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语录感言

2020-03-01 23:18: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红色语录感言

在这块红色的沃土上,从小就对伟大的党充满敬仰之情!我们从很多地方学习并熟记了许多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怕牺牲勇敢与敌人做斗争可歌可泣的故事。

俗话说言为心声,行为心表。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在革命生涯中留下的珍贵言论。他们的文字虽朴实无华,但是条条经典,字字珠玑,凝聚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精神和人格的魅力。这些珍贵的言论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是我们宝贵的遗产,先人的智慧结晶,他引导着我们。

还记得刘胡兰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小的时候就学过她的英勇事迹。毛泽东曾经为她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她那个时候才15岁,正是舞勺之年的美好年华,但是为了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用她宝贵的生命,挫败了敌人的罪恶阴谋;她以自己青春的热血,谱写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 刘胡兰生长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在反动的封建军阀阎锡山统治的黑暗年代,恶霸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刘胡兰的心灵里从小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红军来了,把地主吕善卿家的财物分给了穷人。刘胡兰从红军战士孙同志讲的故事里,懂得了革命的道理。从此,她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那是在1947年1月12日的拂晓,盘踞大象镇的敌军,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并封锁了各个路口。刘胡兰因为叛徒告密被抓。敌人在观音庙的西厢房里审讯刘胡兰,不管是威胁还是利诱,一个未满15岁的小女孩都咬紧牙关什么都不肯说。面对敌人对群众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她为战友的牺牲而悲痛,但更多的是为他们死得其所而骄傲。入目的全是鲜红色的一片,都是无辜百姓的鲜血。看着周围的村民这样惨死,千仇万恨涌上刘胡兰的心头,她昂首挺立,斩钉截铁地说道:“死有什么可怕?”,“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她坚信,黑夜即将过去,祖国的明天将阳光灿烂,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刘胡兰同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她从容地走向铡刀……

“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这句话深深的感动了我,她的年纪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还只是个孩子,一个还可以在父母面前撒娇淘气的孩子。她的懂事让我不自觉的感叹和敬意。更多的是为她心疼。她让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可以流血但绝不能流泪,不能害怕,更不能向敌人低头。

邓小平同志为刘胡兰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江泽民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迄今为止,她是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献身的英烈中,唯一的一位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题词或表彰的革命烈士。她的英名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她的精神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结和固定,才成为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

——雷锋1962年4月17日日记摘抄 学习雷锋好榜样,人们孜孜不倦的传唱着雷锋的事迹。从小大人们都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要热爱学习,勤于助人,做好事不要求回报,这些都是雷锋同志流传下来的美好品德。 他是中国家喻户晓乐于助人、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他是人民的勤务员,是孩子们的知心人,也是四班的模范班长。虽然雷锋的一生只经历过22个花开花落的季节,但他的模范事迹和高尚思想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直到今天,雷锋这个名字,在我们心中依然闪烁着。他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他的精神,已成为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基因,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雷锋。他高尚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必将会在我们青少年身上不断的发扬光大。我们不要求每件事都和他做得一样,但我想他是希望我们每个人的胸中都存放着一颗爱心。

他在希望工程中,托起失学孩子求知的梦想;在“母亲水窖”活动里,点燃了西部缺水母亲的希望;在历经地震的废墟里,他冲在救灾一线;在福利院里,他四处奔忙帮助社会困难人士…… 有时候,他会搀扶盲人过马路;有时候,他会为穷孩子送去哪怕是几块钱的温暖,他住进了我们的心中,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其实他还是在我们身边的。

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自觉地把个人融入党和人民的书业之中,服从整体,服从组织,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锋,你是我们中华民族一段不朽的诗篇。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并在2006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这个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出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真是让人赞叹不已。

“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实验田;如果不在实验田,就一定在去实验田的路上。”这是袁隆平说过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这当然也是他真实的生活写照。

在他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以不畏艰辛、坚持不懈、大胆创新、决不放弃的精神,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的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袁隆平是我们党培养出来的当代杰出的科技工作人员,他的先进事迹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与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在他身上,体现出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体现了我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远大抱负,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谱写了美好的篇章,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做出了无愧于祖国的贡献。

袁隆平,解决了食物紧缺的问题,让中国人能养活中国人。让世界不再饥饿,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是一位农业科学的巨匠,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共产党员。

红色革命语录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思想宝库和智慧之源。是共产党人不断学习的精神食粮。它记载了我们的革命先人的事迹,鼓励着我们一直前进。共产党员是时代的先锋,始终走在群众前面,充分发挥标杆、引领的作用。共产党在发展中壮大,在壮大中坚强成熟。要牢牢记住红色革命语录,争做学习型党员、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当代的共产党人更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紧紧依靠群众,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

红色语录感言

红色寻访感言

红色经典感言

红色感言岑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言

尕寺加小学读红色经典感言

语录

语录

语录

语录

《红色语录感言.doc》
红色语录感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