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家长会材料.

2020-03-03 20:09: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让孩子自信快乐地学习

-----------家长会材料

一、观看学生一学期活动照片。

二、上一堂语文课《观舞记》,让家长了解我们现在上课的模式。

三、颁奖仪式:颁发第十一周的优秀师友,公布名师候选人名单。

四、介绍师友合作学习的模式:

1、学生同桌两人为一个组,学习好的做“师傅”,学习弱的做“学友”。课堂上,学友遇到不会的题,师傅负责把学友教会;如果师傅也不会,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再教会自己的学友;如果师傅都不会,最后由老师讲解。这样通过学生帮助学生,亦师亦友,实现师友双赢。

2、师友合作学习在班级中的影响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举例:耿睿、韩卢伊铭、伊克拉姆、杨雨桐、于凯、朱芯莹等。

2)、学困生与中下等学生的学习有专人管理监督,有专门的师傅帮助他们学习。

3)、尖子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在教学友的过程中巩固了基础知识,在上台讲题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3、两堂市级公开课的情况介绍:

我们班在4月25日和5月9日分别在19中和三中高中部上了数学和历史公开课,各级领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自治区教研室的老师说要把这种模式带回乌市,也要尝试用这种模式教学。作为全市文科创新教学的观摩课,历史课还要在七中展示一次。

4、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

1)、家长要给予师友充分的关心,师傅的家长要督促孩子对学友负责,学友的家长也要多和孩子的师傅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的同时要向师傅表示感谢,激励师傅多帮助自己的孩子,也给师傅加油打气。

2)、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奖励,

五、让预习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法宝

一)、萌发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原因:

1)、学生学习学的辛苦,听课是痛苦的煎熬,作业是繁重的苦力。

2)、学生的被动学习是教育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3)、教学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二)、什么是预习

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学习的影响很大。

有一个学生原来听课很吃力,课后要花大量时间看书,还要不断地求助于老师和同学,做作业的效率也很低,学习成绩一直难以提高,精神压力很大。不久,老师发现他在学习上有了显著的进步,情绪也大有好转。后来,在他的总结中找到了答案,他说:“20分钟的预习,改变了我的学习被动局面。”

三)、预习的作用

一、预习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

可以这么说,预习的好处直接体现在上课的时候。而课堂学习在一个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具体说一下预习对课堂学习的促进作用。

1、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

我们知道,上课有这么两个特点:一个是学新知识要用到旧知识,也可以说,要用到很多以前学过的储备在头脑中的知识。每上一节新课我们都会发现,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由知识的科学体系所决定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循序渐进。条件反射学说的创始人,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给决心献身科学事业的青年们写的信中说:“我一谈到卓著成效的科学工作所具备的这个最重要的条件,心情就不能不激动。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的循序渐进的习惯。”这就是说,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习时,要遵循一定的次序来学习,这样才能更快地前进。

如果你在学习新课时,需要运用的旧知识不会了或遗忘了,那就意味着你头脑中知识的序列或者说学习的阶梯中断了,结果就只好听“天书”了,还谈得上什么课堂收获呢?上课的另一个特点是老师要面对全班学生讲课,因此,只能按照一个速度去讲。你在听课时出现了知识障碍,现查旧书来不及,也不可能;问老师和同学,就要中断老师讲课和干扰同学听讲,也不行。可见,上课时,再来“搬”知识障碍是不可能的,而预习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总之,坚持预习新课用得着的旧知识,不仅有助于扫除学习新课的知识障碍,还会给课堂学习带来直接的好处,对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步建立起概念系统,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也会带来极大的好处。

2、预习可以提高听讲水平

学生经过预习再去听讲,上课时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往往比没有预习的要强。我们知道,实际上预习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再加上个人能力的限制,因此,不可能在预习时,把教材全都领会,总会遗留一些不懂的问题,盼望着上课时能得到解决,这样,听课时的积极性和目的性自然就比较强了。

通过预习,对知识有了初步的领会,上课时经过老师的讲解、指点与启发,对知识的领会便可以进入更高的境界。

具体说,在老师讲到预习时已经初步领会的部分时,就可以学习老师讲课的思路,并和自己预习时的思路进行比较,看老师是怎么提出问题的,是怎么分析问题的,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老师的思路比自己的思路高明在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当然,也少不了验证一下自己对知识的领会是不是正确。经过这么一番比较,就可以取长补短,不仅使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而且可以提高自己学习的自觉性。所以,表面看同学们都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听课,实际上每个人听讲的起点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没有预习的学生,如果再加上基础差,上课时,要想听懂就很困难了,因此他根本没有精力去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 预习还可以使你抢在老师前面思索,考查一下自己预习的效果如

3、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

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写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板书以后,继续往下讲课,又讲了几处知识上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并做了两个演示实验。这时,有一个学生只顾专心地抄录老师的板书,既不听讲,也不观察实验。老师提醒他时,他还误认为嫌他抄笔记太慢。后来,老师让他打开《化学》课本看一下,他一看书就笑了,也不再抄板书了,而开始专心听起讲来。为什么?原来,他抄的板书在课本上全有,与老师的板书与课本上的内容一字不差。可见,不预习的学生,在上课记笔记时,就可能出现上述的盲目性。而预习过的学生,因心中有数,就可以着重记书上没有的部分,至于书上已有的内容,则可以少记,或留出空行下课时再补记。这样做,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问题上面。?对学习水平高的学生来讲,也不妨选择一两门学科,自己做做预习笔记,并以此作为上课记笔记的基础。当然,预习笔记上要留出空白,以便把上课老师板书中有价值的内容补充进去。这样做,预习会更加专心,钻研得也会更加深入。选择什么学科试做预习笔记呢?应当先选那些老师也是依据课本设计板书的学科,以便减少两种笔记的差异,这样做,可以大大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可以说,预习是从上课盲目记笔记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好方法。

二、预习可以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角度讲,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下面先说一下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自学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工作中再学习的效率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可能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要想在一生中都能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只靠中学学的那点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再学习,而这种学习则主要靠自学。钱三强教授说过:“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

其次,自学能力也影响着大学的学习质量

我们知道,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区别。主要特点是:知识量大、难度大、理论性强、讲课进度快、笔记多(因为有的学科没有书)、课堂教学的比重减少、自习时间增加、教师讲得精而要求学生自学得多。一节课下来,有时要看的教材内容多达几十页,要靠自己钻研;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减少,时间主要靠学生自己安排、自己掌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大大加强。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差的学生往往很不适应大学的生活,他们看书的速度慢,抓不住要领,预习更是来不及,听讲时反应不过来,听课质量差,因而课下要拿出大量的时间来弥补上课听讲的不足,学习十分被动。由于自学能力差,而使大学学习的适应期延长。

第三,自学能力直接影响中学的学习质量

在中学学习期间,老师的指导和传授,可以使学生高效率地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提高各种基本能力,但这只是学习的一条主要途径。如果承认预习、上课、课后复习、作业、阶段复习等都是学习的重要环节的话,那么,除了上课这一中心环节外,其他环节就主要靠自学了。为什么同在一个教室上课,而学习质量常常有很大的差别呢?差别就在于自学能力的强弱影响着预习、课后复习、作业、阶段复习等自学环节的学习质量。

自学能力这么重要,应当怎么培养呢?

自学能力只有在自学的活动中培养。在中学的学习活动中,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做作业都可以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不过预习在培养自学能力方面有着更显著的作用。

因为预习是自己独立地首次接触新知识,要自己读,自己想,所以长期坚持预习的学生,他们的阅读速度快,思维敏捷,善于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和比较归类等,因此,能比较快地发现问题和抓住问题的本质。这种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一旦形成,近可以大大促进中学的学习质量的提高,远可以促进上大学和工作中的进一步学习,可以说,自学能力关系到人的一生的学习。所

以,不能简单地认为预习仅仅是为听课服务,它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一点。一个中学生只通过老师传授这一个渠道来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预习中形成的自学能力,将使中学生的头脑迅速地充实起来。有一个初一的学生,在课前,就能对课文的各段大意加以概括,对文章的层次、线索,也分析得头头是道,有时还敢对名家作品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所表现出来的较强的自学能力,是与他长期坚持预习分不开的,预习为他的独立阅读和独立思考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

总之,在中学学习期间,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忽略了能力的提高,尤其是自学能力的提高。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提高自学能力的一条主要途径。

三、预习可以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由于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中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讲水平,加强上课记笔记的针对性,使上课的效果大大增强,所以使得作为学习中心环节的课堂学习状况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学习的被动局面,减少了因听不懂而浪费的课堂学习时间;上课听懂了,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也大大节省。当然,预习也要花费一些时间,但与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和做作业效果的增强相比,则显得微不足道。

学习后进的学生,最好从学习最差的那门学科开始进行预习,看看学习局面会不会有所改变。学习差,又不预习,上课听不懂,课后再花大量时间补课和做作业,实在不合算。学习上欠了债总是要还的,预习则是还债的最好方式,这种还债,可以在上课时直接受益,有人把预习后开始的学习过程比喻成“加速运动” 是有一定道理的。

六)、在预习方面请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1、请你每天监督孩子是否在10点30分之前完成作业,在11点10分完成预习作业。

2、每天检查预习情况并签意见,满意还是不满意。

3、完成每天的默写听写作业。

七年级家长会演讲稿

七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七年级家长会邀请函

七年级家长会主持词

七年级家长会材料(材料)

七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七年级家长会学习材料

七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七年级家长会主持词

七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七年级家长会材料..doc》
七年级家长会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