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复习要点

2020-03-02 21:53: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强度高、自重轻、塑性、韧性好、材质均匀、工业化生产程度高、环保性能好、可重复利用、可节约能源、能制成不渗漏的密闭结构、耐热性能好。缺点:耐火性能差、易锈蚀。

2.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种特定状态,就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分类:(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a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b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c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d结构或纺构构件丧失稳定e地基丧失承载力而破坏;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a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变形b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c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d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3.可靠度:结构在规定时间(指设计基准期,一般建筑结构取50年内,在规定条件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正常维护)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4.化学元素影响钢材:a、碳:钢材含碳量增加,钢材强度增加,塑性降低,冷弯性能及冲击韧性降低使钢材的可焊性及抗锈性变差。b、锰:锰量不多时能提高钢材强度,不会降低塑性和冲击性c、硅:可提高强度,增加抗锈性能,不会降低刚的塑性d、硫和磷:硫能使钢材的塑性及冲击性降低,磷能使钢材在低温下冲击韧性降低很多,称为“冷脆”现象。 5.主要机械性能:强度、塑性、冷弯试验、韧性、可焊性。 指标反映性质:屈服点、抗拉强度、放映钢材强度,值越大承载力越高,伸长率是反映钢材塑性,值越大钢材破坏吸收的应能越多,塑性越好。

材料在破坏之前如果有显著的变形,并吸收很多的能量,从发生变形到最后破坏要持续较长的时间。 脆性破坏:材料在破坏之前没有显著的变形,吸收能量很少,破坏突然发生。

7.冷作硬化:钢材受荷超过弹性范围以后,若重复的卸载、加载,将钢材弹性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时效硬化:钢材放置一段时间后,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8.疲劳破坏:钢材受重复变化荷载作用时,材料强度低,破坏提早。

性质:强度降低,材料转为脆性,破坏突然发生。 荷载情况、连接方法、结构所处温度和工作环境。

10.高强螺栓分类:摩擦型、承压型。

对接焊缝连接要求下材料和装配的尺寸准确,保证相连板件间有适当孔隙,还需将焊件边缘开破口。 引弧板作用:为避免焊口缺陷,施焊时应在焊件两端设置引弧板,这样引弧,灭弧都在引弧板上发生。

a:栓杆被剪断b:孔壁挤压破坏c:构件截面由于螺栓孔的消弱太多被拉断或压坏d:螺栓之间钢材被剪断。

13.孔前传力:这种通过螺栓孔中心线以前板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传递的现象。

:弯曲屈服b:扭转屈服c:构件在产生弯曲变形同时伴有扭转变形的弯扭屈服。对于一般双轴对称截面的轴心受压的细长构件,其屈曲形式大多为弯曲屈曲,但也有特殊情况,如薄壁十字形等截面可能产生扭转弯曲,单轴对称截面则可能沿非对称轴方向产生弯扭屈曲。

15.宽厚比对局部稳定性承载力的影响:板件的厚度越大、宽度越小,即板件的宽厚比越小,板件的局部稳定临界应力就越大。

16.轴心受力构件分类:轴心受拉构件,轴心受压构件。 17.整体稳定系数ρ与三个因素有关:构件截面种类、钢材品种和长细比λ。

18.塑性绞:当截面上弯矩达到Mp时,荷载不能再增加,但变形仍可以继续增加,截面犹如一个绞可以转动。

19.柱计算长度:当任意支承情况的理想轴心压杆(Lo)的临界力Ncr与另一两端与交接的理想轴心压杆的欧拉临界力相等时则Lo定义为任意与支承情况杆件的计算长度。 几何意义:它代表任意与支承情况杆件弯曲屈曲后挠度曲线两反弯点间的长度。

物理意义:将不同支承情况的杆件按稳定承载力等效为长度等于Lo的两端铰接的理想 轴心压杆。

影响因素:a:初始几何缺陷影响b:荷载条件的影响c:连接刚度d:支撑刚度。

20.梁整体失稳,形式特点:失稳前只有面内的弯曲特点,失稳后则为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

提高失稳方法:减少梁的侧向计算长度,增加梁对截面轴的惯性矩。

钢结构下册复习要点

钢结构要点

钢结构质量控制要点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钢结构工程监理要点

钢结构质量控制要点

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钢结构复习要点.doc》
钢结构复习要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