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练习

2020-03-02 18:23: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精神栖身于茅屋

周国平

①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凡·高,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万美元,可是,他活着时,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钱也换不到,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要论家境,他的家族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作为一名画家,他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谋利,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可不能把他惟一的生命耗费在给非常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靠卖画挣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

②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

③我并不提倡苦行僧哲学。事实上,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你本来习惯于骑自行车,不觉得有什么欠缺,可是,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你就会觉得你缺汽车,有必要也买一辆。富了还想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便成了你人生的惟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

④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追求精神的富有。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的确,一个追求精神财富的人必定淡然于物质的奢华,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离哲学家不远了。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9.根据全文内容,标题中“茅屋”一词的含义是。(4分)

10.文章①②两段列举凡·高和斯宾诺莎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分)

▲▲▲

11.阅读课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6分)

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精神栖身于茅屋》一文的阅读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一个人应该如何保持灵魂........................

的高贵和精神的富有。(50字左右)

▲▲▲

警惕小丑文化的泛滥

①这个春天,小沈阳太火了。

②有人说小沈阳今天的火,是因为他的师傅赵本山,而我认为,小沈阳今天的火,源于我们娱乐视线中已经存在了若干年的“小丑文化”的泛滥。

③在许多反映欧洲宫廷生活的影视剧里,我们时常可以看到“ 小丑”。他们打扮成扑克牌里“ 小鬼”的样子,跟随在皇帝的身边,不仅仅是插科打诨,而且他们蹦跳,他们献媚,他们发出奇怪的声音„„但是这样的小丑存在的时代很早就过去了,因为随着欧洲人的审美情趣的变化,这样低俗的表演实在不能让人提起精神来。还有人说小丑是中国戏曲的发源之一,并且一直保存在中国戏曲的行当之中。被艺术化之后的小丑,特别是戏曲中的丑角,因为有了意象化的加工创造,已经摆脱了“丑”,而成为一种艺术的“美”。

④可是,在我们今天的娱乐形式中,一种“小丑文化”正悄然泛滥起来,正扭曲着人们的审美情趣。让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几种表现形式吧。

⑤二人转正在悄然发生重大变化。传统二人转具备“以歌舞演故事”这一戏曲特有的艺术特征,但它的具体表现方法,却更像是曲艺。也就是说,传统的二人转形式,以讲故事为主,节目多数是与戏曲剧目几乎无异的《劈关西》《三盗芭蕉扇》之类,主要靠唱功取胜。到了今天,以赵本山为“代表传承人”的“现代二人转”,故事趋向荒诞,我们看到的多是男女演员相互调侃或在服装上搞怪之类的形式,演唱传统曲调退居次席,唱流行歌曲或是一捧一逗的相声形式成了主流。

⑥部分小品也在发生类似的变化。例如,在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无论是小沈阳的“七分裤”,还是“丫蛋”与小沈阳的模仿演唱,都是典型的“现代二人转”。这与赵本山原来的小品差别明显。赵本山曾经的小品多数是经过剧本创作和导演过程中的精细加工,以故事机巧、幽默表演和语言取胜的;而这个《不差钱》,据说是师徒几人后台“攒”成的节目,表现在舞台上,卖弄技巧的比重非常大,已经纯粹是二人转的一个变种。

⑦这并不是要批评小沈阳,更不是要批评赵本山,本文要提醒大家的是,其实这种已经成为“小丑文化”的娱乐节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许多在现场插科打诨的节目成了一些晚会的主流,比如某卫视的“名牌栏目”,总是好几个主持人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或调侃嘉宾,或相互讽刺取笑,穿着打扮也十分另类,绝对接近“小丑”的水平;还有诸个电视台经常推出的选秀节目,也都是以出洋相取胜,同样是一种“丑”的展示。⑧小丑,与中国戏曲里的丑角不同。它是低俗的代名词。低俗也好,通俗也罢,如果俗得过了头,就有可能与“美”的审美取向发生偏离。在快餐文化流行的今天,对美的判断与倡导,仍然存在着审美底线,我们是不是要容许这样的以“丑”为美的“小丑文化”泛滥值得思考,毕竟它与我们提高大众文化修养的愿望相悖。

(选自(2009中国年度杂文》,有改动)

11.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

答:

12.文中“小丑文化”泛滥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4分)

答:

13.为什么要警惕“小丑文化”的泛滥?请根据全文内容概括。(3分)

答:

14.文中多处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试举一例,并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其作用。(3分)

答:

11.我们要警惕小丑文化的泛滥。解析:本文是议论文,作者所要阐述的道理、主张就是文章的论点。纵观全文,题目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体现了作者的主张,即是文章的论点。l2.①二人转正在悄然发生重大变化;②部分小品也在发生类似的变化;③许多在现场插科打诨的节目成了一些晚会的主流;④诸个电视台经常推出的选秀节目,也都是以出洋相取胜。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筛选的能力。先找出“让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几种表现形式吧”这一过渡句,下文是围绕这一句的展开分析。一般情况下,有的语段的开头往往是中心句。“二人转正在悄然发生重大变化”和“部分小品也在发生类似的变化”即是第⑤⑥节的中心句;第⑦节中主要补充说明现实生活中的娱乐节目:一为插科打诨的节目,二是以出洋相取胜的选秀节目。l3.①小丑文化是低俗的;②小丑文化有可能与“美”的审美取向发生偏离(答“小丑文化有可能突破审美底线”或“小丑文化会扭曲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可);③小丑文化的泛滥,有悖于我们提高大众文化修养的愿望。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提取的能力。主要内容可以根据结尾一段来概括。l4.本文共有三组对比论证:①用小丑和戏曲中的丑角对比,突出小丑没有摆脱“丑”,是低俗的,如俗得过了头,就有可能与“美”的审美取向发生偏

离;②用“传统二人转”和“现代二人转”对比,表明“现代二人转”的低俗倾向,强调了今天娱乐形式中“小丑文化”的泛滥正扭曲着人们的审美情趣;③用春晚小品《不差钱》和赵本山原来的小品对比,表明《不差钱》已经纯粹是二人转的一个变种,强调了今天娱乐形式中“小丑文化”的泛滥正扭曲着人们的审美情趣。解析:本题考查对比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同时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的能力。根据第③节“不仅仅是插科打诨„„这样低俗的表演实在不能让人提起精神来”一句和“被艺术化之后的小丑„„已经摆脱了‘丑’,而成为一种艺术的‘美”’一句可以提炼出第一点。抓住第⑤节中关键词句“传统二人转”主要“靠唱功取胜”,“现代二人转”是“男女演员相互调侃或在服装上搞怪”来概括出第二点。用同样的方法可以从第⑥节中概括出第三点。

9.简朴的生活方式。(意思对即可,4分)

10.作为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

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的富有”这一观点。(意思对即可,4分)

11.不设统一答案,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适当阐述即可。(6分)

议论文练习

议论文练习

议论文练习答案

议论文专项练习

议论文阅读练习

议论文阅读练习

宽容(议论文练习).

初三议论文阅读练习

中考议论文阅读练习

议论文语段写作练习

《议论文练习.doc》
议论文练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