷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

万年县工业园区介绍

济南工业园区介绍

藤县陶瓷产业介绍

黔南州工业园区介绍解读

《彬县陶瓷原料及陶瓷工业园区介绍[初稿].doc》
彬县陶瓷原料及陶瓷工业园区介绍[初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